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省內經濟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推進節水型高校建設邁上新臺階

23-05-31 15:12 來源:中國甘肅網 編輯:田洋

  今年來,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以“抓效能促發展”為目標,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2022年均用水量33.5萬噸,人均年用水量19.98噸,僅為北方高校人均用水定額先進值35噸的57%,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

  用好科技這個關鍵,在技術節水上下功夫

  實施設施技術化改造。采用“基礎系統+聚合服務+融合應用+移動物聯”建設模式,建成能源資源監管平臺和能耗計量監測系統,對供水設備和管網及用水量進行實時監測,為校園節水、節電、安全用能提供有力支持。堅持以設備更新為抓手,對全校用水器具進行改造,推廣使用紅外感應式潔廁器、起泡型節水龍頭等為代表的節水器具;建成校園一卡通系統,學生飲用水、洗浴用水、洗衣用水等付費環節均通過校園卡完成,有效改善水浪費問題。

  實施產學研深度融合。發揮高校科研優勢,自主開展節水技術、產品研發及應用。學校設有水利工程學院、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產教融合研究院,開設水利類專業4個,3項水資源節約科研成果榮獲甘肅省水利科技進步一等獎。針對學校山地面積廣,綠化用水耗費大的現狀,與甘肅大禹節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山地造林及綠化節水灌溉試驗基地,產學研一體化開展節水灌溉新技術和新設備的研發工作。學校后山大規模采用以滴管為代表的先進灌溉技術,并對邊坡進行階梯式改造,有效提升了綠化用水效益和山體蓄水能力。如今后山郁郁蔥蔥、生機勃勃,與周邊山體迥異不同,成為師生美麗的后花園。

  把握習慣這個根本,在自覺節水上下功夫

  培育校園節水文化。將節水教育、節水宣傳和節水實踐三方面相互融合,推動校園節水文化建設。以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方氣、一升油、一粒米、一張紙、一顆釘,用好一縷光、關好一扇窗、種好一棵樹等“十個一”節能宣傳教育活動為抓手,通過講座、海報、官網、微信、主題班會、社團活動、“三下鄉”實踐活動等方式開展節水宣傳,把節約理念融入到校園文化,納入到校風建設,提升到愛國層面,持續增強師生節約意識,營造親水、惜水、潔水的良好氛圍。

  開展社會節水宣教。充分發揮學校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甘肅省科普教育基地的優勢,每年在“世界水日、世界氣象日、世界地球日、中國植樹節、中國水周”等重要時間節點,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面向各類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中小學校開展科普知識宣傳月、青少年夏令營、節水護水志愿宣講等活動,為在社會中形成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節能降耗等風尚作出積極努力。

   強化機制這個保障,在管理節水上下功夫

  健全組織領導機制。為加強對全校節水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教學單位和相關行政處室負責人為組員的節水型高校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節水管理工作和長期規劃,落實各項責任和任務;將節水工作連續列入“十三五”“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要點,制定《節水型高校創建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實施舉措,印發一系列有關節水工作的制度辦法,為各方面各領域節水工作提供基本遵循。

  實施指標化管理體系。為加強對工作成效的檢驗和考評,充分利用年度部門目標任務考核管理工作制度,在相關部門的年度目標任務書中設定專門分值,年末數據核算后視情予以加分激勵或扣分懲戒,變“軟要求”為“硬杠杠”,有效增強了職能部門和領導干部推動節水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先后榮獲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省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全省節水型高校等榮譽。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