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防汛救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防汛抗洪部署要求,全力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各項應急救援準備。8月14日,甘肅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在黃河蘭州段舉行“藍焰逐浪·2023”水域救援實戰化演練,這是我省首次在黃河激流水域開展的實戰化演練,也是首次新裝備、新技術、新戰法的全方位實戰應用。省委宣傳部、省應急管理廳等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領導及省消防救援總隊領導現場觀摩演練。

當前正值全省“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演練模擬強降雨導致黃河蘭州段水位上漲,部分群眾被困河心島,有人員落水漂流,急需救援。汛情就是命令,險情就是戰情,接到災情信息后,甘肅省消防救援總隊聞汛而動,立即啟動抗洪搶險救援預案,第一時間調集蘭州、天水、白銀、定西、臨夏、蘭州新區6個消防救援支隊的190名水域救援專業隊指戰員,攜帶橡皮艇、沖鋒舟、水面救援機器人、龍吸水大流量排澇消防車等水域救援專業裝備器材趕赴發生汛情的水域,搜救轉移群眾,一場與時間賽跑、與洪澇斗爭的戰斗就此打響。

演練現場,水陸空齊上陣,參演人員精神飽滿,高精尖裝備器材集中亮相。河面上,舟艇疾馳,救助被困者;橋梁上,救援人員構建繩索系統,實施攔截救援;空中,負重無人機向落水者精準拋投救生圈……演練科目突出防汛搶險實戰重點,分區域設置舟艇編隊行駛、水情偵察、便攜式水上(下)救生艇救援、無人機輔助救援、橫渡黃河救援、孤島救援、橋梁速降救援、水面攔截救援、城市內澇排澇等科目,各支隊參演救援力量迅速反應,綜合運用懸降救援、水面攔截救援、繩索橫渡救援等水域救援技戰術展開營救。
舟艇駕駛是水域救援最基礎的訓練科目,河面上20余艘沖鋒舟協同配合,呈三角形、“S”形、“V”字形、一字形型編隊變換行進,快速駛近救援區域。在水情偵察救人科目中,救援人員操作橡皮艇攜帶水下地形探測儀、聲吶生命探測儀和便攜式水上救生艇趕往事故水域,對水下環境進行探測,精準定位落水人員位置后,利用便攜式水上水下救生艇將被困群眾轉移上岸。
在落水群眾呼救水域,負重無人機第一時間掛載救生圈飛抵落水者上方,在落水者抓住救生圈后,救援隊員通過拖拽牽引繩索的方式,把遇險群眾營救到岸邊安全區域。在湍急的河流中,被稱作“會跑的救生圈”的水上救援機器人,可以有效操控200米距離,快速準確到達落水人員位置,利用其自身浮力和移動性能,拖拽落水人員駛離危險水域。
黃河水面激流奔涌、暗流洶涌,有群眾被困河心島,有群眾被卷入激流。為營救河心島上的被困群眾,消防救援人員采用個人攻擊式泳姿橫渡至河心島,利用拋投器牽引方式,架設繩索橫渡系統,建立起“空中運輸傳送帶”,將水中孤島被困群眾轉運至安全區域。根據被卷入激流的群眾位置,救援人員一方面在大橋上利用護欄、旋翼式支架作為錨點,構建多個橋降繩索救援系統展開攔截救援,通過橋梁速降救援和電動升降機,將被困群眾救至橋面;另一方面利用多艘沖鋒舟架設攔截網精準攔截,高效實施營救。
“龍吸水”大流量排水搶險車,是城市排水的重要裝備之一,能在較短時間內排除特殊區域的洪澇。在城市內澇緊急排水科目中,“龍吸水”垂直遠程控制子母式大流量排水搶險車亮相,救援人員遙控著排水設備駛向“積水區”,按下按鈕,一條條“水龍”順著排水管飛出,如同“龍吸水”一般將積水抽走。整個演練過程中,全體指戰員行動迅速、操作有序,突出“練指揮、練協同、練戰法、練保障”,最大限度模擬水域救援實戰,以良好的執勤備戰狀態,高效、安全地完成了演練任務,切實展現出全省消防救援隊伍水域救援專業隊和各類搶險隊伍的應急反應及科學處置能力。
目前,結合全省洪澇災害實際和防汛救災形勢任務需要,甘肅省消防救援總隊堅持專常兼備、平戰結合,組織全省142名指戰員在黃河流域開展激流水域救援和舟艇駕駛技術培訓,在蘭州、臨夏支隊組建100人的省級抗洪搶險救援專業隊,在水系較為復雜、洪澇等水域災害事故多發的隴南、天水、甘南3地分別組建45人的市級救援隊;30個轄區水域救援任務較重的消防站組建不少于10人的站級救援分隊,構建起覆蓋全省的“1+3+30”的三級水域救援專業力量體系。針對高風險區域和重點防汛地段,靠前部署前置備勤點2處、車輛14臺、指戰員186人,全面做好遂行抗洪搶險任務準備。
- 2023-08-17第四屆地球科學旅游大會在張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區開幕
- 2023-08-17肅北:推進“農旅融合” 加速鄉村振興
- 2023-08-17國網張掖供電公司:綠色“風光”無限好 繪就生態新畫卷
- 2023-08-17甘州區水務局大滿灌區開展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測算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