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雙碳”目標為發展導向已成為全球共識。隨著構建中國式現代化、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進程,金融力量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期間,多位專家和企業代表在“探尋綠色發展新機遇”為主題的分組會上發表演講并討論,與會嘉賓認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綠色金融是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實現低碳綠色化發展,雖充滿挑戰,但也蘊涵巨大的機遇。

與會嘉賓在分組會上探討綠色發展新機遇。(主辦方供圖)
中國銀行行長劉金表示,近年來,全球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日新月異,地緣沖突又引發了能源市場的波動,新形勢、新變局為金融支持清潔能源發展和高排放產業的轉型創造了新的機遇,提出了新的要求。
“為實現‘雙碳’目標,要做好新型清潔能源的加法,并做好傳統高產業碳排放的減法。這兩個方面都需要金融提供更多的支持。”劉金分析指出,全球綠色金融仍處于起步階段,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從金融產品來看,綠色債券是目前國際最主流的綠色金融工具,綠色金融發展方興未艾,未來可期;從國際合作來看,近十年來,全球已經形成了G20可持續金融研究小組,《“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等多種合作機制。要推動跨界融資合作,各種制度體系建設還有待深化,綠色轉型是各國面臨的共同使命,這為綠色金融發展開辟了巨大的空間。同時,世界正在形成傳統高碳排放產業必須有序轉型的共識,轉型金融或將成為新的藍海市場。
綠色發展是順應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是用最少資源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經濟社會效益的發展,是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
“我認識到,中國是完全有能力可以將這一根本性的轉型轉變為機遇,促進氣候行動和釋放新的增長創新和就業機會。”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副行長曼努埃拉·菲羅表示。
曼努埃拉·菲羅分析表示,脫碳需要大規模的綠色基礎設施的投資,中國目前是綠色金融的領導者,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綠色債券和信貸市場,截至2021年,中國的主要銀行所發放的綠色貸款已經是達到了2.3萬億美元,而綠色債券代償超過2540億美元。盡管如此,金融市場中綠色債券仍然較小,綠色證券市場也需要創新和研究進行突破,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推動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是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劉金表示,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共同追求,未來將進一步深化金融合作,攜手把握綠色機遇。要通過金融機構的合作推動全球清潔能源開發;高度重視中國轉型市場和相關的政策;推動關鍵技術實現新的突破。
- 2023-03-27國內首家綠色智能船舶研發工作室成立 助力綠色低碳航運發展
- 2023-03-24數智化轉型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品牌 中國故事)
- 2023-03-24全國12315平臺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超百億元 調解成功率提高31.93個百分點
- 2023-03-23今年1—2月,湖南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實現穩健開局 搶抓機遇,發力先進制造業(兩會后探落實·制造業一線看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