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特別是甘肅省聯社新一屆黨委以來,指導各行社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企業文化建設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可持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深入挖掘經營理念、管理理念、核心價值觀等企業文化內涵,豐富和發展了“大信為農、相合共生”核心價值理念,構筑以人為本的“家園文化”,“真關愛”“穿草鞋”“沾泥土”“紅馬甲”“土專家”等文化元素,已成為甘肅農信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張張靚麗的名片,逐步得到了廣大員工的認同和實踐。
甘肅農信企業文化建設的經驗彌足珍貴
管理文化與時俱進。甘肅省聯社成立以來,充分發揮“小法人+大平臺”優勢,認真履行管理、指導、協調、服務職能,始終把管理文化、信貸文化、行為文化、廉潔文化寓于經營管理之中,先后制定了《甘肅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員工行為準則》,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吃苦耐勞、銳意進取、甘于奉獻的“背包銀行”精神和嚴謹務實、照章辦事、規范操作的“三鐵”精神,堅持以提高效益為中心,不斷增強市場意識和客戶意識,正確處理好規模與速度、質量與效益、發展與風險、改革與創新、管理與服務的關系,不斷完善“黨建統領、合規經營、創新驅動、穩健發展”的管理理念。2021年12月提出的“強黨建、促發展、化風險、嚴整改、抓合規、增效益、真關愛”的21字工作總要求逐步深入人心,以“甘肅農信是我家、我為農信添光彩”為主題的“家園文化”建設不斷加快,網點標準化建設積極推進,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齊頭并進,相得益彰。
核心價值理念領先。“天地相合,以降甘露。”甘肅農信總結提煉出了“大信為農、相合共生”的企業核心價值理念。始終以至高之信用、最誠信之道,以農為本、為農服務,構建起了堅固的休戚與共、同生共榮的“三農”發展共同體。
市場定位回歸本源。近年來,甘肅農信持續修復政治生態和經營生態,回歸本源,不忘初心,堅守服務“三農”、服務小微、服務縣域的市場定位,大力踐行普惠金融,傾力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成為名副其實的農村金融主力軍、鄉村振興排頭兵、普惠金融主辦行。實踐經驗和教訓證明,服務“三農”是農信社的不變初心,服務小微是農信社的永恒使命,服務縣域是農信社的經濟本源。
品牌文化特色鮮明。甘肅農信行徽標識主體為圓形,由“甘”“肅”兩字漢語拼音字頭“G”“S”變形生成的圓形方孔錢和飄帶組成,古錢幣造型突出金融行業特征,飄帶造型象征敦煌飛天揮舞的長袖,是甘肅歷史文化的典型符號。堅持統一品牌標識、統一對外形象、統一廣告宣傳的“三統一”原則,規范甘肅農信企業理念識別、視覺識別、環境識別和營業網點裝飾裝修標準,推動營業網點規范化、標準化、智能化建設。并將“飛天”系列品牌的建設貫穿于業務經營各方面,研發了一些符合農信企業文化品質和客戶體驗度良好、具有比較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金融產品,諸如,“飛天信用卡”“飛天E交費”“飛天E生活”等系列產品,網絡金融吉祥物“飛飛”對外發布,提升了甘肅農信“飛天”品牌影響力。
信貸文化春色滿園。甘肅農信全力打造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特色品牌,做好婦女創業貸款、脫貧人口小額貸款等信貸服務,打出了一個又一個響當當的“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優”“小而融”的“六通(隴藥通、匯商通、民貿通、卡貸通、隴菜通、互助通)”“六寶(金薯寶、金果寶、金種寶、旺畜寶、大眾創業寶、建筑寶)”“富民產業貸”“脫貧助力貸”“鄉村振興貸”等系列信貸產品,擦亮了“飛天”特色品牌。2020年4月,甘肅省聯社出臺《信貸管理基本制度》等九項新制度,對沿用幾十年的信貸管理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2021年,創新推行“四個面對面”服務新模式。2022年推出的“興隴e貸”線上產品,開創了“第二銀行”的先河。2023年深入開展“千名金融助理幫萬村”、管理人員“站大堂”活動,推進整村授信、創建“信用工程”。各行社創新推出的煙商貸、園丁貸、工薪貸、天使貸等信貸產品,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信貸需求。
“家園文化”蔚然成風。甘肅省聯社新一屆黨委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從2022年開始,在全體員工中組織開展了愛社(行)愛崗主題活動,貫穿整個“十四五”期間,堅持“六條原則”,做到“六個結合”,積極推動以人為本的“家園文化”建設,倡導“員工熱愛行社、行社關愛員工”和“企業靠員工繁榮發展、員工靠企業實現價值”的新理念,年度實現“六個明顯轉變”,終極實現“員工受教育、管理上臺階、發展開新局”的奮斗目標。人民日報、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中國銀行業、中國農村金融雜志、甘肅日報等10多家媒體以《大信為農、相合共生——甘肅農信構筑“家園文化”》為題,進行了專題報道。平涼農商銀行發布了吉祥物“牛蠻蠻”,并建成了企業文化館,企業文化建設走在了甘肅農信前列。
合規文化不斷發展。甘肅省聯社按照“抓合規、增效益”的新要求,出臺《合規建設三年規劃》,開展合規宣講,加快推進“合規文化、合規組織、合規制度、合規風控、合規問責、合規科技”六大體系建設,選樹合規管理先進集體、合規標兵,將合規經營成效與干部提拔任用、績效考核、評先選優全面掛鉤。強化制度建設,堅持“制度先行、配套適應”原則,修訂《甘肅農信員工行為準則》,強化新業務新產品流程審查與評估,推動合規風險點與管控措施有效嵌入系統,融入流程。
職工文化豐富多彩。2009年10月,甘肅省聯社創辦《甘肅信合》雜志月刊,已編印160多期,曾榮獲“2015年全國農村金融十佳內刊”。定期組織舉辦大規模的全系統職工運動會、職工業務技能大賽等活動。“甘肅農信”微信公眾號榮獲全國農信系統最佳口碑獎。各行社堅持每年組織舉辦文藝匯演、讀書演講、知識競賽、征文比賽、職工運動會等活動,不斷豐富職工文化生活。涌現出了創作長篇小說《大地之子》的彭有權、榮獲全國總工會先進工作者的王艷、創作《農信之光》的雷興榮等優秀文藝人才,擴大了甘肅農信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甘肅農信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缺乏人本文化建設的系統性研究與創新。甘肅省聯社新一屆黨委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實“真關愛”要求,薪酬向基層一線傾斜、“五小”建設等管理資源向基層一線傾斜、管理人員站大堂向基層一線傾斜,最大限度激發廣大員工干事創業的精氣神。但是,近年來受內外部環境影響,甘肅農信政治生態、經營生態受到重創,企業文化建設弱化虛化,金融風險疊加,經營效益下滑,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員工的積極性,制約了甘肅農信的穩健發展,影響了甘肅農信的社會形象。
缺乏健全的制度文化建設支撐文化管理。甘肅省聯社雖建立了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績效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監督檢查機制、盡職免責機制等,但現有的一些制度難以支撐“以人為本”或“以奮斗者為本”的經營理念,尤其是價值分配體系、發展機會、干部提拔等人事管理制度不夠系統、不夠全面,尚未真正形成以業績說話、對結果負責的用人導向,基層行社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不夠強烈。
缺乏規范的行為文化建設引導以文化人。近年來,甘肅省聯社出臺了一系列內控管理新制度,完善了《員工行為守則》《員工行為負面清單》等辦法,但由于制度執行力不到位,導致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加之兩級法人體制所致,全系統缺乏規范的行為文化,尤其是鄉鎮網點優質文明服務、員工日常行為亟須規范。
缺乏配套的物質文化建設保障文化落地。甘肅農信塑造了企業品牌與形象設計,統一規范了logo、名稱、標識、網點形象、辦公用具、員工著裝等,但在品牌塑造、管理和推廣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品牌形象不統一,另一方面硬件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
實現甘肅農信文化興社遠景目標的對策建議
甘肅省聯社出臺的《甘肅農信“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堅持文化興社,教育引導廣大員工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大信為農、相合共生”的企業核心價值理念,努力構建以人為本的“家園文化”,持續開展愛社(行)愛崗主題活動,引導員工大力傳承和發揚“背包銀行”精神、“三鐵”精神,正確處理企業利益與個人利益關系,把“甘肅農信是我家,我為農信添光彩”作為人生價值的精神追求,積極投身發展、化險、改革的各項工作之中。
在2023年新年致辭中,省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王文永首次提出,鮮明樹立“知農愛農”的選人用人導向。要突出服務“三農”導向,把認同甘肅農信文化、認同“三農”服務本質,樂于“穿草鞋”、甘于“沾泥土”的優秀人才吸引到甘肅農信隊伍中來。這一新年致辭,豐富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內涵和外延,為甘肅農信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如何實現文化興社,筆者認為要以新CI經典理論為指導,以文化興社為目標,全面實施“1147系統工程”,奠定一個基礎(現實基礎)、堅持一個原則(單點突破+多趣傳播原則)、構建“四化”體系(內化于心丶外化于行、物化于境、固化于制),全力打造紅色銀行、綠色銀行、背包銀行、普惠金融、數字金融、伙伴銀行、滿意銀行“七個銀行”。
奠定一個基礎。所謂一個基礎,是指以文化現狀調研、團隊共識調研以及同行業文化大數據比對研究構成的360度調研為現實基礎。
堅持一個原則。企業文化建設的原則,核心就是專注和簡潔,即單點突破+多趣傳播原則。
構建“四化”體系。一是以文化思想為主體的“內化于心”,通過文化理念宣貫、案例故事征集、樹立標桿人物來實踐內化于心。二是以行動落實為主導的“外化于行”,通過系統學習培訓、互動體驗、標桿網點打造來實踐外化于行。三是以視覺傳達為主導的“物化于境”,通過設計紙質載體、物理載體、互動載體傳播來實踐物化于境。四是以制度建設為主導的“固化于制”,通過加強團隊建設、完善制度保障、落實年度規劃來實踐固化于制。
打造“七個銀行”。在黨建引領方面,牢記自身姓“黨”的政治屬性和姓“農”的生命屬性,自覺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全力打造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紅色銀行;在企業使命方面,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創建綠色信貸風控體系,著力綠色金融參與社會治理,實施組織、人員、產品、項目、貸款、科技、考核七個向服務“三農”傾斜,大力支持實體經濟,全力打造助力鄉村振興的綠色銀行;在企業精神方面,大力弘揚“大信為農、相合共生”的企業核心價值理念,擦亮“飛天”銀行卡等系列特色品牌,選派金融助理,推進整村授信,打造厚植隴原沃土、深耕“三農”大地的“背包銀行”;在服務理念方面,加快推進零售業務轉型,全力打造創業普惠、便捷普惠、陽光普惠的“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優”“小而特”的普惠金融;在發展理念方面,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業務、技術和數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普惠基因、“三農”血液的數字金融;在經營理念方面,樹立成本、效益、市場、競爭“四種意識”,弘揚“三鐵”精神,全力打造離農民最近、與農民最親、為農民服務最好的伙伴銀行;在管理理念方面,全面貫徹省農信聯社“21字”工作總要求,深入實施人才強社、創新驅動戰略,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邁向中國式現代化商業銀行“快車道”,全力打造客戶信賴、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讓政府部門、監管機構放心的滿意銀行。(范衛成)
- 2023-07-20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
- 2023-07-20年產箱包8億只,去年產值突破360億元,河北保定白溝—— 箱包產業走上轉型升級路(高質量發展在一線)
- 2023-07-20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 商務運行總體呈現恢復態勢(權威發布)
- 2023-07-20今年截至六月底 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已下達超九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