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電網建設事業部牽頭組織研發的“3+2”工法創新科技項目之一,鋼構架就位工器具項目已全部完成實體加工、組裝任務。
該工器具利用雙鉤緊線器的工作原理,將兩側的雙鉤進行改造,宜加工為2塊200mmX200mm,厚度為5mm的鋼板,鋼板與雙鉤螺桿采用焊接或整體成型方式加工制作。
變電站鋼構架安裝是一項危險性較大的施工作業,然而多年來,鋼構架的就位一直延用傳統施工方法。為解決現有采用人工擊打木楔的方式完成構架就位傳統施工方法,特研發鋼構架就位專用的施工工器具。此次鋼構架就位工器具研發成功,不僅極大降低了就位人員作業施工風險、還極大提高了安裝準確性、提升了工作效率及節約施工成本,同時該工法一定程度提高了施工質量,推動工程施工質量持續穩定發展。
近年來,國網甘肅電力積極探索基建作業一系列安全問題解決思路,以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為中心,依托施工裝備研發基地,創新及優化應用創新工法共計26項,研發推廣集實時氣體檢測、智能坑內送風、快速穩定提料、自動報警、應急救援、可靠軟梯和速差器掛點等多項實用功能為一體的“深基坑作業智能機”,有效破解深基坑作業安全難題,降低安全風險50%。研發“全數字化可集控牽張設備”實現運行監控、遠程管理、故障診斷等功能,打破了傳統一人一機、人不離機的操作模式,在集控領域實現減人50%以上、監控領域實現減人60%以上、智能領域實現提效20%以上的重大突破。從施工裝備方面提供了高效、安全、可靠的新路子,進一步提升電網智能機械化施工水平,降低施工安全風險,提高施工能效。
國網甘肅電力將以“六精四化”為抓手,高度重視以“機械化減人、智能化代人”新工藝、新工法實踐,將研發的鋼構架就位工器具在花海330千伏變電站和土門330千伏變電站開展試點應用。同時針對性選擇在不同條件、不同特征進行試點,充分探索不同條件下技術應用的特殊要求,研究適應省內不同條件的新技術和改造升級,依托試點工程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發表省部級QC成果,形成自主的知識產權,并在全省內推廣應用。
- 2022-10-21國網隴南供電公司:“云課堂”為干部“蓄能充電”
- 2022-10-21隴南市成縣河東小學多措并舉落實“雙減”
- 2022-10-21酒鋼集團啟動實施綠色發展體系建設方案
- 2022-10-21民勤縣第三次土壤普查暨鹽堿地普查工作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