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全區堅持規劃先行、點面結合、建管并重,同向發力、同頻共振,搶抓海綿城市建設機遇,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大力開展專項整治,城市品質顯著提升。強力治“亂”。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拆除違法、危險建筑和大型戶外廣告2.62萬處,更換拆除陳舊破損戶外廣告和門頭牌匾4472處,查處出店經營4.8萬起,規范夜市門店1745戶;依法取締“黑作坊”36家,建成清真肉制品集中加工、面制品集中配送中心等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4個,食品綜合批發配送中心1個,簽訂“門前五包、店內五規范”責任書6800余份;實施紅旗街、四中巷及32處沿街樓宇立面改造提升,線纜入地8.7萬米,整理拆除廢舊分纖設施3731處、分纖箱6164個、纜線137萬米,整治小區501個、桿線隱患625處、箱體美化601個,“視覺亂象”基本消除。強力補“差”。實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155項海綿化改造項目全面開工,新建改造雙擁路、果園路等便民市場12個,龍隱濕地公園、柳湖公園等公園游園9個,實施隴東明珠、翠園小區等老舊小區改造16個;平涼五中、平涼八中等7所學校完成海綿化改造;新建公廁20座,完成28座公共衛生間無障礙提升改造,安裝導向牌208個;翻新仿古候車亭67座,30臺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投入運營,新開通助學定制公交專線9條。強力疏“堵”。實施道路暢通工程,臨涇路、崆峒大道等25條16.68公里城市道路建成通車,改造提升2個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東西大街、南環路等82條15公里道路,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環”進一步暢通。實施中心城區車輛停放“一難兩亂”整治,查處違停違法行為8萬余起,新建交通信號燈4處、行人闖紅燈曝光系統1處、智能斑馬線3處;新建平華路、西城路等停車場13處,新增停車泊位2.7萬個、臨時停車位1.2萬個,在果園路、豐收路等10條道路施劃潮汐車位,免費開放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場12處,中心城區交通亂象得到有效治理。

街景風貌改造提升。區執法局對中心城區建筑物外立面和商鋪門頭牌匾、卷簾門、臺階踏步等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因地制宜設置花箱、立體花架等“軟隔離”,先后打造了紅旗街、四中巷、廣成路、柳湖路等示范點,城市街景面貌顯著提升。便民市場新建改造。各責任單位把便民市場建設作為重點民生工程,先后新建改造三天門、鐵路、果園路、雙擁路等便民市場12處,推動市場環境、功能布局、內部設施、外部秩序實現大變樣,有效改善了周邊環境,讓老百姓的“菜籃子”拎出幸福感。中心城區街頭游園建設項目。區住建局因地建園、因勢造景,精心打造了玄鶴園、甘霖園、蘭雅園、南雅園、政通園、民馨園、童心園、興業園、康樂園、九天廟巷游園、崇文園、百興雅苑、盤旋路花壇、西新園、西站花園、八里花園、涇水園、廣成園、鐵路園(19個街頭游園全拍)等一批集觀賞、休閑、娛樂功能于一體的便民休憩地,有效提升了城市品質。道路橋梁改造提升。區交通運輸局緊盯群眾所需所盼,先后對甘溝橋、四十里鋪鎮閆寨涇河大橋等6處危橋進行了拆除重建,徹底解決了路面坑洼破損、橋梁承載能力差等問題,極大方便了群眾出行。豐收路涇河大橋南側引線道路改造及涇河大道西延伸工程。區住建局以提升豐收路涇河大橋與涇河大道交匯處道路通行能力、完善城市西區路網結構為重點,對豐收路涇河大橋南側引線道路進行改造,有效提升了城市承載能力和服務功能,滿足了群眾的出行需求。
- 2023-12-28崆峒區人社局:打響做靚勞務品牌 提高勞務輸轉質量
- 2023-12-28興業銀行蘭州分行七里河支行進行金融知識宣傳普及
- 2023-12-28方大集團情系災區群眾彰顯責任擔當
- 2023-12-28方大炭素入選中國海關貿易景氣統計調查(出口)樣本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