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經濟

民生答卷書寫“穩穩的幸福”——瓜州縣2022年落實民生實事工作綜述

23-01-14 15:29 來源:中國甘肅網 編輯:田洋

  讓發展實績更有“溫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體現在一個個暖人暖心的“民生禮包”上。

  2022年,瓜州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篤定心系群眾所需所盼的價值取向,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完善民生服務體系,解決了一批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煩心難題”,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老百姓,書寫了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教育均衡 就業不愁 不負最殷切的民生期待

  2022年9月5日,近1500名小學生、幼兒帶著對新學期的美好憧憬和希望,興高采烈地來到嶄新的張芝小學、張芝幼兒園,開啟學習新“旅程”。

  教育是民生之本,教育是發展之源,教育事關瓜州群眾的現在與未來。2022年,瓜州縣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緊盯教育均衡發展,張芝小學、張芝幼兒園建成投入使用,12所學校“擴食堂、改廁所”項目惠及師生,第四中學、雙塔中學合并搬遷,充分滿足了人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解決了“入校難、大班額、學位緊缺”的社會突出矛盾,讓更多群眾真正感受到了政府辦人民滿意教育的信心和決心。

  2022年秋季新學期伊始,瓜州縣城區幼兒園、小學校長摘下“官帽”換職級,回歸“教育”當專家。“去行政化”改革,徹底改變校(園)長的官員身份,給校(園)長們增壓力添動力,激活了教師隊伍,也盤活了教育資源。同時,瓜州縣堅持民主推薦,組織考察,將有能力的年輕教師提拔為副校(園)長,在管理崗位上鍛煉,在教學實踐中成長,促進校長隊伍專業化,營造專家辦學的良好氛圍。

  2022年,瓜州縣出臺了《瓜州縣教育系統教職工積分制管理及動態流動暫行辦法》,將教師“積分”作為教師選調流動依據,努力讓體制機制“活”起來、教師隊伍“流”起來、優質資源“動”起來,鄉村教師每月最高可享受補助1050元,全力營造靜心安心舒心的教書育人環境,教育發展更顯公平、更有質量。省級特級教師實現“零突破”,成功入選全省體教融合試點縣,高考本科上線率達到85.4%,創歷年新高,471名大學新生獲得燕寶助學金188.4萬元。

  當時間的指針轉動到2022年年末,瓜州縣布隆吉鄉40多名鄉鎮干部喜遷“新居”,宿舍里衛生間、衣柜、網絡寬帶等各種生活設備一應俱全,整潔而溫馨,干部們還可以在工作之余前往新建的籃球場、排球場、活動室鍛煉身體,調整身心狀態,以更高效、更專注的工作狀態投入工作。干部周轉房的建成有效解決了干部宿舍緊張、條件簡陋等問題,實現了“辦宿分離”,達到了“修的是房、留的住人、暖的是心”的目的。

  2022年,瓜州縣大力實施“人才興縣”戰略,聚焦打好服務牌,奏響愛才敬才留才“暖心曲”,深入實施“安居工程”“團聚工程”“優待工程”,持續做優人才發展“軟環境”,切實以真心實意、真情實措、真金白銀為人才干事創業筑好“安心巢”,為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蓄澎湃動能。引進急需緊缺人才110名,230套人才公寓以及10個鄉鎮周轉房交付使用,干部干事創業勁頭顯著增強。

  “我們借助這個平臺對招聘崗位進行宣傳,我們將以十分的誠心歡迎你們加入。”2022年,在瓜州縣融媒體中心,一批又一批的企業負責人化身“引才主播”,走進“瓜州視界”視頻號直播間,為求職者推介崗位;瓜州縣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也一次又一次的在直播間解讀就業政策、介紹崗位信息、講解求職技巧,為廣大高校畢業生、求職者鼓勁加油。

  2022年,瓜州縣以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為目標,將“穩就業”作為重要的政治責任和民生工程,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全力抓好企業援企穩崗、創業扶持、重點群體就業等工作,扎實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全力支持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失業青年到企業就業并給予就業補貼政策支持,縱深推進“百千萬”創業引領工程,幫助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大齡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群體創業實現就業,全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560萬元,輸轉勞動力2.6萬人次,新增城鎮就業2466人,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

  老有所養 病有所醫 繪就最溫暖的民生底色

  “我們看病有人管,吃飯有地方,家務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給收拾,這讓我們時時刻刻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瓜州縣特困供養老人馬懷善說。

  “我們老兩口身體不太好,做飯不方便,養老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每天都能按時把飯菜送上來,服務態度也很好。”淵泉鎮農墾家園小區田玉龍老人說。

  讓老人們交口稱贊的是來自淵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的養老服務。2022年,瓜州縣全面推動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成2個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借助淵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正式開展助餐服務,重點解決困難、高齡、失能老人吃飯難問題,711名老人樂享助餐配餐服務。

  立足提升廣大老年人生活品質和幸福感,瓜州縣通過強服務、優政策、重改革,構建覆蓋更廣闊、層次更豐富、服務更優質、支撐更有力的養老服務發展新格局,讓養老服務有保障、有制度、有溫度。

  與“老有所養”一樣,“病有所醫”也是群眾幸福生活的重要標志。

  家住南岔鎮開工村低保戶徐金蓮老人患有糖尿病,并發慢性腎功能衰竭,吃藥住院從未間斷過,加上透析治療產生的高額費用,讓這個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2022年,徐金蓮老人在縣中醫院進行透析治療,共花費了65389.74元,經過窗口一站式結算,門診慢特病基本醫療報銷了40384.41元,大病保險報銷了5077.35元,醫療救助報銷了5030.97元,自己實際花費14897.01元,極大地減輕了她的就醫負擔。

  聚焦群眾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2022年,瓜州縣穩步推進“健康瓜州”行動,縣醫院納入省級檢驗互認醫院,三級遠程診斷系統實現全覆蓋,“兩癌”篩查1600余人,65歲以上老人全部免費體檢,慢性病申報認證調整優化,醫保報銷比例持續提高,群眾就醫負擔不斷減輕。

  住有優居 出行方便 滿足最美好的民生憧憬

  2022年,瓜州縣城頤寧、秀水等住宅小區居民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小區改造提升。

  “改造前,院子里坑坑洼洼,還有污水坑,臟亂差問題嚴重。改造后,小區外墻好看了,單元樓里亮堂了,院子也變得整潔干凈,確實為我們創造了安全、舒心的居住環境。”淵泉鎮縣府街社區原國稅局家屬樓居民常永天說。

  老舊小區怎么改,居民最有發言權;小區缺什么就補什么,群眾需要什么就完善什么。瓜州縣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改善民生和提高城市品質的重點工程來抓,充分征求居民意見建議,合理制定每個小區的改造方案,結合城市更新行動,持續完善各項設施,補齊功能短板,全力改善人居環境,為居民幸福加碼,67棟老舊樓院煥然一新。

  在廊道中閑庭信步,在廣場上活動健身……放下繁忙、親近自然,真切體驗家門口的公園帶來的便利,居有所樂,這是瓜州縣市民群眾收獲的愜意“小確幸”。

  2022年,瓜州縣用心用情實施城市更新,投資6.6億元,改造城市主框架“四縱五橫”市政管網52公里,鋪筑市政道路10公里,鋪裝人行道13萬平方米,城市暗疾隱患有效根治。熱源廠完成擴容升級,新汽車站投入運營,架設迎賓大道、南市街等路燈439盞,安裝交通信號燈17處。試種法桐、銀杏等8個名貴樹種,白蠟、刺玫作為“縣樹”“縣花”推廣栽植,補植花灌木34萬株,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6平方米。開展“一難兩亂”專項整治行動,直隸州城、瓜州中學等3處停車場全面建成,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免費對外開放,劃定停車位1035個,創建物業示范小區5個,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創建穩步推進,國家級園林縣城創建成果持續鞏固,城市建設更富內涵、更具品質、更有魅力。

  一項項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實事,持續為民生“加碼”、讓幸福“加速”。全市首家公建公營殯儀館投入運營,發放助殘、助學、助困等各類救助金4353萬元,洮硯雕刻、民歌收錄等非遺保護工作成效明顯,書香瓜州、網絡春晚等文體活動亮點紛呈,租地農民戶籍、已售城鎮住宅“登記難”、到期燃氣表具換裝等一批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成效顯著,退役軍人優撫政策有效落實,掃黑除惡斗爭縱深推進,刑事、治安案件分別下降19.9%、26.6%……老百姓的自信心更足,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強了。

  做好民生工作,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民生的接力棒不斷傳遞,久久為功,用小實事累積成大民生,一幅幅溫暖幸福的民生圖景正在瓜州這片熱土上徐徐展開……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