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 鵬 韓 昱
見習記者 毛藝融
作為市場微觀主體,導游、快遞員、外貿從業者等一線人員是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親歷者,其對經濟運轉情況也更為敏感。《證券日報》記者在“五一”假期專門采訪了相關人員。
各方誠意滿滿
迎接文旅市場復蘇
今年以來,文旅市場強勢回暖,“五一”假期到來,更是把出行游玩推向新一輪高潮。
4月30日上午10時,《證券日報》記者來到承德避暑山莊,看到現場已無空閑導游。在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日在職的約500位導游九點左右就已經全部派出等首批導游返回方可繼續提供服務。”
在記者等待的半個小時內,等候人群不斷擴大。“搶”導游成了常態,甚至游客間自發組織起“拼”導游。
一位姜姓導游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自4月28日以來,這里游客數量明顯增長,雖然旺季還未正式到來,但“五一”期間到訪游客已達近年來峰值。“避暑山莊早上七點正式對外開放,我們六點半就開始準備,從早忙到晚,直至送走最后一批游客。”姜導告訴記者,他隨身攜帶的一包餅干便是全天餐食,中午簡單吃一口就要繼續帶客,這幾天平均每天都要帶4批至5批客人。
記者了解到,為了盡可能提高服務效率,滿足游客需求,部分導游縮短甚至犧牲休息時間,全天在崗。可見,在“搶”“拼”之間,各方滿滿的誠意,有序應對文旅市場回暖。
景區內安排了便衣監管人員,負責監督導游。姜導告訴記者,公司對在崗導游有諸多管理要求,包括帶客期間不允許吃東西、全程監控游玩路線等。同時,為了更好地提升游客滿意度,增加游玩趣味,景區在“五一”期間,首次開放“滄浪宇”景區,以及重開“夢回避暑山莊”演出等。
為了更好應對“五一”期間游客激增,化解交通擁堵問題,承德市作出兩項“誠意”安排。一是承德市雙橋區開放臨近景區周邊的15所學校操場作為停車場,免費提供近900個車位給予外地游客停車方便。各路段在醒目位置設置文字標識,校內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管理。二是為了緩解避暑山莊景區周邊道路交通擁堵現象,特在4月29日至5月3日期間,每天早7時至晚19時,對相關路段進行調控,增添道路兩側作為臨時停車區域,建議過往車輛繞行等。
“誠意”似乎成為今年文旅市場的主題,在此氛圍下,對市場各主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看來,首先,執法部門要繼續加強執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細心呵護來之不易的文旅市場熱潮;其次,景區經營者應抓緊開發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提升消費者體驗感。
快遞暢通循環
持續推動消費回暖
卸貨、分揀、裝車……“五一”假期第一天早上五點半,位于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紅旗東街的快遞員杜波已經開始一天的工作。
“基本上全年無休,‘五一’期間快遞量還是比較大的,平時一天有600單左右,目前每天能到700單至800單。很多人在出去旅游的同時,會把行李提前寄出,也會把景區特產等寄回來。”杜波稱。
“五一”期間,快遞+文旅已經成為新的消費場景。多家快遞企業通過發揮寄遞業務優勢,主動融入旅游業發展,為景區游客提供旅游紀念品、當地特產、行李寄遞等多項服務,探索“快遞+旅游”行業融合發展新路徑。
例如,“五一”期間,順豐快遞在主要城市與當地景區、商業街、網紅店、旅游出行、地域特產、紀念品、酒店等線下商家展開合作,幫助商家“好物”出圈,通過放置“順豐包郵”提醒,直接“即買即寄”方便出行游客輕松寄件。
游客尚女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景點買了紀念品和特產,直接在當地給親朋好友寄回去了,這樣比較方便,省得回去時候大包小包。”
“我們主要是OEM代工廠模式,同時也有自己的直營電商店鋪。節前客戶提前備了很多訂單,也跟快遞公司合作,每天快遞公司派車專門接走打包好的訂單。”廣州市花都區某化妝品工廠的副總經理周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五一”期間,郵政快遞暢通循環作用得到發揮,為推動中國消費回暖注入持續動力。一方面,消費需求集中釋放,帶動了快遞業務量高速增長。另一方面,“五一”假期旅游業的需求釋放,也推動快遞業務量持續攀升。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數據顯示,“五一”假期首日,貴州省60家重點監測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67.05萬人次;攜程統計數據顯示,“五一”假期首日,福建省總訂單量同比增長905%,比2019年增長138%。首日酒店訂單量同比增長289%,景區門票同比增長1098%。
事實上,在假期來臨之前,快遞物流業迎來政策支持。4月2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5月1日至年底,對符合條件的快遞收派收入免征增值稅。盡快推出1000億元再貸款支持物流倉儲等企業融資。
此外,為了做好“五一”假期寄遞服務保障工作,國家郵政局節前下發通知,切實做好“五一”假期期間郵政快遞業安全生產和服務保障工作,為人民群眾營造節日期間良好寄遞服務環境;交通運輸部節前印發通知,部署做好2023年“五一”假期期間交通運輸服務保障和安全生產工作,以更好應對假期期間旺盛的旅游、探親等出行需求和密集的能源、民生等物資運輸活動。
展會經濟與假日疊加
支持外貿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在“一次見面勝過千封郵件”的氛圍下,我國線下展會持續快速復蘇,“參展”順勢成為外貿人的必談話題。據商務部統計,一季度我國境內專業展館舉辦的展覽活動共計540場,同比增長3.3倍,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大健康、食品類題材展會增長迅速。
“五一”期間,第133屆廣交會第三期如期而至。5月3日下午4時,《證券日報》記者從廣交會官網上看到,有40多家參展企業正在進行連線展示。在一家經營手袋的公司,工作人員正用英語流利地介紹產品。“五一”假期期間,該公司進行了9場產品展示。
而在剛剛結束的第一期、第二期活動中,進館人次(截至閉幕當天閉館)分別超126萬、81萬,出口成交額分別超128億美元、45億美元。廣交會的火熱盛況,再次折射出我國線下展會加速恢復趨勢。
作為外貿公司,寧波優慕霖進出口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吳泇蓉是廣交會的“老朋友”,剛剛參加完第133屆廣交會二期。她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今年的廣交會人流量非常多,是她之前所參加過的所有的廣交會中最多的一次,但更多的是國內客戶,國外客戶數量并不多,“像我的客戶中,有兩位一期的時候就到了,二期的時候臨時有事就提前回國了。”
“五一”期間,吳泇蓉也沒閑著。她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在與同行的溝通中了解到,參加這期廣交會的國外客戶,不少都是屬于常駐中國的,“我認識的好幾位國外客戶就常駐寧波。”
不過,吳泇蓉在與老客戶的溝通中了解到,很多客戶都表示10月份會來參加廣交會。“估計10月份的廣交會客戶應該會更多一些。”
“事實上,每個客戶對產品的需求都不一樣,參加哪一期的都有。”吳泇蓉解釋說,“我剛剛還收到法國客戶的信息,說參加了三期,問我們在哪里,要來參觀。”
從參加廣交會的效果來看,吳泇蓉介紹,俄羅斯、法國的客戶都有購買欲,但總的來看,都處在報價階段。
在線下線上、國內國外忙參展的同時,外貿人也喜獲政策“大禮包”。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從五個方面提出了18條政策舉措,其中提出,“推動國內線下展會全面恢復”“進一步加大對外貿企業參加各類境外展會的支持力度”。
“我國已出臺的一系列穩外貿政策,如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鼓勵外貿新業態發展等,有望在未來逐步顯現出效果,進一步提振外貿企業的信心和預期。”商務部研究員電商所副研究員洪勇表示。
在各方多措并舉的大力支持下,一季度外貿交出一份優異的成績單。據海關統計,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4.8%,實現“開門穩”。而從地方數據看,31個省區市當中,有24個省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速為正增長,17個省份跑贏全國平均增速,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外貿總額超萬億元。此外,中西部地區表現搶眼,外貿呈現出新格局,一季度,中西部地區實現進出口1.84萬億元,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了18.6%,對全國進出口增長貢獻率達45.8%。
“在政策端持續發力下,預計我國下半年的外貿仍然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副教授陳建偉認為,尤其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比重將有所上升。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預計,在政策端發力支持下,我國重點
產品進出口規模將趨穩,而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外貿新業態,以新能源汽車等機電及高新技術產品為代表的外貿新動能將持續聚變。
- 2023-04-24數字產業協同發展
- 2023-04-23市場監管總局:去年“鐵拳”行動辦案20.6萬件 今年重點打擊8類違法行為
- 2023-04-17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
- 2023-04-17證監會印發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