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瓜州縣聚焦“產業振興”引領廣大婦女踐行新發展理念,凝聚巾幗才智,助力戈壁生態農業高質量發展。

瓜州縣樂村淘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馮莉莉是村民眼中的“能人”,同行眼中的“強人”,白天她奔走在鄉鎮村口,田間地頭,晚上組織團隊梳理問題,總結經驗。在沒有客戶的夾縫中尋覓客戶,在市場激烈競爭中爭搶訂單,她以農村為基地,與阿里巴巴、拼多多、云集等多家知名電商平臺合作,通過“線上+線下”銷售模式發展壯大枸杞產業,帶動當地村民共同致富。

“公司按照‘農戶+科技+基地+合作社+電商平臺’的發展模式,建立零農殘枸杞基地的規?;N植(千畝基地),輻射帶動枸杞種植戶480多戶,枸杞銷售戶1000多戶,年收入增加2萬元以上。公司今年新上市的水果茶、花果茶、養顏茶、在線上線下同時銷售,目前市場反響非常好,公司已在全國建立了8個銷售專柜,2個儲存倉,使我們的產品遠銷上海、廣東、北京、重慶、安徽等多個城市。同時,我們積極對接國外客戶,與俄羅斯、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多個國家客戶進行了洽談合作。今年的枸杞市場行情非常好,價格一直持續穩定,現在正是瓜州枸杞市場銷售的高峰期,至目前已銷售了280余噸。我們計劃以綠色健康安全的產品為主導,更好地服務于農戶、服務于客戶,充分發揮線上平臺的優勢,線下市場的資源優勢,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季節錯峰的銷售渠道,確保讓更多的農民增收致富。”馮莉莉說。
“沒有路,就自己闖一條出來。”瓜州縣匯權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艷玲是土生土長的瓜州人,在外打拼數十載,雖然小有所成,但她秉承“創立一番事業,帶富一方百姓”的理念,選擇了回鄉創業,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創辦了匯權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成了小雜糧生產基地,帶領村民闖出一條增收致富的“幸福路”。
“2018年我返鄉創業,在瓜州縣西湖鎮成立合作社,從事小米,黃米,玉米等優質小雜糧的種植加工和銷售,在瓜州縣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各項有力政策的支持下,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電商’的經營模式,年銷售生產小雜糧2000余噸,帶動300余名農戶增收致富。今年種植面積由以往的500畝增加到1000畝,實現兩茬種植,使每畝地(多)增收500元左右。明年我將投入更多資金和人力,發展更多適合瓜州種植的小雜糧,爭取種植面積達到2000畝左右。”李艷玲說。
瓜州縣西湖鎮西湖村位于瓜州縣城西北90公里處,地處疏勒河下游末端,常年受疏勒河水源灌溉,具有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無霜期長等特點是遠近聞名的萬畝蜜瓜種植示范村。這幾年,在西湖村蜜瓜種植戶在村黨支部副書記雷旭香的帶領下,抓項目建基地,擴規模提品質、抓訂單拓銷路,趟出了一條增收致富的“甜蜜”路徑。
“我種了十幾年蜜瓜,今年種了30畝地。主要是子鼎蜜、金冠這兩個品種,產量一畝地在2噸半到3噸,金冠的收入相對來說要高一點,一畝地能達到3000到3500元,子鼎蜜的收入一畝地在2000到3000元之間。忙的時候我們會吸納周邊的農戶過來幫忙種植采摘,一天工價是180到200元,這樣既解決了人手不夠的問題,也為他們增加了一部分經濟收入。我打算繼續擴大蜜瓜種植面積,繼續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致富。”瓜州縣西湖鎮西湖村黨支部副書記雷旭香說。
柔肩擔重任,巾幗綻芳華。如今,像馮莉莉、李艷玲、雷旭香一樣的“巾幗”仍沖鋒在前,她們在家鄉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用汗水澆灌腳下的土地,帶領鄉親們在致富路上奮然前行,用實際行動在戈壁生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書寫“巾幗”篇章。
- 2023-10-16林一凡路民輝會見白銀市委書記楊建武一行
- 2023-10-16國網甘肅電力參加提升設計管理措施集中編寫工作
- 2023-10-16國網甘肅電網建設事業部開展酒泉金塔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現場造價標準化檢查及線路桿塔工程量審查
- 2023-10-16涼州攻鼓子亮相第八屆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