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省內經濟

“感謝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讓我們過上好日子!”

22-10-19 11:11 來源:中國甘肅網 編輯:田洋

  元古堆村村民劉永宏:“我上班了!”

  就業是民生第一工程。2022年國慶前的一周,當定西市元古堆村民劉永宏穿上標識“國家電網”藍色工作服走出家園的時候,鄰居們都為他由衷地感到欣慰,劉永宏自己也很激動,“剛把電工證拿到手,我就當起了供電上的一名工人,上班了,這穩定的收入,是我做夢都沒想過的。”自2013年2月,原來的貧困戶劉永宏在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幫助下,從電工培訓到走上崗位,僅僅只用了一個月時間,村黨支部書記董建新認為村民這樣實現就業“簡直就是神速”。

  在隴南市大橋鎮郭壩村,第一書記王亮堅持到每家每戶,廣泛動員村里的年輕人參加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組織的助力鄉村振興高壓電工特種作業培訓,第一期培訓郭壩村選派的7人中有5人合格取證。自駐村幫扶工作開展以來,該公司組織多輪次培訓工作,幫扶村多位村民取得電工、烹調、電焊、鋼筋工等技能證書,使村民有一技之長,拓展就業聚道,使外出務工更具競爭力。

  李坪村支部書記李國彥:“花椒的銷路不用發愁。”

  身為李坪村支部書記兼農余合作社理事長的李國彥,在花椒生產車間步入正軌、花椒產銷逐年遞增的當口,自己卻生病了,陷入極度困境的他,還是得依靠駐村工作隊,把所有的職責壓給了第一書記趙關義,他積極開展產銷對接,合作社的工作非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經營的更加風生水起。同時,李坪村的工作也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在大橋鎮組織的黨建現場觀摩中,李坪村各項工作名列大橋鎮14個村前列。李國彥終于可以在醫院安心看病了,“我對電力駐村工作隊特別放心,村里的工作、花椒的銷售都不用發愁,等我康復了,我要帶領村民通過自身奮斗,把花椒產銷量都搞上去”。

  產業是農業第一要務。土地里不產出東西來,就不能叫做農業。六年來,國網甘肅公司3000多萬元的定點幫扶項目中,百分之九十用于農業產業發展。幫助農村實施產業“三年倍增行動”,不斷增強特色優勢主導產業,持續拓展花椒、南瓜、金耳、蔬菜等種植業,牛、羊、中蜂、雞等養殖業,鞏固脫貧成果打出“組合拳”。截至2022年國慶前,公司已累計幫扶消費農產品3000多萬元,一批“厚道甘肅,地道甘味”的農特產品走出大山,進入城市居民餐桌。

  土地是農村第一資源。整治撂荒地也是隴南山區發展農業的需要,在耕地極少的大橋鎮,完成1000多畝撂荒地是不容易辦到的。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捐資200多萬元,新建改造40多公里田間地頭產業路,減輕農民勞動負擔,提高勞動效率,同時進一步發展壯大了定點幫扶村花椒、金絲皇菊等種植產業規模。

  大學生郭小龍:“學費都是徐叔叔出的。”

  每年開學前,家住大橋鎮韓河村的郭小龍都會收到徐宏泉5000元學費資助,整整四年了。今年郭小龍大學畢業,但他卻一直沒有見過這個愛心資助的叔叔。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還有很多默默奉獻愛心的人,徐宏泉就是其中之一,他連續四年資助郭小龍,郭家一家自是感激不盡,但韓河村其他人甚至法律合規部的同事們鮮有人知。

  李留平從天津高職院校畢業,開啟了城市從業之路,他是近100名受到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兩次“金秋助學”資助的畢業生。連續6年的“金秋助學”,已經讓900多名西和縣大橋鎮的學子走出大山、追夢圓夢。

  教育是農村發展的第一根本。杜絕貧困代際傳播,教育就是根本。新型職業農民更加需要教育培訓,第一書記徐鵬把老師請進王山村,開展電商及農產品包裝銷售培訓,培養了一大批直播帶貨的網紅,藏在深山李的優質農產品銷售再也不用發愁了。

  韓河村村民王中紅:“吃的用的都是積分換的,不花錢!”

  一個人幫著兄弟拉扯大一個孫女,王中紅的日子過得緊巴巴,老家山上種不了啥,他就養了幾箱峰為生,現在搬遷了,年齡大了也沒處打工,但他把公益性崗位干好,搬遷點單元門前打掃的干干凈凈,還幫助行動不便的鄰居,生活充實的同時,村干部幫他都記著,“我干這些都是應該的,也樂意,但村上還給我積分,讓我到電力上的愛心超市取東西,吃的、用的,還有娃娃的本子等,都是這些積分換來的,不花錢!他們咋就這么好呢,感謝共產黨的好干部。”

  創新是幫扶取得成效的第一源泉。駐韓河村第一書記王吉林積極爭取,在韓河村易地搬遷點試點建設了國家電網公司第一批、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第一家“電力愛心超市”,創新推出“520”量化積分機制,構建起“五大振興”的動力源泉,村民的一切行動都轉化為積分,干凈的院落、積極的互助、耕地不荒、廚廁不臟、鄰里和諧、孝老愛親、相夫教子……都可以是積分選項,電力愛心超市里的貨品都以“積分標價”,村民自主換取實惠的生產生活用品,鄉風文明的轉變蔚然成風。

  文明素質改善提升,也是駐村幫扶的重要任務之一。駐村工作隊依托“電力愛心超市”,因地制宜創新推出“520”村民量化積分機制,即圍繞鄉村振興5個方面總要求,將幫扶村群眾日常生產生活情況細化量化為20項積分事項,使抽象任務具體化,變“管理”為“激勵”,持續增強幫扶村自我“造血”能力。今年七十多歲的李趙朝老人一家,在量化積分中,積極流轉、代耕同村無人打理土地,發展花椒20余畝,年產優質干花椒2000余斤、10萬余元,村“兩委”從產業發展多樣、引領村民致富等多個維度對其積分高達1000余分,在幫扶村遙遙領先,成為幫扶村有名的致富能人。

  王山村合作社負責人張成軍:“烘干快還好看!”

  靠陽光晾曬和小型烘干設備,很難將大批量花椒“干制”。電力公司駐村工作人員利用專業所長,與電科院專家一道研制空氣能動力烘干房,解決了大橋鎮集中連片花椒基地的新鮮花椒“干制”難題。合作社負責人張成軍對村民講起烘干房的高效率就會眉飛色舞,“這個就把裝了新鮮花椒的小車推進去,兩個房間的幾個車車都推進去,關好門,設定好烘干的程度,就不管了,咱們繼續到地里去摘花椒,烘干自動就停了,烘干不但快,而且花椒色澤也亮,好看多了。”

  電力是鄉村發展的第一動力。緊密圍繞地方產業發展布局,高標準建設改造農村電網,持續打造與現代農業、美麗宜居鄉村、農村產業發展相適應的新型電網。投資2854萬元,在西和縣大橋鎮建成全省首個鄉村振興配電網改造示范工程,讓村民享受基礎生活電氣化帶來的安全、清潔、低碳和高效。

  針對隴南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洪災、雪災、地震等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實際情況,投資4000余萬元,打造“電力生命線”工程,提高配農網建設標準,確保災害面前縣域、鄉域重點負荷供電不中斷。

  駐小山村第一書記徐志奇來自省城蘭州,他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聯合甘肅省經濟技術研究院挖掘電力大數據價值,探索實踐電力服務“空心村”APP應用,并在隴南市大數據服務中心上線,政企合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從駐村191人完成119個村脫貧攻堅,到駐村207人助力127個村鄉村振興,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在幫扶工作中始終將電網先鋒黨支部和農村“紅旗黨支部”創建有效融合,夯實強村富民的組織基礎。開展黨建“三隊一區一崗”建設,創建黨員先鋒隊、黨員服務隊、青年突擊隊、黨員責任區和黨員示范崗,做到哪里有急難險重任務,哪里就有黨組織的力量,組織活力激發鄉村振興新動力。

  金秋十月,隴原鄉村大地上處處是豐收的喜悅,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鐘情奉獻于這片大地,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構建“大扶貧”工作格局,奉獻著“國網力量”,呈現著“國網擔當”,書寫奮進新時代的華麗篇章。

  (鄉村振興辦 趙宣安)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