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著沉重的行李,王玉琴跟著人流走出了蘭州火車站。這是她第一次來到蘭州,眼前繁華、熱鬧的場景一遍遍地刷新著她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紙上得來終覺淺”,切身地聽著、看著周圍的環境,她一時間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聽著站前西北師范大學迎新學姐的招呼,她急促地捏了捏手中的背包帶,坐上了學校專門迎新的大巴車。
王玉琴來自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學習成績在村里數一數二,但家庭的困難成了這個女孩求學之路上最大的障礙。了解到她的實際情況后,碧桂園果斷伸出援助之手,對她的家庭及學習環境進行了援助,而王玉琴也沒有辜負父母寄予的厚望,6月份順利完成了高中學業并成功考入西北師范大學。
助力貧困家庭,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2020年底,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元古堆村也脫掉了貧困的帽子,但是目前一些脫貧戶的發展基礎還比較脆弱,一些邊緣易致貧戶還面臨一定的致貧風險。而王玉琴一家,也因父親是個殘疾人而導致基本生活上有著嚴重困難。
“我這樣的家庭情況,娃娃(王玉琴)高中的三年很難熬。娃娃的學習很好,但生活方面我確實虧欠了她。這三年時間,她媽媽一直在校外陪讀照顧,平時家里頭只有我一個人,腿還殘疾著。一家子主要靠在家種地維持基本的開銷。”面對著初次到訪的工作人員,這個一向積極樂觀的西北漢子王進忠神情落寞,連聲音都低沉了許多。
在目睹王玉琴家中現狀后,碧桂園渭源縣鄉村振興項目部立馬著手按照集團關于脫貧不穩定戶幫扶工作指示,積極對接渭源縣鄉村振興局等相關單位,梳理整體幫扶思路,篩選確認幫扶名單。項目部認真細致地走訪了三個村的防貧監測戶,通過交談詳細記錄每戶的基本情況,并留存了家庭具體情況的照片,經與村干部核實,最終確定了25戶納入脫貧不穩定戶幫扶,其中羅家磨村11戶,香卜路村和元古堆村各7戶,王玉琴家也被劃入其中。
在做完整體的統計工作后,5月18日,碧桂園渭源縣鄉村振興項目部的隊員們將復合肥和農用三輪車運到村委會,與村委干部、駐村工作隊一起為脫貧不穩定戶派發幫扶物資。這次幫扶為王進忠捐贈了12袋化肥和1輛農用電動三輪車,他腿部殘疾行動不便,用農用電動三輪車拉肥料去田間勞作也方便了許多。
同時,在了解了王玉琴在學業上因貧困而面臨巨大障礙后,項目部的隊員也為她帶來了專屬于她的幫扶物資——針對王玉琴馬上就要高考的實際情況,為其訂購了高三三輪復習網課資源與紙質復習資料,并提供一臺平板電腦供其學習網課資源使用。針對因為家庭貧困而導致的學校生活艱苦的問題,隊員們也積極舉措為其籌集了一筆生活費用,并更換了一批新的文具與生活基礎設施,力圖為其創造一個無后顧之憂的學習生活環境,更專注地投入高三沖刺階段。
除了王進忠家,前期摸排工作中確定的脫貧不穩定戶一一收到了對應實際情況派發的幫扶物資。接到物資的村民無一不喜笑顏開,感謝碧桂園對他們的幫助。
幫扶貧困學子,給予助學金幫扶
6月23日,王玉琴一家停下了手上的全部農活,緊張地湊在家里唯一的破舊手機跟前,等待著高考成績的公布。當看到女兒上線的一瞬間,王進忠熱淚盈眶。他太清楚想從這個山溝里走出去,最好的辦法就是高考了。但是女兒的生活費又讓他犯了愁。農作物還在地里沒成熟,可女兒上大學的生活費卻一刻也等不得,這個憨厚的農村漢子緊皺著眉頭,坐在炕上一言不發。

王進忠寫給碧桂園愛心人士的感謝信
碧桂園渭源縣鄉村振興項目部時時刻刻在關注著這個因家庭缺少勞動力而日子過得很清貧的家庭,在得知這一情況后,馬上上報了上級領導,在得到上級的大力支持下,專門批下了助學金幫扶,為其解決實際困難?,F今,助學金正在準備資料提流程,預計月底前為王玉琴捐贈助學金2000元。聽到這個消息,王進忠激動的一晚上沒睡,讓女兒代筆,自己口述寫下了感謝信,一大早便送到了項目部。在項目部門口,王進忠握著工作人員的手,一遍又一遍地說著感謝,感謝碧桂園鄉村振興計劃不止一次幫助了他的家庭。
現今,王玉琴已在碧桂園的幫扶下考入西北師范大學大學學習深造,碧桂園將持續關注她家的生活狀況與她個人的學習情況,并繼續給予助學金幫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除了王玉琴家,前期摸排的全部貧困學生家庭都收到了碧桂園根據實際情況落在實處的幫扶。
除了針對學生的幫扶外,碧桂園為更徹底地實現“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的企業使命、落實“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教”的幫扶理念,積極組織開展了“線上校長培訓”與“2022年清華碧桂園鄉村產業振興領頭雁培養計劃”。
碧桂園始終堅持進行鄉村教育振興,并由“輸血”轉向了“造血”,幫扶鄉村學子從而帶動鄉村發展,在鄉村教育振興方面堅持不懈地付出著自己的力量,認真踐行著“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的企業使命,將教育幫扶落在實處,將每一筆幫扶資金落在必要處。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