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外需增長放緩、全球供應鏈格局重構的挑戰,跨境電商為外貿出口轉型升級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無論是跨境電商B2B平臺詢盤量和買家數量持續上升,還是跨境零售出口市場基本保持穩定增長態勢,都表明綜合利用跨境電商“出海接單、拓展市場”正成為中國制造業保持增長的一種必備手段。
一邊是數字經濟帶來的全新銷售方式,另一邊則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完備工業生產體系,“數”與“實”的融合,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發力點。
從跨境電商來看,其處于連接國內外大循環的關鍵節點位置。在實踐中,跨境電商一直處于對外開放的前沿。近年來,中國將跨境電商進口商品作為個人自用物品進行管理,為海外商品進入國內市場打開便利化通道。大批優質進口商品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鯰魚效應”,激發國內制造業企業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隨著跨境電商發展,其出口通道功能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中國商品、中國品牌、中國服務借助跨境電商揚帆出海,將“世界工廠”的產業鏈、供應鏈優勢通過一件件工業制成品帶給全球企業和消費者。同時,通過跨境電商累積的海量數據,中國制造業企業還可以強化自身對于細分市場的洞察能力,錨定研發與創新方向,推動“產業數字化”向縱深發展。
從制造業本身來看,通過出口積極參與全球產業分工是打造核心競爭力的內在需要。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依托數字技術的廣泛連接與深度滲透,生產供給、流通貿易、消費市場的協同效應正得到快速強化,技術驅動的新一輪全球化資源配置機遇期正加速到來。
跨境電商主要滿足全球市場主體對優質商品的線上采購需求,連接著全球各地的生產商、品牌商、貿易商甚至個體戶,在數字技術驅動下搭建了一條高效率的線上貿易通道。“中國制造”通過跨境電商“走出去”,不僅可以有效降低貿易風險,還可以在高效的供需對接中進一步提升對全球市場走向和行業競爭趨勢的判斷能力,進而及時優化產品研發設計、調整供應鏈、強化品牌建設,持續增強企業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多年高速增長之后,跨境電商正在從“流量紅利”階段轉向“創新紅利”階段,創新、綠色、協同、規范正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新方向。廣大制造業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不僅要繼續借助跨境電商開發新市場、獲取新訂單、維護老客戶,更要想方設法利用跨境電商在品牌建設、產品創新、供應鏈柔性化轉型、私域流量留存、線上線下融合等方面集中發力。
可以預見,只要跨境電商與制造業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持續加強,“數實融合”就能在增強國內外大循環的動力和活力中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為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首席專家)
- 2023-02-27以“一體化”提升財政治理效能(財經觀)
- 2023-02-27使用場景日益豐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支付行業加速創新服務(財經故事)
- 2023-02-24新一輪國企改革瞄準“提升核心競爭力”
- 2023-02-23新老能源建設齊發力 擴投資多路并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