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直以來,國網甘肅電科院電網環保團隊嚴格落實全面環境管理理念,全力推動甘肅電網邁上綠色發展新征程。
1984年團隊剛組建時只有寥寥4人,通過近三十年篳路藍縷、腳踏實地的專業建設,到現在發展為包括2名博士、3名正高級工程師、9名注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在內共計27人的年齡結構合理、蓬勃向上的團隊。他們晨迎朝陽晚披霞,嚴謹勘查每一個建設項目,為守好甘肅電網綠色和諧發展底線竭心盡力。
初露鋒芒 科技創新賦能電網環保
電網工程電磁環境影響的量化評價是環評中很重要的一環,而彼時工作智能化遠不及當下,大量電磁環境預測數據完全依靠復雜的公式進行極為繁瑣的手工計算,計算效率和準確性已遠不能滿足環評工作的要求,為此,團隊誓要通過設計計算軟件解決這個難題。
“要確保軟件的預測精度,預測對象數學模型的合理搭建是基礎。而高壓架空輸電線路的電磁環境影響因素眾多,要實現精確建模難度很大。那段時間大家經常加班到晚上十點,為了修正一個參數而爭得面紅耳赤。”對于這段經歷高世剛仍記憶猶新,“不過那一年的歷練對我們的成長起了很大的助推,積攢下來的知識也是后來我們通過注冊環評師的堅實基礎。”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團隊成員查閱大量文獻,從不同環境影響因子計算模型搭建與優化、不同設計參數下預測與結果比對,到協同其他專業開展計算軟件開發、界面可視化優化設計。歷時近一年終于完成“高壓輸電線路電磁場無線電計算分析”軟件設計并獲得軟件著作權。該軟件自2009年1月試用起,因其高效的計算效率、精確的計算精度及豐富的計算功能而在近兩百個工程上得以應用,為電網建設項目前期工程順利開展按下了“加速鍵”。
守疆拓土 工程環評驗收再上臺階
電網建設項目因考慮盡量減少輸電走廊對生態環境和民眾生產生活的影響,規劃路徑多在山川溝壑甚至人跡罕至之處,需要背著設備、干糧跋山涉水幾個小時是常有的事。面對困難的條件,這支以巾幗“女漢子”為主力軍的團隊,秉承隴電鐵軍敢做善為、迎難而上的精神,高質量完成了近四百個工程的環評任務,并于2009年獲評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頒發的“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
2020年團隊首次獨立承擔750千伏電壓等級工程——750千伏河西電網加強工程竣工環保驗收。面對1000余公里線路及6座750千伏變電站繁重的竣工驗收調查工作,團隊本著“絕不遺漏一個環保目標、絕不忽略任何一個生態敏感區”的初心,全力開啟驗收工作。
6月的河西走廊,時而狂風肆虐飛沙走石,時而驕陽似火熱浪滾滾,大家經常每天要在毫無遮蔽的戈壁灘上工作近十個小時。記得有一日,沒顧上吃午飯的大家直到晚上七點多才拖著疲憊的身體進到一家面館。圍坐在一起看著嘴唇起皮、蓬頭垢面的每個人,大家互相打趣起來,突然曹碧波指著張鵬的后脖頸喊道:“最白的張鵬皮膚果然最嬌嫩,才曬了四五個小時就開始蛻皮啦!”
歷時四個月細致深入地現場調查和40余天三易其稿的報告編寫,團隊順利完成甘肅省這一重大工程的全部竣工驗收調查,切實踐行了綠色電網守護者的使命,為打開西北清潔能源外送高速通道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新啟山林 電力數據助力污染防治
守好電網環保主責的同時,團隊也在主動響應國家環保大局要求,以更高的站位思考生態環保、減碳降污新舉措。圍繞“黃河流域社會經濟綠色低碳發展”,團隊積極協調各方建立溝通合作機制,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成多方共治社會發展、環境治理難題,并探索出利用電力大數據助力黃河流域污染防治的新路徑。
2021年團隊創新搭建了甘肅省智慧環保用電監測平臺,利用平臺建立數學模型,通過接入用電數據關聯分析企業排污行為,為環保監管切實發揮了輔助監測作用。“借助電力大數據的‘電眼金睛’,可以有力提升地方環保部門監管效率,降低區域環境污染的同時,反向督促企業提升污染排放治理能力。”李小娟說道,“這次嘗試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挖掘電力大數據價值賦能生態環保的決心。”
利用平臺出具的企業污染防治分析報告受到了多個政府部門的肯定和引用,提升了區域大數據應用及管理水平,促成了政企協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團隊深受鼓舞并繼續開展平臺功能擴項,謀劃打造“電力、環保、企業”三大數據湖,為甘肅電網環保工作更好融入國家環保大局持續注力。
“目前,我們團隊正在全力推進的六氟化硫替代混合氣體的試點應用已初戰告捷,標志著甘肅電力在設備側節能減排上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陳宏剛說,“下一步,我們將針對六氟化硫替代氣體試點改造應用過程中的難點,協同多專業開展科技攻關,全力推進在甘肅省內的推廣應用。”(謝延凱 何文 )
- 2023-03-17郵儲銀行臨夏州分行開展“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
- 2023-03-17郵儲銀行張掖市分行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教育活動
- 2023-03-17郵儲銀行天水市分行緊盯重點人群宣講金融知識
- 2023-03-17郵儲銀行平涼市分行開展“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