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甘州區上秦鎮李家灣村推行“抓黨建、聚人才、拓渠道、聯黨群、優服務”五步工作法,創新實行集體經濟公司化管理模式,積極推動綠色蔬菜產業鏈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村集體經濟發展道路。
抓黨建強“內力”,夯實產業根基“橋頭堡”。不斷深化“先鋒儲績+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通過健全“黨組織-網格(村民小組)-黨小組(黨支部)-黨員聯系戶”的組織體系,將“先鋒儲績”與黨員設崗定責有效融合,形成“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的工作格局,推動黨員主動履行義務,積極創先爭優。深入推進村“兩委”班子成員綜合考核量化管理,把抓黨建促鄉村治理納入基層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重要內容,以每周“三抓三促”行動專題培訓班為重要契機,開展村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促鄉村治理專題研討,倒逼工作任務不僅能落地,而且要落實,持續提振村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
聚人才強隊伍,選優鄉村治理“主力軍”。從各社致富能手、返鄉創業人員、退伍軍人等優秀群體中,大膽選用懂經營、善管理的“能人”加入村兩委班子,充分發揮其“頭雁”效應,有效動員群眾,增強上下一心、群策群力抓鄉村治理的決心。組織村“兩委”干部和黨員積極參加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班,用好甘肅黨建信息化平臺,以正在開展的“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拓寬干部思路視野、提升綜合能力素質,推動村社干部、黨員中心戶下沉鄉村治理一線,形成“村社干部引路、黨員能人帶路、群眾參與鋪路”的良好局面,營造出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濃厚氛圍。

拓渠道創模式,激活集體經濟“動力源”。深入推進“三變三化”工作,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融合發展新路徑,大力推廣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的黨建模式,創新采用“黨支部+合作社+集體經濟公司+基地+農戶”的聯結方式,依托李家灣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全資集體公司,以“反租倒包”的方式,流轉土地4000畝,因地制宜發展精品露地蔬菜產業,建成蔬菜保鮮恒溫庫及制冰車間,打造集中連片產業化示范基地,公司通過固定資產出租、流轉土地管理、勞務輸轉分紅等方式獲得收益,著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聯黨群聚“合力”,打好致富增收“組合拳”。將黨建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黨建活力轉化為發展活力,按照地域相連、產業趨同、抱團發展的原則以黨組織為紐帶,聯合周邊付家寨村、安里閘村、下秦村、八里堡村成立甘州區上秦鎮李家灣綠色蔬菜產業鏈片區黨委。片區黨委通過“集群式”“鏈條式”“捆綁式”發展,促進各聯建村資源、要素、服務的優化配置。依托片區布局、設施建設、品質提升等舉措,提高蔬菜產品標準化、市場化、商品化水準,把黨的組織優勢體現到產業發展中,有效破解村集體經濟收入渠道單一等問題,促進聯建村由“單打獨斗”向“聯合共進”轉變,打造村集體、企業、農戶“三贏共富”新格局。
優服務樹新風,啟動黨群服務“強引擎”。高標準打造黨群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貼心服務,深入推廣“智慧政務”系統和“甘快辦”平臺,形成了智慧化、一體化、信息化網格管理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鄉村政務服務事項線上線下辦理能力,不斷提升為民服務質量和辦結效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民事直說群眾“茶話室”,充分發揮民事直說聯絡員、宣傳員、排查員、組織員、服務員、調解員“六員”作用,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堅持常態走訪投訴舉報必訪、困難家庭必訪、特殊群體必訪、危重病人家庭必訪,老黨員老干部必訪,確保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需求不疏漏;全面推行以“四議兩公開一審核”為主要內容的“421”工作法,細化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推動黨務、村務、財務定期公開,引導村民積極參與村級管理,為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做好服務保障。
- 2023-05-31肅南稅務:“愛心媽媽”暖童心 結對幫扶顯真情
- 2023-05-31甘肅居民供用電合同“網上國網”簽署更便捷
- 2023-05-31武威市直文體廣電旅游系統全體干部職工學習全省文化旅游發展大會會議精神
- 2023-05-31喜報!蘭州元山330千伏變電站工程獲2023年度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