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吳希會
“今天的午餐挺豐富的,味道也好。現在在學校里吃午餐,給我們這些離家比較遠的同學提供了方便。”9月5日中午12時許,在平涼市崆峒區安國鎮安國中學餐廳里,九年級1班的學生馬桐邊吃著學校提供的營養午餐邊說道。
在餐廳里,學生們正有序地排隊打飯,透過取館窗口,后廚的環境衛生、加工制作、人員著裝等一目了然。
安國中學落實學生營養午餐供餐模式,是崆峒區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面推行農村學校食堂自主供餐,提高供餐質量、持續改善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的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崆峒區按照教育部等七部委印發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辦法》要求,立足于學生健康成長和切身利益,心系學生營養健康和飲食安全。針對原有企業供餐模式存在的問題,區教育局深入各學區學校調查研究,認真聽取師生及家長意見建議,多次修訂實施推進方案,決定在秋季學期全面實施自主供餐。

據介紹,今年崆峒區多方籌措資金853萬元,用于學校食堂修建,先后新增供餐食堂26個,購置壓面機、消毒柜、冰柜、不銹鋼廚具等食堂設備9576件(套),按規定配足配齊食堂從業人員,全力做到“三保障一保證”(保障學校食堂改造和食堂設備購置經費、保障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工資、保障學校食堂日常水電及配送等運行經費,保證國家營養膳食補助全部用于學生營養餐食材采購),確保了學校食堂自主供餐的順利實施。
2023年秋季學期,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覆蓋了全區17個鄉鎮學區和文武學校、特教學校等共計176所學校,受益學生達16742名。自主供餐模式以本學校食堂加工為主、以加工校輻射配送供餐和家庭托餐為輔。其中,實施本學校食堂加工供餐91所,學生13101人,占學生總數的78.25%;加工校輻射配送供餐71所,學生3598人,占學生總數的21.49%;實行家庭托餐的偏遠教學點14所,學生43人,占學生總數的0.26%。
全面實施農村學校食堂自主供餐,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工資、食堂水電煤氣等運行和食品配送費用均全部由區財政全額承擔,充分發揮專項補助資金的最大效益,確保每名學生每天5元的中央財政專項補助資金全部用于食材采購,實現了補助資金“全部吃進學生嘴里”,極大地改善了農村學生的營養狀況。
安國鎮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王雨彤說:“從開學到今天,每天中午我都在學校食堂吃飯,不光菜品的種類多,我感覺對于我們現在正在長身體的需求來說,營養也跟得上。”

據安國鎮學區主任白傳奇介紹,學區的營養午餐覆蓋全鎮的1所中學、4所小學的全部在校學生,受益學生772人。其中,安國中學、中心小學、油坊小學、頡河小學實施以本學校食堂加工的自主供餐模式,安國中學加工后向上李小學配送供餐。各學校不僅要嚴格把握好原材料的采購關,而且菜品的種類也要營養均衡搭配,要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最關鍵。
落實自主供餐后,學校為學生“量身定做”營養食譜,為學生提供更加實惠、營養的餐品,便于營養膳食均衡搭配。“特別是將營養早餐改為營養午餐,讓走讀的孩子不出校門也能享受到特色營養午餐,餐餐有熱飯,天天有肉吃。”安國中學校長陳剛介紹。
“孩子回來說營養午餐非常好,花樣比較多,也健康衛生,可以把我們家長從接送孩子的來回奔波中解放出來,既解決了孩子的就餐問題,也消除了家長的后顧之憂。”安國中學七年級2班的學生家長王霞說。
“教育局還將繼續從建立健全農村學校食堂管理制度和長效機制入手,嚴格落實和各項管理制度,讓師生在學校吃得放心、吃得營養,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區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專職督學劉小勇介紹,下一步,將重點圍繞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兩員制度”和區(局)、鄉(學區)、校(幼兒園)校園食品安全三級責任體系,在食材查驗、人員培訓管理、食材出入庫等重點環節實施全程閉環管理,結合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等抓好工作落實,培養學生健康飲食習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 2023-09-05《甘肅10kV架空配電線路覆冰區及大檔距差異化典型設計》專著出版發行
- 2023-09-05郵儲銀行甘南州分行組織開展反假貨幣宣傳
- 2023-09-05郵儲銀行第三屆理財節“財富伴您行”甘肅蘭州專場活動精彩上演
- 2023-09-05郵儲銀行平涼市分行:創新服務模式讓“三農”金融服務更有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