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網建設加快,輸電線路運維工作量大幅增加。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積極構建“立體巡檢+集中監控”輸電專業運維新模式,切實將設備“大數據”轉化為運維“生產力”,顯著改進輸電運維質量,有效提升專業管理水平,讓輸電線路運維“飛”起來。
科技賦能,助推運檢模式轉型
隴南市地處秦巴山嶺,所轄輸電線路多分布在山區,通道環境極其復雜,許多線路沿途人跡罕至,車輛無法到達。傳統巡檢模式以人員地面巡視為主,設備通過望遠鏡在遠處觀察或通過攀登鐵塔近距離檢查,巡視效率較低、強度較高、環境惡劣。

無人機在輸電線路主要應用于自主巡檢、紅外測溫、三維建模等方面,能夠大幅提高巡視質量、減少人員巡視頻率。目前,輸電運檢中心已實現110千伏及以上線路航跡規劃全覆蓋,位居全省前列。通過規劃巡檢航線,可以實現無人機一鍵起飛、一鍵巡檢、一鍵返航,同時依托缺陷識別系統,可以精準判定設備缺陷,大大降低巡視人員勞動強度。今年以來,輸電運檢中心開展無人機精細化自主巡檢桿塔9241基,有力提升了線路本質安全水平。
利用無人機搭載紅外攝像頭,點擊圖像即可獲取目標表面溫度,從而實現對耐張線夾近距離精準測溫,及時發現設備隱患。2023年迎峰度夏期間,輸電運檢中心對220千伏早成線等20條迎峰度夏重要輸電線路開展無人機紅外測溫工作,巡視桿塔1200基,巡視效率和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相比搭載可見光或紅外相機的多旋翼無人機在線路日常巡視、保供電巡視、災后巡視等作業中的重要輔助作用,激光建模技術的應用,實現了二維平面向三維立體的轉變,搭建了更加直觀的分析決策平臺,為后續更具針對性的電網運檢措施制定奠定了基礎。通過高質量的三維建模分析,可以得到線路通道內導線弧垂、跨越物、樹線距離等精確信息。目前,該中心11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三維建模覆蓋率達100%。
集中監控,促進線路精益運維
“10月19日18時,隴南境內陰,可視化輪巡正常,發現外破隱患0處,山火0處,覆冰0處,無故障情況,線路運行正常!”自2021年成立輸電監控中心以來,在防止線路外破、導線覆冰監測、地質災害檢測方面成效顯著。“集中監控”模式下,值班人員在監控大廳開展設備輪巡,對外破點的施工狀態進行實時監控,發現隱患立即通知責任班組趕赴現場及時處理。
目前,輸電運檢中心在77處易覆冰區段、220處易發生山火區段、30處外破點、95處三跨點均裝設了可視化監控裝置,累計裝設439套。此外還加裝在線監測裝置76套、分布式故障診斷裝置14套。
通過各類監控設備可實時采集桿塔及導線的運行狀態、周圍環境信息,并對采集的信息進行診斷、傳輸,在監控中心不僅看到現場圖像,還可以通過各項監測采集的數據實時分析、診斷和預測線路運行狀態,將線路故障異常由“被動應對”轉為“主動預防”。
下一步,國網隴南供電公司將持續加強“立體巡檢+集中監控”輸電運檢模式應用,以數字化手段和輸電監控班組建設為依托,提增輸電專業人員工作效能,開創輸電專業智慧升級的嶄新局面。(劉剛)
- 2023-10-20科源集團:生產一線“大練兵” 安全評價提技能
- 2023-10-20甘肅建投:各供熱項目建設已進入倒計時
- 2023-10-20國網甘肅電力:提升能力出實招
- 2023-10-20肅北:抓實農房改造 推動鄉村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