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省內經濟

湘商大家談|愛就一個字

23-04-17 09:29 來源:紅網 編輯:田洋

  編者按:民營經濟是湖南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地位舉足輕重、作用越發重要、前景更加光明。在把習近平總書記為湖南描繪的“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變成現實的過程中,民營經濟不僅不可或缺,而且可以發揮更大作用,正處于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春天。

  湘商,作為民營經濟的重要力量,其產業遍布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是湖南搶抓機遇、用好機遇,加快新一輪發展的寶貴資源。紅網時刻新聞推出《湘商大家談》欄目,用鏡頭聚焦精彩,用筆墨記錄感動,講述湘商們敢為人先勇創業,堅定信心謀發展,回報桑梓獻愛心的生動實踐。

  紅網時刻新聞 記者 劉志雄 劉玉先 楊艷 李兵 王義正 長沙報道

  人物:湖南安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飛豹

  關鍵詞:成為有代表性的社會企業

微信圖片_20230415225123.png

  陳飛豹。

  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希望,讓安邦制藥董事長陳飛豹深感責任重大。他曾不止一次表示,安邦制藥的發展目標是成為一家有代表性的社會企業。

  在湖南瀏陽生物醫藥產業園區,有一個車間叫“精彩車間”,墻上寫著“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人生,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生命、追求健康,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的精彩人生。”這個車間屬于安邦制藥,其中超過半數工人是殘障人,工齡最長的達到20年。

  2010年,36歲的陳飛豹,毅然離開國有體制,走出家鄉,來到了湖南,帶領團隊并購湖南安邦制藥,僅用一年時間就將企業扭虧為盈。

  并購安邦時,20多名殘障員工的去留,深深困擾著陳飛豹。“當時很多人建議我開除他們,我也動搖了很多次,內心很掙扎。”陳飛豹說。他想到了自己過世的父親,作為一名老中醫,扶困濟貧一輩子,臨終前留下遺囑,“燒掉箱子里存放的鄉親們看病打的白條。”

  “醫者父母心,這是爸爸教我的座右銘,我永遠不能忘。”陳飛豹力排眾議,留下了這批殘障員工,“就當父母給我生了一群殘障兄弟姐妹,我不能丟下他們。”

  自那起,陳飛豹開始格外關注殘障員工。他倡議成立國內藥企行業第一個“學習張海迪小組”,對內鼓勵殘障員工自立,定期參與各類文化主題活動。對外鼓勵殘疾人走入社會做公益,平等參與社會生活。他還鼓勵殘疾人成立“海迪勵志宣講團”,帶領殘障員工先后走進高校進行勵志宣講。

  近年來,陳飛豹與湖南省殘聯共同發起了萬家企業牽手萬個殘疾人家庭的“萬牽工程”,與中國肢殘人協會共同建立了關愛腦癱兒童的“嫩芽基金”項目。他探索的殘健“融合用工”模式,被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作為全球推廣案例。

  今天,安邦制藥的殘障員工占比超過30%,活躍在各個崗位。

  “這是社會企業用商業能力解決社會特定問題的方式。”陳飛豹說,“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民營企業家該干的事還有很多。”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安邦制藥向國內10余個城市、海外17個國家捐贈了銀黃清肺膠囊,用于疫情防控。

  近些年,陳飛豹積極參與農村醫療衛生健康體系的建設,推出村醫邦慢病管理O2O服務平臺,進行呼吸慢病科普以及疾病防治篩查,讓村醫離土不離鄉,解決村民看病難等問題,同時也能解決部分基層農村在鄉就業的問題。

  陳飛豹還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醫藥體系建設,先后完成中國-巴基斯坦中醫藥臨床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傳統醫藥院士工作站等一系列科研合作平臺的落地,銀黃清肺膠囊成為中國第一個將進入巴基斯坦的中成藥和湖南省第一個進入非洲的中成藥。

  人物:湖南省山東商會黨委書記、會長李濤

  關鍵詞: 湘魯合作的擺渡人,為湖南引資超3000億元

222.jpg

  “我的故鄉在山東,我的家鄉在湖南。”這是湖南省山東商會黨委書記、會長李濤在湘生活這么多年的內心獨白。

  生肖屬馬的李濤,身上一直涌動著一股“一馬當先”的勁。不僅是成功的企業家,還是湖南異地商會——山東商會的領頭羊,成為促進湘魯合作的擺渡人之一。

  2011年6月8日,李濤當選湖南省山東商會會長,便暗下決心要把山東商會鑄就成一個發展商人群體、奉獻商人力量的社會組織。

  彼時的異地商會大多沒有凝聚力,發揮不了作用。湖南省山東商會率先揚起“政治建會”的大旗,大膽探索了“抓黨建、帶群建、促發展”的商會工作模式,采取單獨組建、區域聯建、行業統建等方式建立健全黨的組織,聚集了黨員133名,12個黨支部。

  為了給魯商一個“家”,山東商會以大格局、大手筆,建立湖南省山東商會總部基地。2018年,一幢氣勢恢宏、總建筑面積33萬平方米的綜合體建筑,在繁華熙攘的長沙萬家麗北路上拔地而起,不僅展現了魯商的實力和豪情,更體現其扎根湖湘經濟沃土的信心與勇氣。

  但背后飽含多少辛酸苦楚,只有李濤自己明了。“沒有路我闖出路,沒有橋我架起橋。”李濤介紹,2014年與長沙縣簽訂協議,再到一磚一瓦建設,身邊人才知道,這其間,李濤不知度過多少個不眠之夜。

  隨著“萬丈高樓平地起”,近50萬在湘山東人士、10多萬魯商有了溫馨的家園,“起點高、效率高、知名度高”的湖南省山東商會成為全國標桿性商會。

  也正是這一創新之舉,為湖南異地商會組織提供了夯實商會生存和發展的根基的根本遵循,讓商會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越來越清晰。

  依托商會這座橋頭堡、連心橋,湘魯兩地政府、企業和社會機構之間的往來更加密切,兩個省份的“朋友圈”相交相融,“同心圓”越畫越大。

  “前些年,是商會主動回山東挖空心思向山東企業推介湖南,而這些年則是山東企業主動來商會咨詢政策、來湖南實地考察,想要在湖南投資。”李濤說,湖南營商環境的改善,激發了魯商來湘投資的信心,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魯商來湘投資。

  李濤介紹,商會先后舉辦20多次經貿洽談活動,接待80多批次招商考察團隊,累計促成投資總額超過900億元。10多年來,李濤積極為湘魯兩地經貿合作牽線搭橋,共為湖南引進投資達3000多億元,包括魯花、海信等知名山東企業,都安排了專人在湖南對接投資項目的落地。

  “心若安處即故鄉。我自己在長沙安家落戶、娶妻生子,成了新湘商的一員。當地黨委政府不僅關心我們的成長和發展,也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各種強企惠企政策,充分彰顯了湖南要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決心和信心,真正把企業家當成了朋友。”李濤說。

  人物:逸譚國際集團董事長、科特迪瓦湖南商會名譽會長譚擁政

  關鍵詞:為湘非經貿往來貢獻經驗和力量

譚擁政.jpeg

  譚擁政。

  “作為從湖南走出的民營企業,我們一直都把‘強大自己的實力,支援自己的家鄉,助力新湖南發展’,當做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在非洲闖蕩20余年后,譚擁政誠摯邀請大家入駐湖南(邵陽)中非經貿產業園,在中非經貿往來中,實現自身價值,貢獻民企力量。

  2003年,譚擁政辭去公務員工作,只身前往非洲尼日利亞,那里是西非第一大批發市場。

  “在這一行,我算是相對來得早的華人,所有的市場都是我一趟一趟跑出來的。”從2003年成立第一家公司開始,譚擁政的分公司,從服飾到箱包廠到物流公司到工貿公司,一家家開了起來,試圖打造工廠——貿易——物流——貨運海外倉全生態鏈。

  隨著中非經貿博覽會和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這兩大國家級平臺落戶湖南,湖南對非經貿合作按下“加速鍵”。

  譚擁政看到了自己為家鄉眾多企業在中非經貿往來中牽線搭橋的機會。

  2020年,譚擁政在邵陽啟動籌備湖南(邵陽)中非經貿產業園項目,希望在湖南對非經貿合作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許多海外湘商投資家鄉,資金自己籌、廠房自己建、企業自己招、產品自己銷,我也只是盡我一份力,湘商從來不缺家國情懷!”

  如今項目的一期A地塊已封頂,即將交付,預計今年年中開園,B地塊也已于2022年底開始動工建設。兩期建成投入使用后,可引進對非貿易生產及配套企業200余家,預計年外貿成交額30億美金,能提供6000個就業崗位,形成對非貿易生產示范中心、對非貿易綜合服務中心等。

  “回鄉投資興業,不僅可以實現企業自身的發展,更能為家鄉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譚擁政說。2021年9月27日,譚擁政與山河智能簽定科特迪瓦獨家代理商協議,儀式上,山河智能董事長何清華送了他一本書《潛心工程機械50年》。

  “封面上‘堅忍不拔、家國情懷’8個字,瞬間觸動了我。”譚擁政說,“我將用心善用這些年建立的海外渠道網絡,全心經營湖南(邵陽)中非經貿產業園,助力更多企業在中非經貿合作中發展、壯大。”

  作為湖南省中非經貿合作研究會特聘研究員,譚擁政還在探索新課題——打造海外倉品牌,加強第三方風險管控,建好后,必將為湘品入非提供更為便捷的通道。“我要用好在非洲闖蕩20年的經驗,為湘非經貿合作探索更多好路子。”譚擁政說。

  人物:58集團董事長姚勁波

  關鍵詞:用互聯網之“筆”,繪就鄉村振興美好畫卷

111.jpg

  姚勁波。

  1999年,來自益陽桃江的農家娃姚勁波走出大學校門。彼時,正逢國內互聯網第一波熱潮興起,中關村的英雄點燃著無數年輕人的夢想,姚勁波也不例外,轉身投入互聯網創業大潮。那時候的他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能用上新潮的技術反哺鄉村。

  2005年到2017的12年時間里,姚勁波把58同城慢慢做到了囊括58同城、安居客、趕集直招、中華英才網、轉轉、58到家等的58集團,服務的是城市生活領域。

  轉變在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姚勁波內心的鄉土情結被喚醒。

  “政府、企業界提數字經濟,老百姓則關注一個個的應用。”姚勁波明白,只有了解農村需求,才能真正賦能,于是他先后赴四川內江、瀘州、宜賓,湖南益陽、新化、醴陵等地開展數字鄉村建設調研,最后選擇在益陽試點,設計出“益村”數字鄉村綜合服務平臺。

  “除了家鄉情結,益陽的傳統農業市場基礎是我最看重的地方。”姚勁波說,安化的茶,桃江的筍,沅江的蘆筍,南縣的小龍蝦,大通湖的大閘蟹,還有優質米面、水質涼席、松花皮蛋,都很有名氣,最合適不過。

  針對4萬多個鄉鎮和幾十萬個農村的用戶需求,姚勁波打造起58同鎮,為每個鄉鎮搭建一個信息平臺,在當地找到一個站長,讓他成為信息節點,將信息服務下沉,促進本地信息的流轉,構建本地社交網絡,切實滿足鄉村地區用戶需求。

  電視劇《鄉村愛情故事10》里植入了這個信息服務平臺。在象牙山,劉能是58同鎮的站長,他時常念叨起口頭禪,“我去好好弄我的58同鎮去”。

  將在城市走過的路復制到農村,58同鎮的發展超過了預期。從0到450萬日活用戶,58同城花了五年時間,而58同鎮只用了一年時間。這讓姚勁波深信,這里是最為廣袤富饒的藍海。很快,58農業、58農服、58本地等鄉村服務新矩陣先后出爐,近年來在全省的鄉鎮部署了近2萬名益農信息員,開展村務公開18萬次,促成惠農政策查詢超過1100萬次。

  真誠與用心總能讓人熠熠生輝,姚勁波先后當選為第十三屆、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履職期間他提交的每一份建議都與老百姓的“安居”和“樂業”息息相關。

  在姚勁波看來,互聯網既可以讓城市的生活更便捷、更美好,也可以讓農村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他表示,58集團將一如既往地注重三農領域,全面對接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等各個環節,以科技創新助力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為農民提供精準有效的服務,用互聯網之筆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人物:湖南湘湖薈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新平

  關鍵詞:讓‘家鄉味道’香飄千里

蔣新平.jpg

  蔣新平。

  無論身處在天涯海角,一盤曲米魚總能讓祁陽人感受到來自故鄉的溫柔。而抽走祁陽曲米魚與外地祁陽人之間距離的人,叫做蔣新平。

  2013年,原本在外地有著穩定生意的毅然返回家鄉并決心建設食品加工廠,計劃將傳承千年的祁陽美味——祁陽曲米魚批量生產。

  得知他的想法,周邊不少好友都前來做思想工作,勸蔣新平放棄這個念頭。

  甚至不少長者也告誡他,千百年來,曲米魚都是各家各戶現做現吃的。“既沒有現成的加工設備,熟食保鮮也不易,且曲米魚偏辣咸,外地人可能吃不慣,怎么可能發展起規模來?”

  “返鄉,是因為放不下心底對家鄉的牽掛。興鄉,是想靠著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讓祁陽美食走向更遠的地方。”蔣新平說。

  “臨武鴨、靖港小魚仔、香干、鳳爪那些都加工出來了,銷得很好,怎么曲米魚就不行呢?事在人為!”蔣新平不顧眾人的反對,抱著這一信念,去湖北、貴州等地的特色食品加工企業考察學習,創立了湖南湘湖薈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并在專家的指導下,積極發展訂單農業,通過與農民共建的合作形式,先后建立了10000畝農副產品種植、水產養殖基地。

  2017年初,一名長沙市經銷商在看到蔣新平生產的氣調保鮮包裝曲米魚后,表示對該產品很有興趣。同年4月,該經銷商向蔣新平訂購了5000盒產品在長沙市場進行鋪貨銷售。可不到10天的時間,對方就打電話給蔣新平說“魚出了問題。”

  為找出原因,蔣新平反復對曲米魚的氣調保鮮包裝進行調查和實驗。終于,他發現合作伙伴并沒有按照約定的方法陳列產品,制冷設備上下層溫差大,導致了曲米魚漲包。

  “如果產品出了事,不但自己虧錢,跟著自己賺錢的那么些農民兄弟怎么辦?”蔣新平說。

  早在出貨之前,蔣新平就跟祁陽縣的部分養殖戶簽訂了貨源購買協議。面對產品銷不出去,貨源不能退貨的艱難狀況,這批還未包裝加工的曲米魚就成了蔣新平的最后希望。

  蔣新平又一次去到長沙。一個經營有數家連鎖湖南菜館的客戶,在了解曲米魚的做法和養殖過程后,十分認可,并明確表達了合作意向。

  隨著祁陽曲米魚成功打開市場,蔣新平更加堅定“家鄉味道”的巨大潛力。

  “我們又研發了茶油永州血鴨、茶油東安雞、茶油檳榔芋扣肉、祁陽十甲碗等永州地方特色菜的生產工藝,我們將繼續專注于把‘省時’‘省錢’‘省力’‘安全’‘營養’‘美味’的地方特色農產品端上消費者的餐桌,讓‘家鄉味道’香飄千里。”蔣新平說,做好“土特產文章”,帶領更多的鄉親致富,是他最大的夢想。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