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甘肅建投安裝公司(以下簡稱“安裝公司”)召開一屆三次職代會,會議公布2022年公司發展成績:完成經濟總量58.92億元,同比增長23.64%;實現訂單77.19億元,同比增長25.67%,圓滿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過去一年,公司搶抓“雙碳”發展機遇,在新能源建設領域取得突出成就,實現新能源訂單42.28億元,占全年訂單的65.11%。
乘風起于隴原,逐日建功華夏。近年來,安裝公司調頭轉向新能源領域市場,憑借六十余年積淀的電力施工及機電安裝經驗,發揮電力工程、機電工程等多項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優勢,以西北為主戰場,建設了百余個新能源項目。
回首2022年,在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的驅動下,安裝公司新能源建設勢如破竹,全年77.19億元訂單中,新能源項目占比65.11%,成就了全年經濟總量58.92億元,實現了專業化、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逐光之行
沿絲綢之路西行,沙漠、戈壁、荒漠的荒蕪遼闊成為新能源大基地的“能源綠洲”。高海拔、無蔭蔽、干旱少雨的不毛之地,恰為光伏發電提供了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太陽能資源。星羅密布的光伏板又發揮了治沙、防風、固草的作用,較好實現了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

民樂三墩灘10萬千瓦光伏項目
祁連山北麓,民樂縣南古鎮三墩灘,一排排光伏矩陣沿著地勢起伏、綿延不絕,20余萬塊540/545單晶硅太陽能電池板匯成藍色海洋,汲取著陽光的能量,繼而將光轉化為電。民樂三墩灘10萬千瓦光伏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是甘肅建投首個“投資+建設+運營”的光儲一體發電項目,占地2850畝。自2022年6月,安裝公司的建設者們在烈日灼烤、走石飛沙、北風卷地的接連挑戰中走一步、謀十步,極盡所能維持生態環境穩定、加快施工速度。按照更高的工藝要求,施工隊伍根據地勢起伏隨時調整樁基澆筑、光伏支架安裝、光伏組件安裝的高差,于初冬完成了建設任務。今后,這片“光伏海”每年將輸出電量1.8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5.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5萬噸,二氧化硫約0.028萬噸。

武威200MW光伏治沙項目
騰格里沙漠邊緣,武威市涼州區九墩灘,機器與風和鳴,建設者與沙共舞,為黃沙穿上藍色“鎧甲”。武威200MW光伏治沙項目造價2.33億元,是安裝公司對“光伏+治沙”模式的又一重要探索。64個光伏子陣嚴陣以待,8回35kV集電線路將于5月底接入九墩灘1#330kV升壓站,以光能代替11.6萬噸標準煤,每年向外送出電量3.82億千瓦時,極大減少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項目建成后,將為4800畝沙漠遮風蔽日,延緩地表水蒸發,護衛地表植被茁壯生長,實現沙漠地區太陽能資源高效利用和沙漠變綠洲的雙重收益,助力“碳達峰、碳中和”,促進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追風之旅
自古以來,取之不盡的風便被廣泛運用在人類的生產生活。從驅動船舶、灌溉農田、舂米磨面,風力資源被不斷開發利用。如今,風電因不受場地限制,且具有顯著的規模效益,成為可再生能源發展主體。

陜西定邊新莊風電場項目
2022年8月,夏風吹過陜西定邊,驅動50臺國電聯合動力UP2000-121S型風力發電機組,向西捎來喜訊——安裝公司參建的國電定邊新能源有限公司定邊新莊風電場項目獲評“2022年度中國電力優質工程”。新莊風電場全部機組于2020年1月20日投產發電,裝機規模100MW,在三年運營期中平穩運行,為當地清潔能源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至此,安裝公司連續三年獲得“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這一國家電力建設行業的最高榮譽,此前參建的國電康保五福堂風電場300MW項目、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1、4號項目、通遼發電總廠貯灰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15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相繼獲此殊榮。

大張山風電項目
2022年12月,海風從山林中呼嘯而過,安裝公司承建的青島西海岸大張山及曹城山分散式風電項目第一批8臺風機并網發電。兩項目為山東省保障性并網項目、青島市重點項目于3月開工,其中大張山風電項目核準裝機容量49.95MW,包括11臺4.0MW和1臺6.25MW風力發電機組,曹城山風電項目設計裝機容量為49.8MW,采用10臺單機容量5.0MW風力發電機組。兩山比鄰,建設場址為復雜丘陵地形,起伏較大,山脊走向多變。想要運輸施工機械材料上山,只能逢山開路。而山中多林木,為盡可能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道路鋪設速度十分緩慢,消耗了大量時間。因此安裝公司的施工隊伍只能被動等待,等待道路修到哪里就施工到哪里,在有限的工期里晝夜趕工、爭分奪秒。臨近年關,施工人員仍在漫山“追風”,嚴抓吊裝安全與質量,讓更多白色風車屹立在山巔。
“新”之所向
隨著能源革命不斷深化,能源消費結構中清潔能源的比重持續增長,風電、光電是其中重要構成。而新型能源利用的核心技術持續突破,氫能、光熱、生物質能等新興能源逐漸嶄露頭角,催生了新能源領域日新月異的變化,安裝公司從中抓取了更多發展機遇。
氫能,一種理想的能量儲存介質。在安裝公司承建的東方電氣酒泉50MW光伏項目,新能源+電解水制氫+儲能技術被實踐應用,通過10MW/20MWh高效鋰電池儲能及綜合智慧能源管理平臺、電解水制氫儲氫加氫一體化系統,光伏、儲能設備以及負載設備能夠無差別對等互聯,太陽能將水電解制成氫,成為穩定、能量密度高、易于儲存運輸的燃料,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能力,在實現削峰填谷、出力平抑,緩解電網調峰壓力的同時確保電網安全運行。經過半年建設,項目于2022年8月投入使用,構建了風、光、氫、儲新能源產業化發展模式,實現先進制造業、互聯網、能源生產、存儲及傳輸深度融合,推動產業技術迭代、成果轉化、數字化轉型發展。

寧夏氫能項目-設備安裝
在東方電氣酒泉50MW光伏項目并網不久后,安裝公司完成了國內首個200Nm³/h PEM綠電制氫系統在氫站制氫的商業化示范項目——寧夏氫能制儲加一體化項目的設備安裝工作。項目利用電廠屋頂光伏為氫能系統提供綠色電力,采用國內領先的PEM電解水制氫技術和IGBT制氫電源,以及智能控制算法,通過氫站內加氫設備給燃料電池重卡加氫,形成氫能制、儲、加一體化。針對運輸路途較遠、設備安裝精度要求高、安裝地多風沙天氣等特點,安裝公司采用集裝箱式一體化集成解決方案,出廠前由設備廠家按圖紙組裝制氫系統,到場后再將成品安裝就位,有效保障了設備安全,極大減少了施工工期及施工成本。項目的建成,對加快構建氫能“制儲加用”全產業鏈體系、探索創新氫能利用模式、推動落實煤發電企業能源轉型具有重要的示范性意義。
除了電解制氫,光熱發電的調峰能力對于促進新能源消納同樣意義深遠。錨定光熱這一新領域、新機遇,安裝公司緊盯訂單、多方研判,于2022年簽訂了三峽恒基能脈瓜州70萬千瓦“光熱儲能+”項目總承包(EPC)合同,合同金額21.99億元。在項目如火如荼開展之際,安裝公司加入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為太陽能光熱聯盟理事單位之一,為探索新興能源領域拓寬了信息攫取渠道,在精準資源對接方面獲得助力。
送往四方
至2022年,全國首條以新能源外送為主要任務的±800千伏酒泉湖南特高壓直流線路已投產五年。2016年,安裝公司參與了該線路起點酒泉換流站建設,目睹了“西電東送”的“大動脈”貫通,也看到了新能源發電裝機增速遠超負荷增速,而新能源外送通道、調峰資源有限,配套電網規劃建設滯后是激化消納矛盾的關鍵,深知未來將有更多“脈絡”自隴原向四面延伸。
近年來,伴隨著一個個新能源產業基地建成,甘肅不斷加快外送輸電通道建設,全力推進隴電入魯入浙入滬。沿著隴電外送的路徑,安裝公司充分發揮電力施工的優勢,在隴電外送戰略中貢獻了一份力量。
穿過戈壁、跨越鐵路、飛越村莊,安裝公司承建的金塔縣晶亮200MW光伏發電項目產出的電流從配套新建的110kV升壓站區,沿3.2公里線路送出至同為安裝公司建設的皓輝330KV匯集站,成為首個向匯集站送電的光伏項目。為滿足金塔光電產業園發電企業送電需求,金塔皓輝330kV匯集升壓站及送出線路工程于2022年11月全線貫通。送出線路自新建330kV升壓站至330kV胡楊變電站,路徑長30公里,肩負金塔昊明300MW太陽發電項目、金塔晶亮200MW光伏發電項目、中國電建金塔300MW光伏發電項目的送出任務。
茫茫戈壁灘,清潔電力順著條條銀線,經山丹縣東樂北灘330kV匯集升壓站匯入甘州750kV變電站。山丹縣東樂北灘330kV匯集升壓站是張掖深度參與河西走廊清潔能源建設的重點項目,由甘肅建投綠色新能源公司投資,安裝公司負責施工,可滿足12家光伏企業接入送出,是配套區域光伏項目建設、電力送出的重要工程。項目總投資1.8億元,占地約30.44畝,規劃建設3臺360MVA變壓器,本期新上2臺主變,每臺主變配置兩套22.5MVar全容量動態補償裝置。配置110kV進線12回,330kV出線1回至甘州750kV變電站,線路長約6千米,能夠滿足100萬kW新能源送出的需求。經7個月高效建設,項目于2022年12月2日提前并網。并網后,項目磨礪出的精銳之師迅速轉戰臨澤330kV匯集站項目,在兔年春節中打響了施工建設的“攻堅戰”。
循著光、順著風,安裝公司聚勢發力、深耕細作,在大漠戈壁、崇山峻嶺間留下了綠色發展的名片,收獲了一路好“風光”。未來,公司將繼續跟著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步伐,探索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無限可能。(何松陽)
- 2023-03-13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 中信與您一路同行
- 2023-03-13甘肅建投全力推進“三抓三促”行動走深走實
- 2023-03-13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在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喜獲佳績
- 2023-03-13人民網“我給兩會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收獲廣泛關注,短視頻成網友建言新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