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網公司智慧物聯體系建設相關要求,國網甘肅數字化事業部自2019年開始,立足“企業級”視角,系統性開展智慧物聯體系建設,在輸變電、配用電等十大領域開展典型場景應用。經過3年發展,從最初的技術探索到規模化推廣應用,將各類采集感知資源納入統一物聯體系,實現全環節實時數據高效采集、全局共享。
智慧物聯體系建設以來,數字化事業部全面拓展電力物聯網終端設備感知深度廣度、提升感知層資源共享能力、提高業務服務即時響應,推動8萬余臺設備感知資源共享和數據融通,提高智能輸電全景感知、促進智能臺區專業主動協同、保障智能安監人員作業安全,實現主網、配網、客戶側數據的精準感知、即時匯聚、共享共用。
助力輸電數字感知
以設備管理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為主線,以智慧輸電線路建設為落腳點,全力推動輸電領域增量終端100%統一接入和采集數據統一分發,并協同設備部推進存量在運終端改造接入,實現輸電線路設備狀態通道狀況、專業數據及人員信息的多源融合、橫向可視與全景監控,提升設備狀態全面感知和線路故障、缺陷和隱患的自主預警和主動處置能力。
助推臺區智聯協同
為解決設備及營銷專業實際業務問題,實現低壓配電和客戶用電信息采集源端共享,積極建設配電臺區智慧物聯應用示范,接入TTU、智慧開關及各類傳感器等感知設備至統一物聯平臺,開展臺區低壓拓撲動態識別、臺區線損管理、故障自動研判、電能質量監測等實踐應用,從而有效提升故障處置及客戶服務效率,變“被動搶修”為“主動搶修”。
滿足客戶用能需求
統籌開展客戶側智慧物聯應用示范建設,聯合客戶對樓宇冷熱源、照明等用能系統進行改造,將樓宇作為重點實施對象,逐戶分析用能數據,建立“一戶一檔”,制訂差異化技術方案,提供靈活的商業模式,滿足客戶降低用能成本、用能精細化管理的需求,實現客戶用能“可觀、可測、可調節”,預計平均降低客戶用電成本10%~20%。
賦能基建數字監測
針對基建作業現場范圍廣、流動性大、環境復雜、終端部署靈活性強等特點,應用物聯網技術,通過Lora、zigbee、Wi-Fi和藍牙等多元化組網方式,在基建工程完成智能手環、基礎沉降監測、牽張放線走板監測、邊坡監測等場景的試點驗證,助力電力基建現場感知數字化。實現人員狀態及環境感知聯動智能分析、基礎沉降監測預警與智能決策、張力放線自動監測、邊坡位移精準監測等,有效提升人員安全防護的手段和能力,從而為高質量架設線路和安全監測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支撐整縣分布式光伏應用
2022年,結合數字化轉型和物聯體系建設現狀,以定西渭源縣為試點,完成整縣分布式光伏規模化接入,納管逆變器、匯流箱等600余臺設備,主動將物聯技術與光伏發電業務深度融合,支撐光伏電站物聯化、數字化、平臺化建設,全力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國網甘肅數字化事業部將圍繞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數字支撐體系,統籌電力系統各環節感知和連接,融合數字系統計算分析,全面提升電網“可觀、可測、可控”水平。
- 2022-11-24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參加首屆SRVE—國際職業教育標準與校企合作模式交流合作會議
- 2022-11-24直播累計觀看6.7億人次,全網總曝光超542億,周杰倫線上哥友會終極戰報實證頂流
- 2022-11-24長慶油田天然氣評價項目部強化冬季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 2022-11-24靖遠縣糜灘鎮:冬日大棚里的“莓”好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