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煤取暖是北方農村傳統的采暖方式,不僅有煤煙污染,而且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如今,一種環保節能、安全衛生的生物質燃料采暖爐在敦煌市月牙泉鎮中渠村試點推行,成為冬季取暖的“新時尚”。

李秀蘭是月牙泉鎮中渠村一組村民,入冬時就在自家安裝上了生物質燃料采暖爐,做飯、采暖都靠它,清潔衛生的取暖爐受到了全家人的歡迎。“自從裝上這個爐子后干凈又省事,政府還給了補貼,身體暖了心里也暖了。”李秀蘭說。
生物質燃料采暖爐,就是以生物質顆粒為燃料進行燃燒取暖,而生物質顆粒是用農村廢棄的秸稈、木頭、樹枝等粉碎后壓縮而成的顆粒,且火力大、灰粉低、環保無煙,燃燒后的灰燼,還可作為鉀肥使用。群眾使用過程中既不會污染空氣,又不會出現煤氣中毒的現象,既溫暖實惠又安全衛生。
為了讓村民打消顧慮、體驗效果,月牙泉鎮在中渠村村委會率先安裝了一臺進行試點。據該村黨總支部副書記王國華介紹,從2023年11月運行至今,從成本上來說比用煤便宜,從效果上來說干凈、環保、便捷、熱量足。在月牙泉鎮中渠村試點推廣的生物質燃料采暖爐,除了環保干凈外,老百姓最在意的還是經濟賬。
村民李仁元說:“這個爐子是5200,政府和企業補貼了5000元,自己掏了200元,然后安裝暖氣片花了1500元,自家總共花了1700元。”
在該村的生物質燃料生產加工廠,一整套生產設備平穩運行,從周邊收購來的農作物秸稈、廢舊木料經過破碎、粉碎、壓制成型、試燃等多道工序,就變成了熱值、熱效率優于普通燃煤的新型生物質燃料。
據工廠負責人王建江介紹,該生物質鍋爐環保指標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生產的生物質顆粒燃料所有的含量當中沒有硫,是一種純粹的清潔環保能源。農戶購買一袋顆粒燃料15元左右,普通家庭平均每天用20元左右的燃料,農戶也可將自家秸稈、樹枝等材料送到加工廠進行顆粒兌換,對農戶來說,既清除了房前屋后多余的秸稈柴草,還換取了燃料,變廢為寶。
為保障廣大群眾清潔取暖,月牙泉鎮積極推進清潔能源生物質燃料鍋爐推廣工作,構建綠色、節約、高效、協調的農村清潔供暖體系。
“月牙泉鎮是林果大鎮,每年有大量的廢棄樹枝和秸稈,正值全鎮開展全域無垃圾專項攻堅行動,安裝使用生物質燃料采暖爐,既清潔了環境,又為制造燃料提供了保障,一舉兩得。”月牙泉鎮副鎮長楊曉麗說。
據了解,目前月牙泉鎮中渠村已安裝生物質燃料采暖爐近60戶。敦煌市將繼續測評生物質燃料采暖爐使用可行性情況,有望在2024年全市各鎮大范圍推廣使用。(周斌全 田麗)
- 2024-01-052024年張掖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啟動儀式在高臺縣舉辦
- 2024-01-05民勤縣確定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 2024-01-05崆峒區政協委員趙菊花:使命在肩荷重任,無須揚鞭自奮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