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間,海航控股(600221)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告顯示,受三亞疫情、匯率波動和原油價格持續走高影響,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6.5億元,同比下降14.25%。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民航業虧損額已經創下新記錄,國內航空業尚未走出低谷,各大航企第三季度均出現大幅虧損:國航凈利潤-324.12億元,東航凈利潤-299.34億元,海航凈利潤-219.98億元,南航凈利潤-181.35億元。其中,南航數據表現相對較好原因之一是其貨運業務在上市公司體內,疫情時期貨運為上市公司貢獻了較好的利潤。
據悉,海航控股匯兌損失占其虧損額近40%,該損失是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引起的,不會導致企業當期現金流流出,并且隨著將來人民幣升值而減少損失;此外,受疫情持續影響,公司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31%;受地緣政治沖突的影響,油價較去年同期上漲76%。
民航相關專業人士認為,海航在第三季度尤為特殊,經受了三亞疫情的嚴峻考驗,航班大面積停飛。不過,從大局來看,經過一年的艱難改革后,海航控股順利實現摘星脫帽,運力大幅度提升,在方大集團注入數百億元資金后,現金流空前充足,控股股東的持續投入和全面革新使海航發展逐漸重回正軌,隨著冬春新航季到來,國際航線大面積復飛或將維持較長時間,帶動海航業績改善,有望迎來強勢復蘇。
摘星脫帽資金企穩 三季報顯示海航控股進入良性循環
公告數據顯示,今年1月~9月,海航控股累計客座率68.35%,累計載運率78.30%,同比增長0.95pts,累計客座率、載運率及其增幅均在國內主要航空公司中領先。雖然經受了三亞疫情打擊,但海航仍然表現出了明顯的復蘇態勢,顯示出海航接近一年艱難全面革新,逐漸顯露成效,企業發展重回正軌。
自2021年12月8日方大集團斥資410億元入主以來,在重壓之下,方大集團對海航航空進行全面革新,落實以“黨建為魂”的企業文化引領安全生產,提出的“經營企業一定要對政府有利、對企業有利、對員工有利、對旅客有利”企業價值觀,加重加厚安全管理,實施企業精細化管理,推動海航航空涅磐重生。今年初以來,新海航在資本市場上捷報頻傳:5月撤銷退市風險警示成功摘星,9月成功摘帽,為海航控股未來的強勢復蘇掃清了障礙。在資金方面,公開資料顯示,繼以410億元資金入主海航航空主業后,方大計劃百億元增資上市公司海航控股,該方案已通過股東大會的審核。海航航空集團已成為今年初以來民航業獲得資金最多的企業。除了獲得大股東持續輸血,海航航空將積極充分利用各類紓困政策,協調政府和金融機構的各項支持。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中國內地唯一的“五星航空公司”,海航在市場經營、服務品質、安全運行等方面,在行業內具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在方大集團的雄厚資金支持和企業內部全面革新后,生產經營重回正軌,疫情企穩后,海航將迎來長期向好強勢復蘇的局面。
安全服務持續提升 方大精細化管理成效顯著
報告顯示,方大集團入主海航后,除了資金投入,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導入資源、引入標準、輸入體制機制、注入資金、植入精細化管理,推行各項高效管理舉措。近一年來,新海航在企業經營、安全、服務、員工待遇、企業發展等全新蝶變,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在安全生產方面,自去年底方大集團入主以來,海航控股持續加重加厚安全管理工作,在黨建引領、隊伍培育、制度建設、資金投入等方面狠下功夫、真抓實干,嚴格按照國家和民航法規,對標行業最高標準,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規劃、安全考核方案、安全賽馬等安全管理制度。通過組織“百日安全”、春運安全專項檢查、安全隱患清零、管理干部下一線等全面開展生產運行各環節的安全隱患排查,累計下一線檢查448次;圍繞18大項39小項的安全核心風險項目進行部署,組織開展安全工作再落實、再鞏固行動,開航至今29載,海航已累計安全運行超1900萬小時,各項安全核心指標位居行業前列。
在服務方面,在經濟下行低迷,航空業受到疫情重創的時候,在方大集團的帶領下,海航控股積極踐行“四個有利”企業價值觀,把真情服務“做精、做細、做實”,讓服務更加智能化、精細化、差異化、情感化,實現空地服務品質一致的目標,繼續鑄牢五星航空服務“金字招牌”。第三季度,全球航企及機場服務評測機構SKYTRAX在英國倫敦揭曉了2022年世界航空大獎,海南航空憑借優質的服務水平蟬聯“中國最佳員工服務”獎,并榮獲“中國最佳客艙乘務員”獎,并在“全球最佳客艙乘務員”獎項中世界排名第七名。
在維護員工穩定方面,海航克服疫情帶來的嚴峻形勢,除全面恢復原有福利項目外,新增孝敬父母金、“方威勵志獎學金”、家屬醫療費用資助等方大特色福利,建立困難員工公司借款紓困制度,在自營食堂提供免費工作餐,更是毅然將飛行員小時費上調10%、機務維修人員維修小時費上漲10%、乘務員和安全員的基本工資漲薪500元或1000元。全方位的員工關愛制度進一步增強了員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助力打造一支安全、穩定、服務優質的員工隊伍。
在保證安全與服務水平持續提升的基礎上,海航大力推行精細化管理,堵塞“跑冒滴漏”,建立常態化日成本核算機制。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海航航空總計發現“跑冒滴漏”問題點3032個,通過堵塞“跑冒滴漏”已累計節約成本支出13.68億元,預計全年節約成本支出16.56億元。同時,海航控股建立常態化日成本核算機制,對日成本追根溯源,尋找可以節省成本的控制點,實現降本增效,累計節約成本超1.92億元,預計全年節支5.24億元。
國際航線大面積復飛 海航控股有望迎來強勢復蘇
公開數據顯示,第三季度以來,海航控股國際航線強勢復蘇,今年1月~9月,海航控股實現國際客運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70%;公司國際收入客公里數同比增長16.81%,國際旅客量同比增長39.65%,增幅均處于業內領先地位。業內人士評價,國際航線大面積復飛或將維持較長時間,有望帶動海航第四季度業績大幅改善,迎來強勢復蘇。
10月30日開始,我國進入新的冬春航季。伴隨著新航季到來,多家航空公司發布了新航季航班計劃,宣布將陸續恢復并將新開或增加多條國際航線。對于此次冬春換季航班計劃調整,海航控股表示,新航季將繼續加快國際航班的復航工作,以進一步滿足國人出入境的市場需求,根據季節及市場變化,合理調配運力資源,優化航班運行品質,新航季計劃新增國內航線92條,執飛國際航線10條。國際航線方面,換季后,海航控股將繼續運營北京—布魯塞爾、北京—莫斯科、北京—貝爾格萊德、北京—柏林、北京—曼徹斯特、重慶—羅馬、重慶—馬德里、深圳—溫哥華、大連—東京、大連—首爾等10條往返國際客運航線,同時增頻重慶—羅馬國際航班至每周兩班。
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以來國際航線需求持續回暖,尤其是在全球大多數國家開始全面松綁出入境限制,以及中國逐步放寬對入境旅客防控要求之后,已經在“谷底”徘徊兩年多的國際業務進入潛力快速釋放階段。國際航線復蘇意義非常巨大,明年春運期間,或將有大量旅客計劃回國,入境機組也將大大減少每次隔離的時間。海航9月客運運力投入及旅客周轉量國際部分增速明顯,預示著其在接下來的冬春新航季有望迎來強勢復蘇。
- 2022-10-31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電網建設事業部建立設計管理約談機制
- 2022-10-31國網甘南供電公司:踏雪巡線保供電安全
- 2022-10-31國網天水供電公司:助力污水治理 提升人居環境水平
- 2022-10-31郭隆至武勝第三回750千伏線路工程(甘肅段)完成綠色建造水平評價自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