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聚焦高頻難點問題、民生重點工作,啃下了一批“難啃的硬骨頭”。
解民憂 優化服務解決群眾難題
初夏的張掖甘州區靖平村依山傍水、風光靈秀,作為省級鄉村建設示范村,靖平村近兩年正經歷著翻天覆地的新變化,“村網共建”模式下的供電服務新體系更是為美麗鄉村助力賦能,數字化服務在這里蓬勃興起。
“今年以來,我們積極探索‘村網共建’服務新模式,充分發揮‘村網共建’電力便民服務示范點作用,向上融合客戶用電、助力鄉村振興、產品代銷等服務,向下植入供電服務、用電政策、智慧辦電等服務,著力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村網共建’數字化服務體系。”談及“村網共建”供電服務新模式的延伸效應,張掖供電公司營銷部負責人具有清晰明朗的定位認知。
“村網共建”是解決農村供電服務最后一百米問題的重要舉措,也是打造卓越供電服務體系的重要抓手。自推進該項工作以來,該公司融合“五心”文化,建成“村網共建”電力便民服務點2672個,將供電服務網絡進一步延伸至村社,形成了“一點一特色”的甘肅供電服務新模式。在抓牢民生用電保障的同時,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目的,完成全省80.26萬戶“兩保戶”免費用電惠民資金補貼2294.74萬元,聚焦產業幫扶,為全省定點幫扶村捐贈資金855萬元,針對鄉村規模化種植養殖等用電服務遴選鄉村電氣化項目129個,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走出了“電力實踐”的新路子。
紓企困 主動靠前解決企業難題
“我們昨天剛打電話咨詢了項目三批次用電報裝相關問題,你們今天就過來給我們現場指導,真是太及時了,感謝你們啊。”近日,蘭州國際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購中心項目用電聯系人王帥迪,對上門服務的“紅馬甲”們連連道謝。
從個體私營到小微企業,再到大中型企業,該公司面臨的各類主體需求各有側重,面臨的困難也不盡相同。該公司積極對接不同企業用電需求,廣泛傾聽市場主體意見建議,把一件件好事、一樁樁實事辦到客戶心坎上。
為點對點、實打實幫助企業紓困解難,該公司推出“重大項目掛牌督辦、咨詢項目跟蹤服務、1+N工作團隊服務”機制,通過實行“項目長”負責制,協助客戶徹底解決辦電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同時,針對大型工業用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保民生工程等省市年度重點建設項目,建立常態化政企聯建共建機制,深入開展“送服務、解難題、促發展”客戶大走訪活動,累計走訪政府部門1968家、企業3096家,解決客戶用電訴求及安全隱患問題1461項。鞏固提升“三零”“三省”服務,累計節約客戶辦電成本1.32億元。一季度,推動格瑞芬、騰達西鐵、河西硅業等68個省市重點項目投運、復產或增產,有效發揮了甘肅電力在穩經濟、促發展、強信心中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
聚人心 組織發力解決職工難題
為真正把服務“觸角”延伸到基層“末梢”,該公司弘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光榮傳統,在強組織、重合力上下功夫,通過黨建引領凝聚各方力量,建強黨組織堅強堡壘,搭建暖心“光明驛站”,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增加民生福祉、解決職工難題的能力。
定西渭源元古堆村自古以來,便有著“苦脊甲于天下”的說法,隨著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不斷深入,元古堆村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示范村被更多人所知,實現了從“爛泥溝”到“美麗村”的華麗轉變。為適應經濟所需、服務所需,該公司堅持黨建引領,在元古堆村試點建成了首家位于地廣人稀、負荷分散的鄉村“連心橋·光明驛站”,全力探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用”的現代供電服務和新型便民服務體系。而像這樣的驛站,不僅建在鄉村振興的示范點上,也建在革命老區的熱土上、高海拔的草原上,同時也建在重大工程的現場上。驛站以共產黨員服務隊為主體,通過開放式、主動式服務,強化學習實踐、聯建共建、科技攻關、援助補給、先鋒模范、價值傳播六大陣地功能,全面開展個性化電力服務及志愿服務,使“光明驛站”成為黨建引領服務的電力新名片。
聚焦職工暖心工程,對照職工期待找差距、找不足,該公司以改善員工辦公條件為目標,申請新建“高原氧吧”8座、改造升級5座,按需建設升級母嬰休息室、職工子女愛心托管班,用心用情為職工辦實事。以發揮“頭雁”作用為抓手,落實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豐富“有困難找組織”載體,在基層單位廣泛開展“書記進班組下現場”活動,開設“書記接待日”,書記帶頭將辦公地點搬到基層一線、工程現場,通過談心談話、交流座談、心理疏導等方式,面對面解難題、心連心搞服務。
群眾事無小事,事事連民心。目前,該公司正加緊謀劃一批民生實事、解決一批民生難題,通過細化任務清單,推進重點項目,以不見成效不收兵的狀態,在辦實事、解民憂上下足實功夫、硬功夫,不斷刷新民生“幸福新高地”。(辛慧 董倩 王春蕓)
- 2023-06-05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強化監督職責 提升工作質效
- 2023-06-05外國留學生廣西體驗非遺之美
- 2023-06-05迎接世界環境日
- 2023-06-05繁忙的夏日鹽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