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天津市薊州區委、區政府和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把東西部協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健全協作機制,細化協作舉措,圍繞“加強組織領導、鞏固脫貧成果、推動區域協作、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持續深化拓展東西部協作,抓實幫扶項目,拓寬幫扶領域,健全幫扶機制,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合力推動各項工作開花結果。

人才交流成效顯
2023年,薊州區累計選派3名黨政干部,44名醫療、教育、科技人員赴天祝縣開展掛職和幫扶工作,幫助培訓天祝縣黨政干部及專技人員275人次。天祝縣選派3名黨政干部、44名專業技術人員赴薊州區掛職學習。援天工作組借鑒天津市重點任務推動措施,研究制定了“東西部協作任務掛圖作戰”工作模式,有效推動了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并在甘肅省有東西部協作工作任務的市州進行推廣;黨務工作者吳雪幫助協調社會資金5萬元,用于天祝縣抗旱救災工作;張蓬華、季俊、張立娜,齊衛華被天祝縣委、縣政府評為優秀支教教師;支醫醫生冉沁、趙學然和冀永宏幫助天祝縣醫院和藏醫院引進皮膚激光技術和設備,成立皮膚醫學美容中心,為全縣皮膚病患者帶來福音;支醫醫生李長華始終秉承“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仁為德,以為病人解除病痛為己任,通過向醫院建議引進止血紗布及新型雙極電凝等材料設備,大大降低了腦出血的復發概率。薊州區支教支醫團隊放棄一線東部城市的優越生活條件,在天祝高原奉獻青春,在東西部協作人才交流中書寫了動人的故事。
資金投入力度大
援建項目為天祝送上了“及時雨”,注入了活力,煥發了生機。
薊州區撥付東西部協作資金3100萬元,實施各類幫扶項目17項,幫助我縣改善基礎條件、發展富民產業。特別是投資560萬元實施的松山鎮萬畝飼草料基地建設項目,通過項目建設進一步強化科技引領,按照“牧草種植+牛羊養殖”全產業鏈草畜一體化循環發展思路,不斷擴大“牧區繁育、農區育肥”效應,持續推進牛羊品種改良和擴繁提升,用心打造畜牧產業“芯片”,實現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雙贏”目標。同時,薊州區積極推廣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經驗,共同打造天堂鎮本康村、哈溪鎮雙龍村、打柴溝鎮火石溝村和祁連鎮石大坂村四個示范村建設,探索發展鄉村旅游業,促進產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產業合作帶動強
產業合作碩果累累。薊州區圍繞天祝縣地域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定位,借助產業集聚、園區經營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和模式,著力打造天祝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把共建產業園區做為承接東西部產業梯度轉移的重要載體,引導薊州區資金、資源和市場主體優先向產業園傾斜,持續發展壯大全縣食用菌產業,引進東部企業——天祝均旺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資金1040萬元實施食用菌產業發展項目,通過品牌打造、就業指導、技能培訓、市場拓展等各個環節,進一步增強了天祝縣產業支撐能力,完善了特色產業體系,引領全縣農業產業逐步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
勞務協作效果好
勞務協作架起就業“橋梁”,薊州區充分發揮勞務協作服務工作站和“薊州人力網”作用,幫助解決天祝縣3035名群眾就業,實現“一人就業、全家增收”。累計援建幫扶車間(就業工廠)43家,特別是2020年援建的“天祝寶潔龍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鄉村就業幫扶車間,幫助脫貧勞動力高天龍、許生泰等人在家門口穩定就業,也為2022年天祝縣職業中學應屆畢業生提供了實習地點。天津市、薊州區為天祝縣群眾就學、就業搭建了優質的平臺,優先錄取60名學生到天津就讀職業學校。
攜手幫扶渠道寬
拓寬渠道,加大幫扶,讓群眾致富之路“越走越寬”。結合“萬企幫萬村”行動,薊州區組織19個鄉鎮和委辦局、13個村、1個社會組織、21家企業、44所學校、2家醫院分別與天祝縣19個鄉鎮、13個村、4個共建示范村、49所學校、2家醫院開展結對幫扶,把薊州區在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教育醫療等各方面典型經驗和先進技術傾囊相授,使“交流交融交往”成果在全縣遍地開花。通過“結對認親”、社會捐贈等多種渠道,幫扶解決孤兒、殘疾人、貧困學生的實際困難,鞏固提升脫貧質量。
山海雖遠,同胞情深。在薊州區的鼎力支持和大力幫扶下,助推了天祝縣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初步構建,農業特色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文旅產業基礎設施明顯改善,脫貧勞動力和邊緣人口實現穩定就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沉甸甸的收獲,浸潤著真情關愛和無私奉獻,凝結著辛勤汗水和無垠大愛!(天祝縣委宣傳部)
- 2023-11-01國網慶陽供電公司:電力服務到田間 助力秋收稻花香
- 2023-11-01康縣農商銀行全力推進社保卡辦卡激活及工資代發工作
- 2023-11-01國網慶陽供電公司:新型無人機“入列” 提升線路運維質量
- 2023-11-01前三季度有色金屬工業運行穩中向好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于全國工業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