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常偉 通訊員 牛志英、李達
隨著秋意漸濃,祁連山下翠綠的草場逐漸蒙上了一層金黃的畫布,在肅南縣馬蹄藏族鄉各農牧村,牧民群眾或趕著牛羊、或裝車運羊,一年一度的“下山借牧”生活又輾轉開始了。

說起下山租地借牧,該鄉黃草溝村村民張愛兵興致滿滿,“其實借牧可不是近期才開始的,8月份左右,我就早早聯系去年租用玉米地的雇主了,一是提前看看玉米的長勢,估算需要租用的數量。二是把借牧地周邊的水電設施都檢查一下,用水用電方便安全也是異地借牧的重中之重。”看著剛趕到民樂縣新天鎮進入玉米地的羊群,張愛兵也是非常高興,“最近幾年玉米地的租賃費用一直在上漲,但密密麻麻的玉米秸稈能省去我們購買、運輸、裝卸、儲存草墩子的成本和麻煩,最重要的是能讓自家草場得到充足的時間休養生息,為來年上山放牧打下基礎。”
在大多數群眾選擇冬季異地借牧的時期,該鄉馬蹄村村民段超又開始把養殖模式向“種養結合+就地青貯”的一體化循環生態舍飼養殖模式探索轉變了。“以前就了解壓青貯草儲備草料的方法,但我們一直沒有修建青貯池,今年村上新的養殖區投入使用后,給我們租用養殖棚的養殖戶配套了青貯池。我年初就自己種了一些玉米,最近又買了些全株玉米,開始壓制青貯草。新的青貯池儲量大,就在養殖棚旁邊,拉運喂養方便,今年就不用在外面過年了。”正忙著壓青貯草的段超笑呵呵的說道。

近年來,馬蹄藏族鄉堅決扛起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政治責任,全面落實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大力推廣“山上放牧+異地借牧+舍飼喂養”的綠色畜牧業發展模式,“租地借牧和舍飼喂養”的方式既讓農區免去處理玉米秸稈的麻煩、農田得以施用天然牲畜糞便肥料,也讓牧民群眾降低購買儲存草料的成本、天然牧場得以休養持續利用,為綠色畜牧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據統計,截至目前該鄉已外出借牧群眾315戶,轉場牲畜10.04萬頭(只)。
- 2023-10-25武威職業學院開展防電詐宣講活動
- 2023-10-25武威市2023年“百千萬”創業引領工程就業創業能力提升訓練營開營
- 2023-10-25甘肅交院學子在“2023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路橋工程施工技術應用技能競賽”中獲佳績
- 2023-10-25國網甘肅電力牽頭完成國網第六期《基建“六精四化”經驗專刊》組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