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省內經濟

敦煌:深入推進敦煌文化保護弘揚傳承發展

23-08-22 09:36 來源:中國甘肅網 編輯:田洋

  近年來,在甘肅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有力支持下,敦煌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深化敦煌文化的保護弘揚傳承發展,切實加強文化交流合作,堅定做好敦煌文化的繼承者、創新者、傳播者,努力推動重要講話精神全方位落地、創造性轉化。

  大力實施文化保護重點項目

  敦煌研究院建成敦煌學研究論著等數據庫、國內首個用于文物劣化機理研究的大型多場耦合實驗室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全面推進“莫高窟窟內文物窟外看”智能化虛擬體驗、“數字敦煌”資源庫更新和全球推廣、“云游敦煌”等項目。啟動“流失海外敦煌藏經洞文物數字化回歸項目”,通過國際合作,系統調查整理海外收藏的藏經洞文物,在敦煌學信息資源網中搭建“敦煌藏經洞出土文獻目錄”和“藏經洞文獻研究目錄”專題模塊,通過網絡將院藏敦煌學術資源全球共享。

  4月18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敦煌研究院與騰訊聯合打造的超時空參與式博物館“數字藏經洞”正式上線。“數字藏經洞”生動再現了敦煌藏經洞及其百年前室藏6萬余卷珍貴文物的歷史場景。推動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二期、莫高窟電網改造、供水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敦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創新基地項目加快推進。設立敦煌市敦煌研究院人才基金,搭建人才合作交流平臺,努力把敦煌研究院建設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和敦煌學研究的高地。同時,敦煌市加快推進懸泉置遺址保護開發及交旅融合體綜合體、陽關、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保護展示利用等項目。

  建成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東、西入口游客服務中心,配套建設的甘味農產品展銷中心、敦煌書局等建成投運,國際會展中心向敦煌市民全年免費開放、對游客全年開放。建成數字化非遺庫,成立敦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設立莫高里工匠村等5個非遺傳習基地、30個非遺傳習所,建成甘肅省唯一國家級非遺數字化保護試點平臺,成功申報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1個、省級非遺保護項目14個,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人,成功創建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開展非遺進景區、進酒店、進社區、進校園等活動,推出一批非遺特色體驗基地、非遺旅游線路,推動非遺與鄉村建設、景點開發、民宿運營有機融合。

  全面構建文化弘揚平臺

  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是我國唯一以“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為主題的綜合性國際博覽會,是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合作平臺,截止目前已成功舉辦五屆,共有來自100多個國家的4200多名嘉賓參會,開展了文化論壇、展覽展演、文化貿易、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有力促進了絲路沿線各國文化交流與旅游合作,是展示中國文化自信、共商“一帶一路”建設的盛會,是提升甘肅對外影響力、展示開放新形象的盛會,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和一致好評。2020年7月,敦煌市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創辦敦煌文化學院,爭取實施敦煌國際藝術研修中心建設項目,新組建3家國有企業集中整合文化資源,聚力發展文化產業。同時,成功入選“東亞文化之都”,在韓國、日本設立敦煌文化旅游推廣中心,與韓中文化友好協會合作開設敦煌韓國語網站。

  同時,發揮敦煌文博會效應,先后舉辦紀念藏經洞發現120周年學術研討會、“琉光溢彩—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古玻璃珍品展”“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首屆知識“一帶一路”論壇、中國長城論壇、首屆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等文化交流活動,為弘揚敦煌文化搭建起合作交流平臺。開展“人類敦煌 心向往之”城市品牌形象宣傳,與日本、韓國、瑞典等8個國家10多個友好交流城市建立定期交流互動機制,組織“敦煌文化環球連線”活動,邀請敦煌學專家分別在亞美尼亞、德國、尼日利亞、新西蘭等10個國家開展敦煌文化線上專題講座,讓各領域、不同國家受眾了解敦煌、走近敦煌,深度體悟感驗敦煌文化,有效擴大敦煌文化國際“朋友圈”。與人民網合作建成了絲路融媒工作室,與新華社信息中心合作共同舉辦了敦煌文化國際傳播中心全球啟幕暨敦煌城市品牌標識發布儀式,開通臉書、推特兩個海外社交賬號,敦煌文化國際傳播中心成為全國首個以文化為核心的城市國際傳播中心。發起成立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城市中國廣電聯盟,27家廣播電視臺聯盟共同宣傳推介敦煌文化。先后赴北京、上海、天津、重慶、蘭州、南京、香港、澳門等地舉辦推介會,持續擴大敦煌對外影響力。策劃舉辦“人類敦煌 心向往之”敦煌文化抖音大賽,邀請“真的菜菜”“是個泡泡”“故里”等多個百萬級、千萬級的網紅團隊參與,全網累計瀏覽量超9億次。

  聚力打造敦煌文藝精品

  敦煌市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內涵,打造培育《敦煌盛典》《又見敦煌》《樂動敦煌》《千手千眼》等經典文化演藝項目駐場常態化演出,引進《九色鹿》《八步沙》等劇目,招引編排大型親子音樂舞臺劇《敦煌奇妙夜》在全國巡演31場次,創排新編大型現代曲子戲《黨河情》等優秀文藝作品創作。

  邀請阿來、葉舟、秦川等名家采風創作,創作推出了《敦煌本紀》《莫高學堂叢書》《再敦煌》《敦煌,千年不散的筵席》《敦煌書法》《敦煌樂舞大典》等一批以敦煌為題材的文藝精品。特別是拍攝的首部以亞洲文明對話為主題的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以莫高窟與吳哥窟這2個世界文化遺產為案例,生動展示了絲綢之路上佛教文化藝術交流與交融的歷史情景,通過尋找“兩窟”歷史相通、命運相通、文化相通、藝術相通的奇妙關聯,闡發民心相通的時代主題,成為弘揚“絲綢之路”精神的優秀影視藝術片,獲評中宣部地方外宣品評選二等獎。

  積極配合新聞單位和影視拍攝制作機構,完成了《敦煌石窟》《敦煌女兒》《登場了!敦煌》《敦煌:生而傳奇》《吾愛敦煌》《大敦煌》《敦煌紀·憶》《航拍中國》等60余部影視劇目在敦煌的取景拍攝,向海內外多維度呈現敦煌文化魅力。特別是與人民網共同制作推出的紀錄片《敦煌---璀璨之城》,通過外籍主持人的視角看敦煌、講敦煌,增強了國際傳播的親和力影響力,在海外一經傳播推廣,反響熱烈,并獲得中國新聞獎。積極開展“中華詩詞之鄉”創建工作,成功摘得“中華詩詞之鄉”桂冠。發展壯大了敦煌禮物、敦煌故事等一批微小文創企業,“九色鹿鳴”“念念敦煌”等千余款敦煌系列文創產品相續推出。

  厚植文化弘揚的群眾基礎

  深入開展“敦煌文化研學季”活動,建成莫高里工匠村、莫高學堂、鳴沙書院等15個研學基地,開發推廣地質科普、“兩關文化”等30余套精品課程,打造壁畫臨摹、彩塑創作、鉆木取火等研學產品,推出敦煌文化研學季“大禮包”,不斷發展壯大研學產業。敦煌研究院創辦的研學品牌“莫高學堂”,依據不同受眾群體下設成人班及青少年班。成人班邀請敦煌研究院各領域專家和知名學者從不同視角出發,講述敦煌文化的魅力和秉賦;青少年班邀請敦煌研究院資深講解老師以實例啟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感受力,激發他們對敦煌文化的熱情與關注。自創辦以來,收獲了來自各界的一致好評與認可。

  2021年9月,“莫高學堂”研學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評選為亞太地區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優秀案例。推進“敦煌文化進校園”活動,開展飛天舞蹈、壁畫臨摹、靈動剪紙、“莫高學堂”小小講解員、敦煌泥板畫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講好敦煌故事,傳承敦煌文化,弘揚莫高精神,培養時代新人。建成運營敦煌書局,展陳從全國500余家出版機構采購的歷年出版的2100類16688部敦煌題材書籍,書局整體布局融入敦煌文化元素,是敦煌首家集敦煌書籍、敦煌字畫、敦煌文創、敦煌1900咖啡、敦煌文化活動于一身的富有敦煌特色、高顏值、復合型現代生活美學空間,刷新敦煌城市文化名片。

  近年來,敦煌市開設“敦煌大講堂”,邀請知名專家學者,舉辦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專題講座40余期。成功舉辦“朝圣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飛天神韻·莫高精神”展、玉門關詩詞周、華夏之魂—河隴彩陶文化特展、敦煌-紹興國際書畫作品聯展、“相約敦煌”臨洮書畫藝術展、尋源敦煌-2023中國重彩壁畫邀請展、國際馬拉松、全國沙灘排球巡回賽等展賽活動。高考學子代言敦煌、機關職工講敦煌故事等特色活動輪番上演。敦煌詩會、敦煌曲子戲大賽等10余個本土文化品牌好戲連臺。

  加強與主流媒體和抖音等網絡平臺的合作,制作推出敦煌文化主題作品數百條,敦煌文化元素校服、《舞美敦煌》課間操火遍全網。敦煌市融媒體中心開辦《敦煌文化大講堂》等特色欄目,制作刊播敦煌文化音視頻作品,聚力打造敦煌文化信息匯聚、宣傳展示和學習交流的融媒體平臺。《講好敦煌故事 傳播中國聲音—甘肅積極推動敦煌文化走出去的實踐與思考》案例上榜2021年度全國“對外傳播十大優秀案例”。( 張曉亮 )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