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省會行動以來,蘭州市城關區堅決扛起省會中心區的使命擔當,根據省市部署和區委“123457”總體工作思路,緊緊圍繞“精致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精準賦能”協同發力,全力推進城市規劃建管和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提升城市居住品質和人民生活質量。
因地制宜 見縫插綠
區住建局按照“綠化、美化、文化”工作原則,重點突出城市亮點美、努力提升城市游園美、精心打造城市綠道美,不斷鞏固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成果,全面提升城關生態環境品質。
“今年以來,我們精心打造中山路、酒泉路、靜寧路、天水路等路段‘三季有花、四季見綠’景觀,按照‘喬、灌、草’錯落有致地栽植西府海棠、高稈月季、丁香、玉蘭、紫薇等10多種花灌木。按照交通安全、疏枝透光要求,對轄區干道1.5萬株行道樹進行整形,通過淘汰老化品種,補植本土適生苗木,形成了甘南路銀杏大道、南昌路綠蔭大道、607#路法桐大道等一批主題綠道,大大提升城市綠化檔次。”在采訪中,區住建局城市綠化管理所所長吳慶明如是說。

同時,積極改造協和園、魚池口等小游園11個,引來眾多市民朋友打卡拍照,擴建新港城、劉家灘兒童友好空間2處,使其成為市民休憩賦閑、兒童娛樂成長的樂園,開展白云觀小游園進行苗木栽種、浮雕拼貼、人行道鋪裝等工作,進一步美化了濱河路景觀環境,彰顯了城關綠化特色和游園品位。今后,城關區將按照省市園林綠化工作安排,圍繞游園建設、氛圍營造、日常養護等重點工作,加大管護力度、提升綠化水平,切實推動城關綠化工作再上新臺階。

城市更新 美化家園
2023年,城關區舊改項目共涉及張掖路、廣武門、東崗西路、皋蘭路、渭源路五個街道,為配合五泉廣場提升改造,新增五泉廣場周邊區域,共計490個小區,涉及居民5.86萬戶,改造面積453.8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31.24億元。
“外墻保溫做好了,冬天家里溫度肯定比往年熱呢!”在廣武門街道五福廣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現場,五福廣場居民一邊閑聊一邊表達著自己對外墻保溫改造后的期待。區住建局項目辦主任左祥羽介紹,該廣場共涉及建行拆遷樓(五福巷)、居民樓2個小區,自2023年3月1日進場施工,5月底完成外墻保溫改造,共完成外墻保溫16958平方米,截至目前,居民樓外墻保溫改造內容已完成,樓梯間窗戶已拆除,正在加工制造中,預計十月底完成安裝。
據介紹,至目前,城關區舊改項目已累計開工303個小區,主要改造范圍為皋蘭路街道、廣武門街道及張掖路街道。其中,外墻保溫工程施工254個小區、室外工程施工25個小區、安全通道及防護架體搭設24個小區。已完成外墻保溫89萬平方米、室外給水污水管道更換5000余米,室外供熱管網更換1300余米。
口袋家園 溫情便民
酒泉路街道是全區涉及老舊小區改造最多的街道,僅楊家園社區內的老舊小區改造就涉及14個小區,而隨著老舊小區改造的順利推進,讓居民感受到來自細節的獲得感。
“我看別的小區裝了充電樁,我建議我們小區也安上。”位于社區腹地的陳家灣子,居民以電動自行車出行較多,而飛線充電問題,一直是困擾社區的難題,在樓院改造過程中,經前期居民意見的收集、協商、討論、敲定、共識等多個環節,街道完善了“一院一策”的改造方案,在具體改造中,根據樓院地理情況、整體環境、居民意見、專家意見等方面情況綜合考量,最終形成不同樓院改造中的“一院一策”,合理拓展老舊小區改造實施區域,推進具備條件的相鄰老舊小區及周邊地區聯動改造,實現片區服務設施、公共空間共建共享。
目前,已經在郵電建設家屬院小區、五泉房管所家屬院,新建2個充電樁和14個充電端口,滿足小區居民的充電需求。通過拆除違建、騰出空地、一樁樁充電安裝了起來,居民再也不冒著安全風險給電動自行車充電了。
探索利用老舊小區公共設施,改造利用小區內閑置空間,增設綠化、健身、家政等服務設施,積極對接物業管理企業接管,將努力實現改造后常態化、長效化、優質化的自治治理與管理,讓轄區老舊小區改造有速度,更有溫度。
生態建設 持續加強
“我們經常上這里來,真是城市的氧吧。現在已進入秋天,這里也是一天一景,五顏六色非常好看。”伴隨著初秋的小雨,在羅九公路登山徒步的市民張先生和家人正在公路沿線的小游園打卡拍照。
近年來,城關區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堅持走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實施了一批生態綠化項目,扎實推進全區林業生態建設。
“我們積極推動隴中地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重點項目2000畝;積極爭取‘三北六期’防護林工程2.77萬畝;在積極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下,做好城關區鹽什路北側綠化提升項目,實施面積554.8畝。”區兩山指揮部的藺艷春說。
同時,區南北兩山指揮部積極倡導“共建綠色生態,共享美麗家園”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號召全區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春季植樹造林活動,支持全區重點區域綠化工作。今年共完成各類義務植樹活動3次,栽植唐槐、左公柳、梧桐、白皮松、樟子松等各類苗木1000余株,綠化面積55畝;栽植云杉、白蠟、紅葉李、櫻花等各類苗木2780株,種植面積17畝,引導督促區綠化承包單位完成春季植樹任務,栽植各類苗木12萬余株。
通過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城關區基本形成了喬灌草相結合的多功能林草防護體系,構建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的綠色屏障,同時依托兩山192家綠化承包單位和14個林業管護站的管理,使得全區27.7萬畝林草濕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 2023-09-20寧湘特高壓工程基礎施工圖設計交底及會檢會議召開
- 2023-09-20哈重±800千伏特高壓工程前期手續辦理取得新進展
- 2023-09-20國網張掖供電公司:“豐”光無限好 電力助秋收
- 2023-09-20平川公安打掉一個“地推引流”詐騙團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