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國內財經

上半年用電量同比增長5%:經濟恢復勢頭向好 產業升級趨勢明顯

23-07-27 08:29 來源:人民網 編輯:田洋

  人民網北京7月26日電 (記者杜燕飛)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25日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4.3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量9.1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左右,其中下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至7%。

  “用電量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中電聯統計中心主任王益烜表示,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反映出上半年經濟總體恢復向好的勢頭。一、二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3.6%和6.4%,電力消費增速變化趨勢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變化趨勢總體一致。

  上半年用電數據折射出經濟恢復向好

  《報告》顯示,上半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第一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速達12.1%,用電量增速明顯高于增加值增速,反映出農業生產、鄉村產業各領域電氣化改造在持續推進。特別是畜牧業加快轉型升級建設,用電量持續快速增長,上半年用電量增速達到18.5%。

  制造業方面,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量增速領先。“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4.3%,用電量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6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上半年用電量同比增長8.1%,超過制造業整體增長水平3.8個百分點,反映出當前制造業產業轉型升級繼續推進。”王益烜說,部分新興產業用電量高速增長。比如,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6.7%、新能源車整車制造用電量同比增長50.7%、風能原動設備制造用電量同比增長34.7%。

  與此同時,消費也呈現穩步恢復的態勢。先看生產端,《報告》顯示,消費品制造業用電量增速從一季度的下降1.7%轉為二季度增長7.1%,上半年累計用電量增速回升至3.0%,反映出當前終端消費市場延續逐步恢復態勢。消費品制造業中,用電量同比正增長的子行業數量從一季度的3個上升至二季度的11個,上半年累計用電量正增長的子行業數量上升至9個。再看消費端,《報告》指出,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9.9%,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6.7個百分點,反映出當前服務業已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較快增長勢頭。分季度來看,一、二季度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4.1%和15.9%。

  王益烜認為,拉動二季度第三產業用電量快速增長的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去年二季度的低基數因素影響;二是今年以來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消除,服務業經濟呈穩步恢復態勢。其中,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用電形勢明顯改善,上半年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速超過10%,這些行業的用電量增速也均超過了10%。

  “綜合來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提高較多,國民經濟總體處于恢復向好勢頭。第一產業用電量持續快速增長,農業農村經濟活力較強;制造業用電形勢穩中有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趨勢明顯;服務業用電量較快增長,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形勢明顯改善。”王益烜說。

  綜合施策做好用電高峰期電力保供工作

  對于下半年電力供需情況,《報告》指出,綜合考慮宏觀經濟、夏季氣溫、上年基數等因素,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量9.1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左右,其中下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至7%。

  中電聯秘書長郝英杰表示,經濟恢復向好疊加夏季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到偏高,預計夏季全國最高用電負荷比去年增加8000萬千瓦至1億千瓦。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其中,華東、華中、南方區域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形勢偏緊,華北、東北、西北區域電力供需基本平衡。

  “電力供需形勢受電力供應和需求多方面因素交織疊加影響,給電力供需形勢帶來不確定性。近年來我國電力負荷‘冬夏’雙高峰特征日趨明顯。全國有10余個省級電網夏季降溫負荷占最高用電負荷比重超過40%,少數省份降溫負荷比重超過50%,氣溫對用電的影響越來越突出。”中電聯統計中心副主任蔣德斌表示,要從供需兩側協同發力,進一步挖潛,以保障用電高峰期的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為此,《報告》建議,要綜合施策做好用電高峰期電力保供工作,精細做好電力供需動態監測和分析預警,多措并舉提升電力供應保障能力,加強電力負荷管理,挖掘需求側資源;保障煤電企業健康發展以發揮煤電保供基礎作用,確保電力燃料的“量”“質”“價”;完善電價形成機制,合理疏導煤電成本。做好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電煤保供,加大對煤電企業紓困的政策支持力度;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科學合理提升新能源消納空間,完善新能源市場交易機制,科學推動新能源入市。推動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合理疏導輔助服務費用。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