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4月19日訊(本網記者 張振國)“十八少年下涼州·與葉舟同行”大型文學尋根之旅于4月16日開啟。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的“十八少年”與葉舟一道奔赴甘肅武威,行走河西走廊,書寫少年精神。18日下午,“十八少年下涼州·與葉舟同行”大型文學尋根之旅文學對話活動在武威文廟舉行。

活動中,“十八少年”談涼州印象,與葉舟進行文學對話,就《涼州十八拍》的文學成就、文學價值、時代意義進行了深入交流,對作品進行多角度文學闡釋解讀,吸引廣大讀者和網友的目光再次聚焦武威。
葉舟在對話中說:“如果說,寫作是一種宿命的話,那么河西走廊就是我的文學版圖之一,也是我的文學故鄉,我的長篇小說《敦煌本紀》和此次發布的《涼州十八拍》就發生在這里。這是光榮,更是使命。涼州對我的影響、對我想象力的觸發可能更為深遠,因為我的祖先們都埋在這片土地上,一旦寫起涼州,我就會更有一種想象力的飛升。”
活動現場,應中國甘肅網記者之邀,葉舟為廣大讀者和武威游客題詞寄語——“拜謁涼州”,表達了人們對涼州的無限神往。
葉舟是著名詩人、小說家、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甘肅省文聯副主席、甘肅省作家協會主席、甘肅日報社葉舟工作室主任,一級文學創作。在他看來,這次和“十八少年”同行“下涼州”,不僅是一次文學尋根之旅,更是一次發揚傳承甘肅文化的巡禮。
武威文廟景區位于涼州區崇文街,始建于明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武威從古至今文風盛行的有力印證,向世人展示了河西儒學的博大精深。
武威文廟由三部分組成,東為文昌宮,中為文廟,西為儒學院,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整個建筑布局對稱,結構嚴謹,是一組造型雄偉的宮闕式建筑群,被譽為“隴右學宮之冠”,是西北地區建筑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屬全國三大孔廟之一。主要景點有文昌宮、山門、崇圣祠、大成殿、戟門、欞星門、狀元橋、泮池,尊經閣等。
武威文廟內的匾額,保存在桂籍殿內,最為引人注目,多達44塊。這些匾額涵蓋了從康熙到民國的各個歷史時期,盡是文章能手、書法大家匠心獨運的杰作。
本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指導,省文旅廳、省文聯、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武威市委市政府主辦,武威市委宣傳部、武威市文聯、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武威市教育局、甘肅新媒體集團·奔流新聞承辦,省作協、涼州區委宣傳部、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芙蓉》雜志社協辦。
- 2023-04-19未來制造業:碳中和、AI和數字化
- 2023-04-19炭素板塊舉辦一季度“降本增效經驗交流研討會”
- 2023-04-19方大炭素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53.20億元 凈利潤8.40億元
- 2023-04-19方大炭素一季度安全生產實現“七個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