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敦煌市持續深化鄉風文明建設,樹新規、易舊俗、育新風,營造了向上向善向美的強大社會氛圍,將人心聚攏在鄉間田野,用鄉風文明勾畫出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心圓,一幕幕文明鄉風助推鄉村振興的優美畫卷正徐徐展開……
強化理論武裝,推動創新理論入頭腦。組建市委宣講團,深入各鎮、各單位開展理論宣講活動3000余場次,受眾10.06萬余人次。采取民情懇談會、“板凳課堂”“院落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載體,積極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讓黨的好聲音傳得更開、更廣、更深入。積極招募180余名退休干部、五老人員、在職黨員干部等志愿者組成52支特色宣講小分隊深入各村鎮開展形勢政策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進田間、進家門。把“講理論”和“講故事”結合起來,把“普通話”和“地方話”結合起來,讓農民群眾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正能量”的熏陶,農村黨員群眾“永遠跟黨走”的思想根基進一步夯實,攻堅克難、引領發展的能力不斷提升。
推進移風易俗,傳遞新風新俗正能量。對婚喪禮金、宴席桌數等制定“限高”具體量化標準,提倡婚嫁零彩禮,倡導建立家庭創業、育兒“幸福基金”。深化“治理高價彩禮推進移風易俗”專項行動,抓住黨員干部“關鍵少數”,簽訂婚喪事宜報備承諾書2000余份。充分發揮“一約四會”等群眾組織作用,將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親敬老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組織舉辦“抵制高價彩禮,推進移風易俗”千人簽名等實踐活動,廣泛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和“婚育新風進萬家”等文明實踐活動1300余場次,涵育良好家德家風。通過鄉村大喇叭、舉辦專題講座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普及移風易俗新風尚、新理念;利用“文明敦煌”公眾號等媒體平臺轉載刊播移風易俗公益廣告、典型做法等內容2.1萬余條,開展有獎競答活動2期,引導市民群眾轉變婚俗觀念、改革陳舊婚俗,不斷匯聚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正能量。
深化文明創建,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持續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等創建行動,截至目前,全市共創建全國文明村鎮2個、省級文明村鎮16個、酒泉市級文明村鎮18個,培樹酒泉市級文明家庭11戶,各級文明村鎮創建率達到96.83%。大力弘揚“莫高精神”,積極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五星級文明戶”等先進典型推薦評選活動。依托“甘肅好人”文明實踐品牌工作室、道德講堂等陣地,深入文明村鎮、文明單位開展道德模范事跡巡講300余場次,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利用公示公開欄、道德“紅黑榜”等陣地,深入開展身邊好人、凡人善舉、文明素質和社會公德宣傳教育引導,大力營造人人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氛圍。
厚植文化底蘊,引領文明和諧新風尚。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扎實開展“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1000余場次。提升“百草園”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水平,推動農家書屋提質增效,目前,全市共有農家書屋66家,出版物總量為10.3萬余冊,實現了農家書屋鎮、村及農村幼兒園全覆蓋。充分運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等農村文化資源,有效提升市、鎮、村三級公共文化共建共享服務功能,提高文化資源利用率。大力弘揚敦煌文化,持續打造“書香敦煌”品牌,廣泛開展主題性和常態化閱讀活動,組織社會鄉賢和文化熱心人士等農家書屋志愿者,開展送圖書、送文化、送科技活動100余場次。邀請非遺傳承人開展敦煌刻畫、敦煌剪紙等手工藝的培訓制作16場次,不斷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聚力文明實踐,激活鄉村振興新動力。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用好甘肅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全覆蓋建成了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9個鎮實踐所、66個村(社區)實踐站、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和244個志愿服務站的文明實踐貫通聯動網絡,不斷延伸文明實踐陣地觸角。建立了“1+24+N”的志愿服務網絡,注冊志愿服務隊136支,志愿者29516人。按照“月月有計劃、周周有安排、日日有活動”的要求,聚焦“講、評、幫、樂、慶”五種形式,深入開展幫扶救助、理論宣講、環境整治、文明勸導、移風易俗等志愿服務活動1萬余場次,惠及群眾12萬余人次,通過志愿服務有效營造了文明和諧的鄉村氛圍。
- 2023-06-08突破核心技術、打破國外壟斷,船舶工業攀上又一高峰 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出塢(經濟聚焦)
- 2023-06-08RCEP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 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注入強勁動力(經濟新方位)
- 2023-06-07郵儲銀行漳縣支行:“創業擔保貸款”助力創業者點亮“致富路”
- 2023-06-07郵儲銀行隴南市分行反詐宣傳助力平安高考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