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瓜州縣南岔鎮九南村機采棉基地,湛藍的天空下一朵朵潔白如云的棉花盎然綻放著,一塊塊棉田閃爍著豐收的光芒,勾勒出一幅特色農業產業帶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幸福”畫卷。
在南岔鎮九南村千畝機采基地的棉田里,采棉機正來回穿梭進行采棉作業,看著一包包打包成型、整齊排放的棉包,千畝采棉基地負責人周文霞心里樂開了花,“今年我種了4600畝地的棉花,以前人工采摘棉花需要90多天時間,現在機采幾天就采完了,大大節省了時間和采棉費用。”
近年來,南岔鎮嚴格落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相關部署,按照“科學布局、提前謀劃、有序推進、規范管理”的要求,緊抓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契機,創新實踐“黨支部+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建立土地流轉、入股分紅、就近務工利益聯結機制,大力推廣機采棉種植,確定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發展思路,持續降低棉花種植成本,為促進農業現代化打下了堅實基礎。2022年,全鎮種植棉花5.9萬畝,其中機采棉2萬畝。
“像這個棉花包,打一個捆只需要5到6分鐘,重量在1300公斤左右,相當于10個勞動力一天的采摘量。通過這幾天的采摘情況來看,這種機采棉花采凈度達到了95%以上,膜捆的采凈率也達到了機采棉采摘質量要求,預計十天內完全可以采摘結束。”南岔鎮鎮長徐鴻說。
在南岔鎮九南村棉農潘存銀的棉田里,采棉機來回穿梭進行采棉作業,“我今年種植了130多畝棉花,以前用人工進行采摘,需要采摘好長時間,而且人員管理比較困難,現在用采棉機2天就可以采完,極大地節省了采棉的費用和時間。”看著一包包打包成型、整體擺放的棉包,潘存銀開心地說道。
今年以來,南岔鎮緊盯“集約經營大鎮、有機蜜瓜之鄉、高端蔬菜基地、草畜產業強區”的發展格局,通過構建“村辦合作社流轉經營+專業服務公司全程托管+富余勞動力務工就業”和“保底收入+優先雇用+二次分紅”等利益聯結方式,形成了“龍頭企業帶著種植大戶干、種植大戶帶著周邊農戶干”的良好局面,不僅讓周邊農戶享受到了農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香餑餑”,更為縱深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開辟了一條“快車道”。
瓜州縣委宣傳部 姜海波 張杰
- 2022-10-31中鐵二十局市政公司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 2022-10-31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電網建設事業部建立設計管理約談機制
- 2022-10-31國網甘南供電公司:踏雪巡線保供電安全
- 2022-10-31國網天水供電公司:助力污水治理 提升人居環境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