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大棚西瓜成熟上市的季節,在涼州區大柳鎮西瓜產業園,嶄新的智能化西瓜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瓜農們忙著采摘、裝運、銷售西瓜。
產業強起來,日子甜起來。如今,涼州區大柳鎮的西瓜已暢銷全國。大柳鎮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村集體經濟“產業帶動型”的產業發展模式,這是涼州區著力促進脫貧地區特色產業提檔升級的一個縮影。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一年,涼州區緊緊圍繞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把脫貧地區產業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堅定不移走產業富民路子,堅持用工業化理念謀劃發展現代農業,深度推進“三大特色產業帶”建設,大力發展“10+N”特色優勢主導產業,著力夯實農民增收致富基礎。2022年,全區脫貧戶家庭人均純收入增長到13799元,增速12.8%,脫貧群眾參與產業發展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抓產業規模
培育特色產業是防止群眾返貧、推進鄉村振興的“靈丹妙藥”。涼州區堅持走“特色+規模”的路子,聚焦打造全國重要的優質綠色食品生產供應基地、西北絲路寒旱農業發展示范基地、河西走廊黃金奶源基地目標,以實施“1+7+N”政策體系為抓手,打造奶業百億級和生豬、蔬菜、肉牛3個50億級產業集群,設施蔬菜、食用菌產量和生豬飼養量居全省第1位,創建奶業、生豬、肉牛、肉羊、蔬菜、食用菌、現代種業為主導產業的現代農業產業園7個,涼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順利通過國家績效中期評估。前三季度,全區實現一產增加值70.64億元、增長6.8%。
抓園區建設
位于涼州區清源鎮的武威和農牧業有限公司是省內規模最大的種公豬站,公司每年培育種豬4000多頭,銷售商品豬7000多頭,市場輻射甘肅、青海兩省,帶動數萬戶養殖戶增收致富,推動武威乃至全省生豬產業標準化進程。
涼州區堅持以工業思維謀劃發展現代農業,加快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奶業)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生豬),推動農業生產要素向園區集中、優勢產業向園區集聚,著力構建以國家級為龍頭、省級為骨干、市區級為基礎的產業園體系,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7個、標準化種養示范基地153個,不斷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產值超過50億元,被認定為全省代表性現代農業園區。
抓鏈條延伸
涼州區是全省羊產業強縣區之一。甘肅伊牧蘭肉類加工有限公司羊屠宰加工生產線是涼州區立足傳統養殖優勢,在龍頭引進、鏈條延伸、品種改良等方面精準發力,以羊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產業振興,使全區的羊產業全產業鏈更加完整。
涼州區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加大“外引內培”力度,重點引進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和帶動能力強的大型龍頭企業,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快形成集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全力打造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奶業2個百億級和生豬、蔬菜、肉牛3個50億級產業集群。累計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860家、家庭農場1691家。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產業集群構建,在生產、加工、收儲、物流等細分領域找路子,形成企業和農民產業鏈上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的格局,讓群眾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扶持帶動脫貧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抓品牌創建
涼州區堅持市場導向,實施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行動,借助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金字招牌”,突出區域特色和優勢,加強農產品地理標志開發和“三品一標”認證,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切實把產品做成商品、商品做成精品,提升農產品品牌價值,創建“涼州農鮮”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累計認定“三品一標”產品143個、“甘味”農產品品牌21個,品牌影響力、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
抓穩崗就業
涼州區堅持就業優先,擦亮“古涼建筑工”“天馬故里石油工”等勞務“金招牌”,通過“點對點、一站式”有組織輸轉,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脫貧人口務工就業達4.8萬人。積極落實援企穩崗政策,落實2022年跨省務工交通補助4031人240.42萬元、省內市外務工交通補助426人12.78萬元。持續拓寬就近就業渠道,新轉型認定鄉村就業工廠(幫扶車間)8家、累計達37家,吸納就業5155人(其中脫貧勞動力511人),落實吸納脫貧勞動力穩定就業獎補411人123.3萬元。自主開發公益性崗位184個,公益性崗位達到941個,促進脫貧人口就近就業。扎實推進“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落實“雨露計劃”補助6380人次962.4萬元。推行“職業培訓券”模式,完成職業技能培訓12135人(其中培訓脫貧勞動力1410人),有效增強穩定就業能力。
- 2022-12-20天祝縣公安局網安大隊深入轄區企業開展專項檢查調研
- 2022-12-20天祝縣公安局網安大隊全力構筑安全清朗網絡空間
- 2022-12-20COP15第二階段會議通過“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 2022-12-19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主動擔當專業支撐有力 各項比武考試中捷報頻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