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在由國務院新聞辦主辦的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中國發展新藍圖與全球發展新機遇”分論壇上,來自全球近6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名中外代表線上線下參會,與會嘉賓圍繞論壇主題展開對話、深化交流,為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繁榮貢獻智慧。
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理卓奧瑪爾特·奧托爾巴耶夫表示,不久前閉幕的中共二十大向世界釋放了積極信息,尤其是中國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將為世界帶來新機遇。吉爾吉斯斯坦期待與中國深化務實合作,攜手創造世界更美好未來。
西班牙前首相何塞·薩帕特羅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數億人口擺脫貧困,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當前全球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各國加強團結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世界期待中國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為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貢獻力量。
“幾十年來,全球化增進了世界各國人民福祉,中國一直為此作出突出貢獻。”意大利經濟和財政部前部長、國家行政學院前院長喬瓦尼·特里亞表示,當前全球經濟發展面臨多重困難和挑戰,各國應攜手應對,推動世界經濟穩定復蘇。
英國前商務大臣文斯·凱布爾認為,保護主義、脫鉤斷供是一種倒退,我們要維護世界貿易組織的權威性和有效性,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以開放合作推動世界繁榮發展。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國家行政學院教育長李文堂表示,中國將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積極參與全球人權治理等,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朱民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相信在數字經濟、碳達峰碳中和等領域,中國將有更大的市場潛力和更強的增長動力,并可以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
論壇舉辦期間,中國人民大學發布了《世界眼中的全球發展倡議》圖書。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介紹,該書以外國人看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為主要內容,邀請多國前政要和知名專家進行解讀分析,為鼓勵各國加強合作、推進共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如今全球經濟面臨嚴峻挑戰。應對挑戰,最好的辦法就是國際社會勠力同心、即刻行動,振興全球合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史蒂文·艾倫·巴奈特說。
世界銀行中國局前局長、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郝福滿認為,中國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將創造更多消費需求,也將為中國的貿易伙伴提供更多機會。
印孚瑟斯有限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負責人沙睿杰表示,他見證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北京冬奧會等盛事,也見證了過去十幾年里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中國的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我們要抓住發展機遇。”
“在當前具有挑戰性的現實背景下,我們很需要這個論壇來開闊眼界,共同應對挑戰。”黎巴嫩共產黨中央委員阿德漢·賽義德說。他建議進一步加強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相互了解,攜手共建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的世界。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07日 09 版)
- 2022-10-31發揮優勢,助力放大進博會效應
- 2022-10-25錨定中心任務,開好局起好步(人民觀點) ——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①
- 2022-10-25匯率暴跌凸顯日本貨幣政策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