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別名忍冬,由于忍冬花初開為白色,后轉為黃色,因此得名金銀花,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而在位于甘肅中部的通渭縣,每年三月至五月都會有遍地金銀色,村民們穿梭在綠白相間的花海中,臉上充滿了豐收笑容的壯美景觀。通渭所產金銀花因綠原酸、木樨草苷含量高出《國家藥典》標準1至2倍,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得到了縣委、縣政府大力推廣,成為了當地農民的致富花,金銀花產業也成為通渭縣域鄉村振興的“金產業”、經濟發展的“金名片”。
通渭搶抓定西建設“中國藥都”和“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核心區”戰略機遇,立足資源稟賦,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政策保障、金融支持,推動中藥材產業標準化種植、精深化加工、市場化營銷、品牌化發展,全力打造以金銀花為主、黃芪等當地中藥材共同發展的中藥材產業園。截至2023年3月,通渭縣金銀花種植基地達到15萬畝,全縣18個鄉鎮均有種植,產值突破7億元,帶動農戶5.2萬戶23萬人、戶均收入2.1萬元以上,全產業鏈產值超過20億元,走出了一條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產業振興之路。通渭縣信用聯社作為土生土長的縣域唯一的法人金融機構,堅持深扎“三農”,助力振興,從資金、服務、信息等各個方面全程助力和見證了這場轟轟烈烈的產業興起之路,著力用金融活水澆灌金銀花開。
黨旗高擎,拉動金融助理紅色引擎
通渭縣李家店鄉作為金銀花小鎮,是全縣金銀花種植示范基地,不僅種植面積大,而且收購加工也初具規模,從三月至次年,金銀花市場交易成了常態,同時也催生了諸多金融需求。
通渭縣聯社李店信用社作為就近鄉鎮網點聯合黨支部所在地,肩負了宣傳黨的金融政策和踐行農信使命的巨大任務,特別是李店信用社主任、黨支部書記李曉龍掛任李店鄉金融助理以來,政銀合作共同推進金銀花產業發展成為李店信用社黨支部的又一重大任務。為此,根據李店信用社黨支部關于專項支持金銀花產業發展的報告,縣聯社將種植金銀花農戶單筆小額信用貸款額度提至50萬元,全面保障金銀花種植及收購加工的資金需求,同時增加李店信用社現金庫額度,方便金銀花采摘收購期的零幣兌換。
在李店鄉黨委政府、李店信用社黨支部和各村“兩委”的溝通協商下,形成了“政府拿政策、信用社出資金、農戶搞種植、合作社收購加工銷售”的一體化產業格局,李店信用社黨支部更是以創建紅色黨建品牌為目標,與轄內重點村委開展支部共建聯建,以金融助理、金融顧問、金融聯絡員為骨干,組建志愿服務隊,主動學習金銀花種植、加工等知識,梳理市場信息,與信貸政策、金融知識一并在村委會向農戶集中宣講,真正讓金銀花從“靠天”生長變為“靠人”生長,把“科技種田”和“金融活水”融合在了一起。截至目前,李店信用社有金銀花種植類貸款340筆3095.55萬元,收購加工類貸款4筆710萬元。

整村授信,構建長效化信貸服務機制
今年以來,通渭縣聯社針對縣域主要產業發展持續調整金融服務政策,著重從貸款期限、貸款額度、擔保形式、貸款利率等方面做出相應調整,在全縣范圍內滾動式開展整村評級授信工作,著力從機制上構建長效化的服務模式,確保農戶、小商小販和企業合作社能在第一時間從信用社獲得最優最貼心的金融服務。
針對縣域金銀花產業發展現狀和廣大農戶的致富愿望,通渭縣聯社搶抓契機,以整村授信為主要舉措,按照“白名單+”的形式開展整村授信,各網點組建評級授信工作組,首先從金融聯絡員(由各村村主任兼任)處獲取基礎資料,再聯合鄉鎮干部入戶核查,客戶經理通過背包銀行進行現場評級授信,對種植的金銀花按照當年市場價值和種植面積直接計入家庭資產,這一舉措能夠大幅提升農戶的評級等次和授信額度,得到農戶們的一致好評。
針對合作社收購加工金銀花的大額資金需求,通渭縣聯社與省農擔公司全面合作,簽訂擔保協議,對30萬元以內農業融資貸款落實見貸即保政策,對單筆超過30萬元的在完成盡調后落實擔保。同時,為進一步減輕農業產業融資成本,全面推出“農擔易貸”新產品,該類貸款對借款人直接免除擔保費用,通渭縣聯社已發放“農擔易貸”2筆360萬元,全部用于支持金銀花產業發展,通渭縣聯社針對農業發展“三年一評、一年一核”的長效化信貸服務機制得以全面建立。在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倡導下,在信用社“一攬子”優惠金融政策的支持下,全縣各鄉鎮金銀花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產值逐年增長,農戶收入更是持續增加,截至目前,全縣累計發放支持金銀花產業發展的各類貸款2300余筆,近2.44億元。
移動支付,提供便捷高效結算服務
金銀花采摘、收購工作有著非常強的季節性和時效性,搶收金銀花在通渭縣成為了高頻詞。受制于農村空心化和農村勞動力短缺因素困擾,每年在3至5月會有大量外地散工到各鄉鎮采摘金銀花、大量商販到各村組收購金銀花,而此時,也正是通渭縣聯社各網點最繁忙的時節,按照每年“金融知識進村社”“千名行長進萬家”活動安排,在田間地頭、路邊村舍隨處可見兩人一組、三人一隊的信用社員工,以所在鄉鎮為服務半徑,面對面宣傳支農惠農政策和金融產品,及時提供金融咨詢、政策宣傳等配套金融服務,現場為金銀花購銷商販和散工雇主辦理“e碼通”。
針對部分老年人不愿使用手機支付結算的,安排專人陪同取款,各網點設置專柜,負債金銀花采摘收購期的現金存取和零幣兌換業務,及時建立客戶檔案,開設綠色通道,確保現金供應。同時加強網點ATM機、存取款一體機、智能柜臺等自助機具運營維護,及時做好清機加鈔工作,滿足農戶、商販資金和金融服務需求。截至10月底,通渭縣聯社在各鄉鎮有“e碼通”商戶1868戶,其中涉及金銀花種植收購的達到173戶,農民們正從一次次的支付變革中奔向更加富裕的未來。
金融雨露常在,金銀花開長久。在通渭這片紅色沃土上,通渭縣聯社主動傳承紅色基因,以一朵晶瑩剔透的“金銀花”,將服務“三農”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情懷融進了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之中。
通渭縣聯社將一如既往,主動對標鄉村產業發展大局,筑牢金融活水堤壩,培育更加高質量的農村產業集群,為轄區內廣大農戶增收致富“挖渠注水”,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農信力量。
- 2023-12-07我國自主設計亞洲首艘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主體完工
- 2023-12-07新疆烏魯木齊:霧凇滿枝靚冬日
- 2023-12-07甘肅武威創新招商方式 發揮“歸雁效應”發展“飛地經濟”
- 2023-12-06郵儲銀行甘肅省分行轄內各單位組織開展“12·4”國家憲法日宣傳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