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由崆峒區水務局提供的國家地下水位變化情況監測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以來,養子寨監測井地下水水位穩步上升,崆峒區2023年度第二季度水位變幅標識由“紅”轉“橙”。
自2021起,連年降水量減少加之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用水量猛增,平涼市中心城區的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去年9月,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就這一問題進行了實地勘察和對比分析,并指出了客觀原因:“上游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量逐年增加,導致涇河、頡河徑流量減少,2022年涇河徑流量0。5億立方米,比2021年同期減少66%,2021年比2020年同期減少39%;受氣候變暖影響,降水量較往年不斷減少,2022年降水量377。4毫米,比2021年同期減少35。3%,2021年比2020年同期減少24。3%,造成地下水補給不足。”
崆峒區水資源中心主任劉治強也作出了主觀原因分析:“地下水是通過降雨和涇河的徑流補給,下滲到地下而取得,是個生態補給過程。近三年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量并未減少,對地下水的索取量也并未降低。再加上我們的地表水源工程建設相對滯后、水資源監管較為薄弱以及社會節水意識不強等原因,故而觸碰了國家監測紅線。”
泉水新生,功在治理。這意味著平涼市中心城區通過常態化開展地下水綜合治理與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近年來,崆峒區委、區政府從問題入手,向源頭發力,屢次帶隊深入調研、科學研判,統籌推進水源置換、中水回用、節水型社會建設等系統治理,為地下水超采治理水平和水資源承載能力提升定點發力。
配合常規地下水治理出臺的“22條”和與配套水源地置換建設的韓家溝水廠(二期)凈化水廠正是該區推動地下水治理的兩場“重頭戲”。
破題:攻克“22條”
2022年8月,“22條”應運而生,崆峒區委、區政府帶領水務及相關部門逐條攻關,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優化資源配置。在保證城區自來水正常供給的前提下,關閉部分取水井,以減少取水對地下水位的影響。邀請甘肅省地礦局水勘院勘明地下水水系變化趨勢及地下水位下降主要原因,為中遠期的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提供理論依據。科學修編水資源開發、利用報告,實施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提升雨水資源利用水平。
強化取用監管。拉網摸排,靶向施治,完成計量設施安裝、關停等工作。完善取水監測計量體系,督促企業安裝取用水在線監測計量設施,實行在線監控,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制定出臺《建筑工地基坑排水管理辦法》,推動工業園區青年公寓樓、甘肅醫學院附屬醫院醫技樓違法基坑排水井關停整改到位。加大城市公共供水管網維修改造力度,實施了柳湖村一社、定北路政務大廳南側、仁河汽配城B區區域供水管網鋪設,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下降至8。41%。
促進節約用水。加快灌區節水化改造,涇河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已于6月中旬開工,正在開展渠道清理、埋設管道等工作。發揮天雨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回用工程作用,加大城市中水使用量。建成涇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鋪設中水管網18。84公里,預留管網接口5個。編制完成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方案,完成中心城區城市綠化、道路沖洗等市政用水水源置換,接通地表水集中取水口6處,壓減地下水取水量52萬立方米。發布《全民節約用水倡議書》,印制各類節水宣傳資料30000多份,引導全社會處處抓節水、人人都節水。
實施水源工程。去年以來,崆峒區著力構建水資源配置工程體系,投資30。94億元實施包括白楊林水庫工程、麻武水庫工程、后峽水庫工程、崆峒水庫改擴建工程、韓家溝水廠(二期)及凈水廠項目、涇河流域灌溉生態改造工程、白龍江引水工程配套建設項目在內的7項水源保障項目,以解決城區居民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問題。
解題:多條“腿”走路
一份2023年最新的取水批復顯示,隨著韓家溝水廠(二期)凈化水廠建成,平涼市中心城區居民生活用水將形成新的水源布局,分別為養子寨、景家莊、韓家溝水源地地下水以及最新置換的崆峒水庫地表水。
“以前全部開采地下水,凈化后直接供給市民。現在‘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采用地下水,‘一條腿’是地表水。崆峒水庫地表水就是新換的‘第二條腿’。”平涼給排水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張明成介紹說。
近日,記者在韓家溝水廠(二期)凈化水廠施工工地看到,該項目已進入緊張的施工收尾階段。5。5公里DN500輸水管線已敷設到位,水廠內的凈化車間及所有硬件工程已基本完成,設備安裝也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9月底將實現通水試運行。
據了解,全區為加快推進水源置換,依法開展水源劃定。崆峒水庫地表水109項指標水質檢測工作已完成;甘肅太統崆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崆峒山大景區管委會均已復函同意崆峒水庫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建設事宜。水源工程建設方面,崆峒水庫至韓家溝水廠引水工程《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報告》已于8月23日獲國家林草局批復,2560米引水管道已完成工程總量的70%。
該凈化水廠以崆峒水庫地表水為水源,項目投資9768。6萬元。因地表水裸露于地表且沒有過濾,處理要求和難度比較高,故而投資修建,預計建成后日處理水量可達2萬立方米。
“通俗地講,韓家溝水廠(二期)凈化水廠建成投運后至少每天可為全區壓減2萬米的地下水開采量。”崆峒區水資源中心主任劉治強補充道,“其謀劃初衷是把中心城區使用的自來水水源由單水源變成雙水源,用地表水替代一部分地下水,用以加強地下水的涵養,有助于超采區水位回升,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心城區用水緊張問題。”
“地下水治理是一項長期工作,且成效不易被看見。雖然平涼市中心城區地下水水位有所回升,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治理成效,但鞏固拓展治理成效需堅持不懈、久久為功。我們將繼續抓好專項整治、持續強化節約用水、著力加強監督管理、加快實施水源工程,力爭從根本上扭轉城區水資源緊缺狀況。”崆峒區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黨等明表示。(平涼市崆峒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梁璐)
- 2023-12-02甘肅酒泉接連兩次地震 電網平穩運行
- 2023-12-01夏河縣聯社大力支持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建設
- 2023-12-01郵儲銀行慶陽市分行:金融服務到位“貸”領青年創業致富
- 2023-12-01郵儲銀行甘南州分行送金融服務進牧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