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張振國
在華銳藏族民歌里聆聽武威的美,跟隨非遺,邂逅武威。華銳藏族民歌是流傳在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及周邊的一種藏族民歌形式,盛行在各種集慶宴會和多重性質的生活場合,是華銳藏族傳統文化的突出表現形式。

在敦煌文獻資料的藏文殘卷中,古代藏族的語言交流就有用民歌作為表達方式的習慣。到了公元11世紀“勒”體民歌作為安多藏區群眾最為喜愛的民歌形式之一逐步繁衍開來,而華銳藏族又作為安多藏族的一支,繼承并發揚了“勒”體民歌的形式和內涵,并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具地方特色的新的多重民歌形式。2008年6月,華銳藏族民歌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屬傳統音樂類項目。
華銳藏族民歌的歌唱內容包羅萬象,已成為包容文學、音樂、舞蹈、說唱乃至民族認同、宗教信仰等各種文化成分和文化形態的同義詞。內容涉及到宗教文化、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社會生產及思想感情等方方面面,也有言及婚姻愛情生活,以及濃厚神話色彩的特點,更具有廣泛的文化身份認同的意義。
華銳藏族民歌具有體系完整的歌唱框架,其節奏、旋律、調式及結構復雜龐大,包括獨唱、對唱、齊唱、載歌載舞及問答式等多種演唱形式。在基本框架下的自由放任是華銳藏族民歌的獨特之處,各歌唱套路間的不斷更替又是它旗幟鮮明的表達方式。在詞曲上既有意味深長的精湛表達,又有短促精煉的明快節奏,更派生出瞬息萬變的辭賦更替。

華銳藏族民歌具有種類豐富的歌唱門類,主要包括敘事曲、情歌、哭嫁歌、諷喻歌、勸解曲、詼諧歌、迎賓曲、歌舞曲、贊歌、酒歌、問答曲、報恩歌、吉祥祝福歌、擠奶歌、兒歌、瑪尼歌、送亡歌等。(圖片提供: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
- 2023-06-09蘭州高新區“新時代好少年”講甘肅故事演講比賽圓滿結束
- 2023-06-09國網甘肅電網建設事業部推進輸變電工程建設安全工作
- 2023-06-09國網甘肅電力牽頭推進《環保水保典型設計庫》研究工作
- 2023-06-09郵儲銀行張掖市分行:“極速貸”破解農戶融資難題 護航產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