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民樂縣南豐鎮位于縣境南部,東與山丹、永昌縣接壤,南以祁連山分水嶺與青海省交界,西和肅南縣毗鄰,北連永固鎮,總面積146.2平方千米,地勢南高北低,起伏較大,平均海拔2650米。近年來,南豐鎮將發展特色產業與民族團結工作有機結合,帶動群眾增產增收,特色產業與民族團結“雙融合雙促進”格局逐步完善。
以思想政治引領“保”穩定,增強民族團結的認同度
南豐鎮是民樂縣的南大門,也是省市外通青海省的南大門,加強民族團結,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具有獨特的地緣便利和極端重要的政治使命。充分利用固定黨日活動、“三會一課”、黨群會議,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續深化《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入腦入心,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舉辦民族政策宣講培訓,推動形成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學習的濃厚氛圍。
強化祁連山國家公園封山禁牧常態化巡邏管控,成立由鎮村干部、駐村工作隊為成員的邊界維穩工作專班,聯合鎮派出所、畜牧站、祁連山國家公園管護站常態化到放牧地開展巡邏檢查,全面加強放牧戶的管理,持續鞏固平安邊界成果。建立邊界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嚴格落實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定期走訪,建立邊界維穩互訪機制,簽訂協作協議,在維持邊界穩定中引導各族群眾不斷提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認同度。
以農牧產業發展“增”收入,增強民族團結的融合度
南豐鎮黨委、政府整合資源、多方籌措資金,積極探索走出“123”民族團結與產業發展雙融合雙促進新路子。著力打造集民族團結文化長廊、景觀燈、鐵藝景觀、娛樂設施、燒烤營地、集貿長廊為一體的民族團結主題廣場。利用緊靠國道227線優勢,為各民族游客提供歇息的同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
以“抓培訓拓技能促增收”為導向,盤活村集體資源,將原閑置學校提檔升級改造為中藥材科普示范基地和中藥材及特色農產品展廳,采用“理論+實踐”模式,利用人才培訓中心、民族團結產業發展實訓中心、養老服務中心,通過邀請縣內外專家、鎮域內“土專家”“田秀才”、黑土地中藥材協會成員等人員為各族群眾講解民族理論政策及產業發展等各方面理論知識,親臨中藥材科普示范基地觀摩各種中藥材和特色產品的成長,在中藥材及特色農產品展廳收獲成品的價值意義。以養老服務中心為依托,以志愿者為主力,用心用情做好各族群眾關愛服務行動,解決各族群眾后顧之憂,從而安心在民族團結產業發展實訓中心夯實技能促增收,讓各族同胞有參與其中的體驗感、樂在其中的幸福感、受惠其中的獲得感。
以文旅產業發展“促”就業,增強民族團結的親和度
借力扁都口自然人文景觀優勢以及國道227線、張扁高速區位優勢,持續鞏固提升扁都口田園牧歌游憩帶、美食購物消遣區、萬畝金花觀賞區、草地運動娛樂區和品質休閑提升區“一帶四區”建設水平,聯合青海、肅南等地不定期舉辦凸顯生態文化理念、融合民族元素的賽馬活動、民間傳統體育比賽、民族文藝表演、高原民俗風情戶外影像展、高原特色畜種展等活動,吸引各民族同胞積極參與。
通過“黨支部+旅游”,深入挖掘宣傳高原牧場、大斗拔谷、扁都口河、石佛巖畫、娘娘墳、黑風洞、諸葛碑等旅游景點歷史文化內涵,聚焦觀光、民宿、農家樂等產業,引導各民族群眾自主開發經營體現鄉土美食、休閑娛樂等特色的旅游產業。至目前,新建四星級農家樂2個,建成家庭民宿賓館6家、騎馬觀光路線1條,打造集燒烤與休閑旅游為一體的“彩虹廣場”1處。各景觀點重點推介青稞面搓魚、牦牛酸奶、農家大盤雞、特色烤全羊等多種農家特色美食,解決就業崗位320余個,有力有效促進各族同胞增收致富。
- 2022-11-18敦煌農場:辣椒晾曬分揀忙
- 2022-11-18事無巨細的“管家婆”——記方大炭素安全員白崇武
- 2022-11-18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四到位”備戰迎峰度冬
- 2022-11-18國網慶陽供電公司:沖刺四季度 確?!叭昙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