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3月23日訊(本網記者 張振國 通訊員 李金業)讓山巒層林盡染,城鄉鳥語花香。近年來,涼州區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筑牢生態文明之基,走好綠色發展之路。2022年,完成人工造林11.3萬畝,草原保護治理22.68萬畝,國土綠化提質增效2.13萬畝,退化林修復2萬畝,年內完成30萬畝壓沙,國土綠化各項任務高標準高質量完成。
2023年全區計劃完成人工造林17.67萬畝,綠洲區綠化0.19萬畝,治沙造林16.47萬畝,南部山區綠化1.01萬畝,完成義務植樹230萬株,完成草原生態保護綜合治理6萬畝。

這一組組數據,一項項工作,是對涼州區推動國土綠化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構筑生態安全屏障,全面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助推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最好詮釋。
涼州區認真踐行“兩山理論”,大力弘揚新時代武威精神,向沙漠要地、向南部山區要綠,將防沙治沙與產業培育相結合,持續推進干部群眾義務壓沙、義務植樹,全力推動北部沙區防沙治沙工程和南部山區國家儲備林建設。如今,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綠色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已在涼州大地徐徐鋪展開來。

俯瞰涼州區雙城鎮鄉村建設(吳劍斌攝)
夯實生態基底譜寫新篇章
村道干凈整潔、房屋錯落有致,一旁的小廣場上,孩童嬉鬧,看孩子的村民三五成群,這是近日記者來到金河鎮大莊村采訪時看到的場景。去年以來,金河鎮大莊村以創建鄉村建設示范村為契機,圍繞農村生活垃圾、村容村貌等突出問題,多措并舉,全面推進,人居環境得到根本改善,“生產、生活與生態共融,鄉容、鄉愁與鄉風共創”的鄉村建設示范村已經初步建成。

涼州區金河鎮蔡家灘村向美而行
金河鎮大莊村黨支部副書記馮興斌對記者說:“我們積極打造美麗鄉村示范點,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拆臨拆違、完善基礎配套設施,積極動員群眾參與其中,使我們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同時引導村民提高環境衛生意識,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金河鎮鄉村建設示范村的建成只是涼州區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保護生態環境、提質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涼州區加快推進鄉村建設示范行動,統籌推進農村道路、安全飲水、住房保障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從干凈整潔向美麗宜居轉變。
奮進新征程,涼州區將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錨定目標,踔厲奮發,積極開展“一村萬樹”行動,積極構建綠洲生態系統,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
一條條道路干凈整潔,一處處河道水清岸綠,一幢幢農房錯落有致……走進涼州區的村村落落,一幅美麗宜居的鄉村畫卷映入眼簾,優美的風光和良好的生態,是涼州殷實的“綠色家底”。
發展綠色產業增添新動能
近年來,涼州區守牢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讓綠色環保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涼州區沙漠面積達272萬畝,占全區國土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風沙線長達98公里。通過開展大規模壓沙造林、封沙育林(草)和封禁保護,2022年完成壓沙30萬畝。在春秋兩季,涼州區都會組織機關干部挺進沙漠腹地,以建設生態大區為目標,向“沙漠要土地”,將防沙治沙與產業培育相結合,著力構筑生態綠色屏障。

涼州區2023年春季義務壓沙活動現場(靳濤攝)
而今,全區上下以“三抓三促”行動為契機,向著春天再出發,積極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切實增加山區植被,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向南部山區要綠”,以實際行動栽植新綠鋪底色。

涼州區南部山區國儲林建設綠意漸濃 (吳劍斌攝)
記者在涼州區南部山區國儲林建設項目現場看到,開挖好的植樹穴半米見方,錯落有致,基礎建設工程已基本完成,黨員干部和志愿者們正在按照造林技術要求,揮鍬鏟土、扶樹正苗、澆水培土,一棵棵樹苗生機盎然,平時寂靜的山區,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
涼州區林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吉偉向記者介紹:“該項目的實施,為附近群眾增加了收入,同時改善了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增加了林草植被,為建設生態大區奠定了基礎。”
動真格留住藍天白云,下決心換來綠水青山。在走好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道路上,綠色發展理念已經深深融入涼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各個領域,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強、幸福感更足。
- 2023-03-23慶陽稅務:“隴稅雷鋒”助力隴東能源化工企業“如沐春風”
- 2023-03-23國網甘肅電力:精心打造高品質樣板工程
- 2023-03-23蘭州市廣武門街道:扎實做好2023年度城鄉居民醫保補繳宣傳工作
- 2023-03-23甘州區醫療保障局穩步推進城鄉居民參保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