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省內經濟

擦亮生態底色 書寫綠色畫卷——涼州區全力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

23-09-11 16:00 來源:中國甘肅網 編輯:趙滿同

  中國甘肅網9月11日訊(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張振國 通訊員馬艷)山林之間,綠意延綿,山杏、樟子松、云杉、沙棘等樹種搖曳生姿……行走在武威涼州區南部山區國儲林種植基地,抬頭可見“天空藍”,放眼環顧“生態綠”,日益提升的生態環境質量,實實在在地轉化為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近年來,涼州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南護水源、中建綠洲、北治風沙”方針不動搖,切實加強祁連山生態保護與治理,搶抓“雙碳”機遇,“向南部山區要綠”,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高質量”和生態環境“高顏值”協同并進的路子,綠色正在成為涼州區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自行車休閑騎行到南部山區國儲林基地,呼吸新鮮空氣,貼近大自然,感受武威人民用實際行動守護“綠水青山”,成了市民王先生一天里最有意義的一件事。他一邊拍照記錄這壯美綠意,一邊告訴記者:“今天騎行到南部山區,看到這邊山也綠了,草也綠了,風景特別美,這是涼州區通過這幾年綠化的成果,也成了我們休閑打卡的一個地方。看著山美景美很喜歡,特別好,這是涼州區為生態建設做出的具體舉措。”

  家住謝河鎮廟山村六組的劉福文,和往常一樣,來到南部山區國儲林基地開啟了他一天的務工。對于這片國儲林的建設,劉福文和周邊群眾是生態建設的受益者和見證者。他一邊撒種草籽,一邊向記者介紹:“通過涼州區南部山區國儲林項目的實施,我們村子周邊山上的樹綠了,草也長得更茂密了,我們農村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我們長期在項目區打工,主要從事樹木栽植、苗木灌水、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增加了家庭收入。在家門口既能綠化自己的家園,又能掙到錢,我很高興,希望涼州區多一些這樣的項目。”

  守護好祁連山,是涼州區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保障國家西部生態安全的必然要求。涼州區規劃在祁連山淺山區張義、謝河、古城、康寧、豐樂等鎮適宜造林區域,利用8年時間,建設國家儲備林7.27萬畝。推動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實現碳匯林交易,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生態環境支撐。

  截至目前,涼州區在謝河、康寧、豐樂等鎮及國道312、省道308沿線等區域,營造以山杏、樟子松、云杉、沙棘、沙棗等為主的國家儲備林2.12萬畝,栽植各類樹木192.5萬株,項目配套建設道路、電力設施、供水工程和小管出流節水灌溉基礎設施,完成投資3.04億元。

  涼州區天梯山林場副場長馬元金介紹:“在項目建設方面,我們一是搶抓‘雙碳’機遇,提前謀劃、申報項目;二是按照‘向南部山區要綠’新思路,不斷拓展融資渠道。三是緊盯項目立項、規劃、實施、驗收、管護等關鍵環節,技術人員全程跟班服務,確保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四是持續組織全區機關干部職工進行義務植樹活動,開展黨員干部攜手護綠行動,有效帶動國儲林項目建設穩步發展。五是將G30、國道312線、S308線等區域荒灘納入國儲林項目建設范圍,有效提升了通道綠化水平,并成立涼州區天梯山林場,保障了國儲林后期的經營和管理。六是我們在項目區試驗種植紅松、油桃、油用牡丹等經濟林樹種,發展林下養雞、芍藥種植等經濟產業,探索打造‘林—禽(畜)—花—游’觀光產業園。”

  涼州區充分挖掘林業“碳庫”價值,將符合條件的人工造林項目開發成為核證碳標準下的自愿減排項目,推動生態價值轉換,實現森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項目建成后,涼州區森林覆蓋率可提升近1個百分點,木材儲備量可增加20.45萬立方米。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國儲林將成為涵養水源、促農增收、助力‘雙碳’目標的‘水庫、糧庫、錢庫、碳庫’。”涼州區天梯山林場副場長馬元金說道。

  國家儲備林建設,是國之大計,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詮釋,是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精準提升森林質量的重要工程,對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與發展,全面激活林業的生態、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種功能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涼州區南部山區國儲林項目建成后,可帶動林下經濟及旅游收益,發展森林康養旅游,帶動周邊天梯山大景區、塔兒灣景區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