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紅古區把黨建引領、志愿服務、鄉村振興、群眾夜校與文明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在爭創品牌中有效調動了社會各界群眾的積極參與,從而使新時代文明實踐深入人心,極大地拓寬了文明實踐活動的新路子。
黨建引領辦實事
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設“書記講堂”,全區7個鎮(街)黨(工)委書記、56個村(社區)黨支部書記紛紛走上講堂,在每季度中,至少為當地群眾傳一次黨的聲音、辦一批實事;全區8000余名黨員帶頭深入群眾家中,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志愿服務活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通過以黨建帶創建、以創建促黨建的方式,把黨建工作與文明創建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從而有效地發揮了“黨建引領”的核心作用,把黨建工作的觸角延伸到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在為群眾辦實事的過程中,也更好地推進了基層黨建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深度融合。
志愿服務送實惠
“圍繞‘文明紅古、愛心紅古’,我們推行了‘社工+志愿者’‘項目+隊伍’雙聯動模式,目前已形成了全區志愿服務的大體系。”紅古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副主任盧繼賢介紹說,他們先后培育打造了“授漁行動”“暖冬行動”“彩虹1+N”“萌智學堂·四點半”“三社聯動”“互益行”等志愿服務品牌項目,為有志靠養殖脫貧的困難殘疾群眾指導傳授養殖技術,協調聯系集中收購銷售。僅這項工作,可使每戶每月可穩定增收2000元以上,使幫扶戶從“養殖零風險、銷售凈收入”的發展模式中成為最大程度受益。同時,結合農村“四會一約”,還推行“互益行”志愿者積分制度,向居民開展文明積分兌換制。目前,紅古區居民個人積分最高達到8900分,群眾參與度也很高漲。
鄉村振興提素質
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傳播平臺,為群眾開展“菜單式”幫扶志愿服務活動,這是該區志愿服務活動的一大特色。根據農村基層傳播的對象化、差異化、分眾化的特點,分門別類開展“菜單式”幫扶志愿服務900余場次,聚焦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生產生活實際,開展惠民政策、法律法規、文化科技等的宣傳培訓450余場次。幫扶志愿服務突出黨中央大政方針、為民利民惠民政策的宣傳闡釋,讓科學理論走進田間地頭、浸潤人民心田,成為在鄉村振興中帶領群眾致富興業、參與農村改革、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投入生態環保等的具體實踐。在開展活動過程中,除了注重發揮本地人才資源的作用之外,還通過建立有效激勵機制,把各方面力量統籌起來,吸引支持黨政干部、企業家、醫生、教師、律師、技能人才等下鄉擔任志愿者,促進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建設。目前,全區鄉村振興進程加快,群眾自身素質得到明顯提高。
群眾夜校傳新風
“在村上辦的夜校上,我也學到了一些種植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平安鎮若蓮村的特色種植近年來發展比較迅速,村上經常會組織邀請村上的種植大戶在夜校上為村民講解一些特色種植方面的經驗和技能,還很受群眾的歡迎。目前,已建成“群眾夜校”34家,講師團隊12個,講師178人,結合群眾實際需求,融入家庭教育、藝術培訓、文明宣講等主題,設置課程8類,分階段開展親子課堂、婆媳講堂、文明大講堂、心靈守護學堂、百姓宣講會、身邊好人分享會、文化藝術培訓、讀書沙龍等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此外,“群眾夜校”還緊扣當前教育的熱點問題,圍繞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立了“心靈守護”志愿服務隊,為全區居民群眾提供專業、公益性的心靈關懷服務。據了解,目前全區已有42名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領頭人、教師加入了該志愿服務隊。全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心靈守護”志愿服務工作已正常進行。(穆文靜)
- 2023-02-13國網甘肅電網建設事業部:“內審會”提升物資管控水平
- 2023-02-13哈爾濱:企鵝“巡游”引客來
- 2023-02-13擴大“朋友圈” “牽手”五大洲——甘肅省國際友好城市工作40年綜述
- 2023-02-12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自主實施完成330千伏線路檢修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