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威,有關馬的文物就比比皆是,但最引人矚目的還是1969年發現的那匹銅奔馬。它將漢代人們對于天馬的想象如此生動而又超拔脫俗地展現了出來。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匹馬能與之相媲美。銅奔馬全身的著力點聚集在超越飛鳥的一蹄之上,在力學的工藝上有著卓越的成就。
關于這件出土文物的命名,有著眾多不同的理解角度,而銅奔馬則成為其中認可度最高的一個。古典文化中對這座文物形象的描述各有不同,除了最常見的“銅奔馬”和最為具象的“馬踏飛燕”外,還有更具寫意韻味的“馬超龍雀”“飛燕騮”“馬神一天駟”“天馬賽風神”“天馬戲飛燕”等描述。然而無論怎樣定義,這件誕生于漢代的藝術品,首先要從其誕生的年代和當時具有的文化精神來為其命名。這是忠于藝術的一種方式。在漢代,“天馬”一說已經誕生。從前面的論述可以看出,這件生于東漢的青銅鑄就的奔馬的原型就是漢武大帝朝思暮想的“天馬”,因此,它的主語應為“天馬”最為恰當,也最能體現出其神俊與不凡。而一件藝術品能夠擁有如此多的命名方式,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在歷史敘述與藝術創作中,馬承載了夢想和神勇。河西早年間承載著悠久的游牧文明,馬成為交通工具,亦是生產工具。雷臺里有馬踏飛燕,蘭州的車站廣場亦有,小時候厭煩聒噪而又匆忙奔赴旅途的異鄉客,只能在候車的間隙凝望孤獨而又高聳的馬踏飛燕,雖然是仿造,但順著地平線太陽升起的方向,那匹馬好像嘶吼著要將我的思緒帶回馬背上生存、歌唱的過往,我知道,那是我們的先祖血液被點燃的地方。后來,遠赴山東上學的那些日子,第一次離家是看到甘A車牌都會思潮起伏的,那個輕踩著飛燕的天馬就不僅成為了中國旅游的標志,也更是成為了每一個甘肅游子的牽絆。浪跡天涯的人啊,看到那銅奔馬,家門前的燈就亮起來了,心也就暖起來了。
- 2023-12-05陜甘寧蒙晉五省六市稅務部門開展跨區域稅收普法訪談活動
- 2023-12-05甘肅稅務:送法進學校 稅宣潤童心
- 2023-12-05甘肅國投集團:深入學法用法 打造法治國投
- 2023-12-05甘肅稅務:持續提升不動產登記辦稅便利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