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資源型城市,金昌始終把工業作為立市之本、把產業作為興市之要,與駐金省屬企業金川集團公司深度融合,聚焦“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主題,集中精力打造“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電池2個千億,數字經濟、化工循環、資源綜合利用、高品質菜草畜4個百億”的“2+4”現代化產業集群,2022年全市經濟發展高開穩走、量質齊升,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3.5%,連續三個季度榮獲全省高質量發展貢獻獎第一名。
堅定不移強工業、興產業
鮮明樹立大抓工業、大干工業、大興工業的發展導向,市企聯合與省國投公司設立10億元鎳都產業投資基金,建立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專班制、鏈主企業制,圍繞金川集團公司上下游建鏈延鏈補鏈強鏈,持續推進“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一方面,狠抓有色金屬新材料、化工循環、資源綜合利用等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40萬噸合成金紅石、60萬噸新型作物專用肥等重大項目竣工投產,30萬噸銅冶煉工藝技術提升等重大項目加快實施,傳統優勢產業在全省乃至全國的重要地位進一步鞏固提升;另一方面,狠抓新能源及新能源電池、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新能源裝機規模突破500萬千瓦,電池原材料及輔材本地產業化率達75%,網絡貨運數字產業園交易額達30億元,紫金云數據中心獲評國家綠色數據中心,新興產業加速蓬勃發展。去年,“2+4”現代化產業集群產值達到1087.9億元、同比增長47.4%,集群發展的產業生態正在逐步形成。
堅定不移招大商、引大資
圍繞“2+4”現代化產業集群制定年度行動計劃,緊盯好企業、好項目,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線上線下齊發力,市企聯合、全員出動,主動上門、精準招商,舉辦新能源電池產業招商引資推介暨項目簽約大會,成功引進10GW單晶切片項目、20GWh磷酸鐵鋰電池、20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等重大產業化項目,全年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40個,到位資金182億元、同比增長20.6%。
堅定不移抓項目、擴投資
實行一個項目、一套包抓班子、一個責任部門、一名服務專員、一個實施方案、一抓到底的“六個一”推進機制,領導干部和部門單位主動認領任務,下沉一線抓前期、搶工期、趕進度,晶科能源、新洋豐、心連心等一大批重大項目當年引進、當年建成、當年投產,全年謀劃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42個,省列重大項目年度計劃投資完成率124.8%,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3%、實現近年來新高,其中產業類投資占比80%以上,民間投資占比接近50%,產業鏈關鍵節點、空白領域加速補齊。
堅定不移建園區、強支撐
以金昌國家級經開區為龍頭,完善“一區多園”發展模式,優化項目規劃和產業布局,放權賦能推動要素向園區集聚、項目向園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群,金昌經開區綜合承載能力和管理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工業用地全部按照“標準地”供地,實現“拿地即開工”,工業總產值達到1334億元、同比增長35.8%,河西堡工業園產值突破70億元、列為全國發展農藥產能重點園區,永昌縣獲批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堅定不移優環境、保供給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探索“接訴即辦”治理模式,“只要企業定了干、一切手續政府辦”(除了環保和安全),城市信用排名位列全國地級市第30位(較去年提升74個位次),營商環境評價排名全省第三。強化政策賦能,設立企業應急周轉金、強工業暨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政府性融資擔保風險補償金,建立保供保暢閉環管理機制,推動“三減免、兩補貼、一支持”等延續政策直達快享,確保物流渠道不阻斷、企業原料不斷供、生產建設不停工、發展腳步不停頓,最大限度減少了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在全省經濟運行調度會上,金昌市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和目標,認真貫徹牢牢抓住強工業、興產業這個關鍵,走好市企融合一體路,走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兩條路子,突出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園區發展、營商環境四大支撐,通過現場觀摩看項目質量、看建設進度、看投資強度、看服務態度,招商引資比龍頭企業多少、比投資規模大小、比科技含量高低、比落地速度快慢,園區發展論畝產效益、論規模體量、論基礎保障、論發展潛力,一月一分析調度,每半年一觀摩評比,年初亮目標、年中亮進度、年底亮成果。
鉚足干勁把資源稟賦、工業基礎、產業優勢發揮到最大,以重點項目突破為帶動,把該辦的事辦好,增強沖勁把能做的事做實,保持闖勁把定下的事干成,確保實現“開門紅”,努力爭取“全年旺”!
- 2023-02-02國網甘肅電網建設事業部組織召開金塔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初設內審會
- 2023-02-06國網禮縣供電公司:花燈璀璨鬧元宵 用電安全有保障
- 2023-02-06靠實干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開年經濟工作述評
- 2023-02-03張掖稅務:共話回鄉“心”收獲 凝聚奮進“青”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