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祝縣召開第二屆最美家庭評選揭曉大會為最美家庭頒獎
近年來,天祝縣將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積極探索德治在社會治理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在道德儲蓄,典型引領,移風易俗等方面協同發力,用良好的道德風尚浸潤鄉村文明,以優良的社會風氣激發鄉村治理內生動力。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全景圖正在天祝大地生動鋪展。
道德儲蓄為鄉村治理蓄能
走進打柴溝鎮道德儲蓄所,一個小超市就映入眼簾,和普通超市不同的是,這里的商品需要用積分兌換,香皂、手套、電飯煲、熱水壺,老百姓基本生活用品種類齊全。鐵腰村村民馬貴林正在和工作人員核對積分,當得知自己的儲存的積分可以兌換一個電飯煲時,他無比自豪。
近幾年,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可精神生活反而越來越空虛。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如何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帶著這些問題和任務,2019年7月,天祝縣組織相關人員赴陜西省等地考察學習,尋找破解問題的方法和秘訣。道德銀行、時間銀行、文明股……在這項多選題面前,根據自身社會發展現狀,天祝縣決定嘗試建設“道德儲蓄所”。2019年8月8日,在打柴溝鎮建起全省首家“道德儲蓄所”,圍繞“儲蓄義務、儲蓄友愛、儲蓄孝順、儲蓄誠信、儲蓄勤儉”5大類60小項確定積分項目,按照“月評分、季評星、年評模”方式,召開道德評議會,收集并掌握本村群眾的好人好事、善行義舉和存在的反面典型事例,再由道德評議委員會按照積分項目及賦分標準,實施加減分,并對評定得分情況在道德積分榜上進行公示。“道德儲蓄所”通過道德積分對人們進行道德約束,從而實現道德傳承。
2021年,在打柴溝鎮的經驗基礎上,“道德儲蓄所”像雨后春筍一般在天祝大地遍地開花,先后建設鎮級“道德儲蓄所”20家,村級“道德儲蓄所”173家。“道德儲蓄所”推廣后,全縣廣大群眾為善行善的意識越來越強,鄰里之間矛盾糾紛少了、互幫互助多了,家庭成員爭吵打鬧現象越來越少了,小小 “道德銀行”正在匯聚強大“正能量”。
先進典型為鄉村治理聚力
苗寬春是天祝縣賽什斯鎮先明峽村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她雖然半身癱瘓行動不便,但是她卻干練豁達、陽光自信,無微不至照顧家中老人和孩子,夫妻恩愛、風雨同舟,鄰里和睦、堅韌友善,受到了全體村民的一致好評。2021年度,她被評為武威市“最美武威人”榮譽稱號。
在天祝,像苗寬春這樣平凡而努力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立起標桿,引導著更多的人向他們看齊。

華藏寺鎮群眾在道德儲蓄所兌換積分
在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天祝縣始終把選樹典型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著力點,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大力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持續深化“德潤天祝”道德教育實踐,廣泛開展身邊好人、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挖掘、培樹活動。按照“宣傳先行+教育引導+典型帶動”模式,組織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組成宣講團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宣講先進事跡,帶頭參與鄉村治理,引導群眾向上向善、見賢思齊。近年來,累計選樹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各類先進典型276名,其中2人獲“中國好人”榮譽稱號,6名同志榮獲“甘肅好人”榮譽稱號,3人獲省級道德模范。積極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黨”等主題教育系列活動,深入實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金種子”工程,廣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美德少年”評選宣傳活動,涌現出省市縣各級新時代好少年共89名。
各類先進典型猶如一把把思想的火炬、一盞盞指路的明燈,以無形的力量約束著廣大人民群眾的言行,教育引導他們崇德向善、共促和諧。
移風易俗為鄉村治理立規
抓喜秀龍鎮炭窯溝村位于古絲綢之路咽喉要道——烏鞘嶺腳下,有漢、藏、土、回、蒙古等8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646人,占全村人口的47。9%。
為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炭窯溝村探索出“六個一”鄉村治理模式(“一條主線”強隊伍,創出活力之美;“一個目標”育產業,創出富裕之美;“一套辦法”建新村,創出宜居之美;“一本存折”儲道德,創出文明之美;“一碗燴菜”辦喪事,創出鄉風之美;“一張網格”抓治理,創出和諧之美。)該村在充分尊重民族風俗習慣的基礎上,把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弘揚孝道、尊老愛幼、扶殘助殘、和諧敦睦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劃定“紅線”,明確“底線”,讓群眾自己定規矩、自覺去執行,使“軟規定”變成“硬規矩”。

打柴溝鎮安家河村村規民約
炭窯溝村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在群眾中的道德約束作用,形成一種自覺遵守規則,用規則處理問題的基層治理精神,成為解決群眾工作難題的一把鑰匙。
“六個一”鄉村治理模式得到了省市縣領導的充分肯定,“一碗燴菜”辦喪事等做法在全縣得以推廣。2023年9月,抓喜秀龍鎮炭窯溝村被農業農村部評為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近幾年,天祝縣將移風易俗作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有力抓手,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先后制定印發《天祝縣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實施方案》《關于加強紅白理事會建設的指導意見》《天祝縣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實施方案》等規范性文件,完善縣、鄉、村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全縣178個行政村、20個社區居委會建立完善村規民約,成立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把抵制高價彩禮、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結合實際制定婚嫁彩禮、禮金、宴席等“限高”標準。積極組織開展“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演講比賽系列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通過發放倡議書、簽訂承諾書、送文化下鄉等形式,將文明新風送到群眾身邊,讓廣大人民群眾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轉變觀念。
積善成德,明德惟馨。天祝縣將持續探索以“德治”方式完善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之路,將精神文明建設優勢更好的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從小事抓起,從細節做起,讓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風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追求。
(靳文龍)
- 2023-11-22合理布局回收站點,加強分揀中心建設,提升便民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 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消費視窗·完善社區服務 提升生活品質)
- 2023-11-22評論員點評丨成武,不是試點的試點
- 2023-11-21“敦煌號”(敦煌-天津-泰國)鐵海聯運國際貨運班列首發
- 2023-11-21甘肅省民政廳系統基層黨務工作者走進省公交建集團開展黨建觀摩交流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