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國內財經

局地突遭“爛場雨”,麥收如何雨中“搶”糧

23-06-02 08:25 來源:人民網 編輯:田洋

  當前,全國小麥陸續進入集中收獲期。5月下旬,北方冬麥區出現大范圍持續降雨天氣過程,局地出現短時強降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部分地區發生“爛場雨”,導致局部麥田倒伏或被淹、部分成熟小麥發芽霉變。

  如何搶時抓好小麥搶收和烘干晾曬?下一步要采取哪些舉措科學應對?記者5月31日采訪了農業專家。

  當前麥收進展如何?

  農業農村部小麥機收進度顯示,截至5月31日17時,全國已收獲小麥面積4300多萬畝,四川、湖北麥收已進入收尾階段,安徽麥收進度一成半,河南、江蘇進度過一成。

  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劉錄祥介紹,當前全國小麥從南到北逐步進入收獲期,預計一周后將進入收獲高峰期。近期河南南部地區降雨持續時間較長,造成駐馬店、南陽、信陽等地小麥收獲延遲。

  在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大林鎮一家名為民鑫糧業的糧食烘干點,機器轟鳴,4臺烘干機開足馬力,24小時連續作業,烘干剛收獲、水分較大的小麥。

  大林鎮鎮長皮運紅介紹,全鎮有12.1萬畝小麥,現已收獲三成左右。目前,已摸排全鎮的收割機需求,并已調度到位560臺收割機,分布在全鎮17個行政村,履帶式收割機已進田作業。“預計再有三四天時間,能完成全鎮收割任務。”皮運紅說。

  應對雨情抓好一個“搶”字

  麥熟一晌,貴在爭搶。

  農業農村部5月30日再次部署安排“三夏”生產工作,對及時搶排田間積水、科學調度機械搶收、抓好小麥烘干晾曬、做好發芽霉變小麥處置等四方面進行了全面部署。

  其中,要求加強排查處置,對發現麥粒萌動發芽的小麥田塊,幫助農民及時收獲、烘干晾曬,組織糧食收購企業根據發芽程度分類收購,防止出現賣難情況;對發生霉變的小麥,要妥善處置后,根據實際用作工業等用途,避免直接流入口糧市場。對小麥繁種田,要登記品種、面積、農戶,確保種子質量安全,堅決防止不合格種子流入市場,給秋播小麥生產造成安全隱患。

  目前,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中國農科院小麥產業團等組織專家趕赴麥收一線,與地方部門共同積極應對。

  一方面,抓住有利天氣間隙搶收,能收盡收。隨時關注天氣預報,集中力量盡快組織協調區域內履帶式收割機及運輸、倉儲等保障措施,抓住有利的晴天窗口期,盡快組織全力搶收。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烘干倉儲設備,能儲盡儲。積極動員有烘干及倉儲條件的收儲機構、新型經營主體或種植大戶,利用全部烘干設備,加大收儲力度。快速增建簡易風干倉等有效應急設施,配套烘干塔,降低霉變風險。

  “當前,要突出一個‘搶’字,搶機收、搶烘干、搶晾曬。”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對記者表示,一場雨過后,小麥成熟期會集中,要充分利用農機智能化調度平臺,科學有序精準調度收獲機械。

  郭天財說,農技人員要深入一線,為農民搶收搶種做好技術指導。麥收后,要充分利用當前土壤墑情適宜的有利時機,種足種好秋收作物,努力實現以秋補夏,確保全年糧食產能穩定。

  下一步如何保種穩生產?

  穩住糧食生產,保種尤為關鍵。

  劉錄祥表示,要優先保障種子田收獲烘干,確保秋播用種。穗發芽風險區域優先協調和保障小麥繁種田的收割和烘干機械,盡最大可能降低對秋播用種的影響;對已經受“爛場雨”影響導致穗發芽較重的地區,政府部門盡早與相近生態區協調種源,確保秋播用種。

  “對于種子田,除了常規的去雜去劣,保證種子純度外,還要特別注意選沒有穗發芽、沒有霉變的籽粒,并及時晾干,確保種子的發芽率,保證種子質量,為秋播備好良種。”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研究員趙廣才說。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未來10天夏收區域主要集中在黃淮、西北地區東南部和華北南部等地,整體來看大部地區天氣以晴到多云為主,對小麥及時收獲晾曬較為有利。但陜西南部在6月上旬還是多降雨天氣,小麥成熟地區要注意抓住降雨間歇搶收搶曬。

  “目前河南連陰雨天氣過程已基本結束。今年的小麥收獲期與常年相似,遭遇‘爛場雨’的地區,收獲時間會略有推遲,如果天氣一旦放晴,麥農會抓緊時間搶收,預計小麥總體收獲的結束時間會與常年接近。”趙廣才說。

  劉錄祥等專家建議,在多措并舉降低陰雨天氣對夏收影響的同時,下一步應逐步完善農業保險及補貼政策,穩定種糧積極性。春季小麥價格持續走低,疊加持續降雨不利因素影響,可能影響農戶后續生產積極性。建議拓展農業生產險種,拓寬保險覆蓋及服務范圍,降低農戶生產風險,穩定農戶種糧積極性。

  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