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省內經濟

莫建成藝術博物館舉辦2024迎春歷代經典繪畫藝術展

2024-02-04 15:39 來源:中國甘肅網

  祥龍昂首啟萬象,云螭騰飛耀人間。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征著吉祥與繁榮。甲辰龍年新春來臨之際,定西市隴西縣莫建成藝術博物館將于2月6日特別舉辦“辰龍祥瑞·古韻瑰寶”——甲辰年迎春歷代精典繪畫藝術展。此次展覽籍現代智能科技,高度還原館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及全世界各大博物館的中國古典繪畫精品,使大眾能夠近距離共賞中國藝術之瑰寶。

  中國繪畫藝術源遠流長,展現古老華夏的文化之美,寄寓著民族的精神理想和審美追求。南宋《九龍圖》描繪了九條形態各異的龍,或攀伏山巖之上,怒日圓睜;或游行于云空之中,雷電云霧掩映;或龍戲水珠、波濤洶涌;或雌雄相待,欲追欲逐;或架勢搏斗等,將龍的種種神態刻畫得非常生動。《九龍圖》是宮廷繪畫與文人畫過渡時期,文人畫家陳容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面對林壑蒼翠,煙嵐明晦,畫家們居丘園養素,倚泉石嘯傲,盤桓綢繆間感悟大道玄機,營造出時空交織的山水妙境;面對鳥鳴珠箔,群花寤寐,畫家們慕造化,移精神,悅性弄情,工而入逸,奏響生命的清音;面對人生百態,世事萬狀,畫家們傳神寫照,披圖鑒史,留駐形貌德跡,以直觀鮮明的思想性、社會性和時代性映涵人性表達的獨特和深刻。

  墨韻千載,文脈悠悠。時至今日,微噴復制技術突飛猛進。國際上許多知名的博物館,都在從事藝術品微噴復制的工作。謝稚柳先生曾說:“這些精美復制作品的問世,是書法家、藝術鑒賞家的福音,它不僅為無緣親臨收藏地觀摩原件的藝術愛好者提供了目睹名跡神采的好機會,即使對那些有緣觀賞真跡的人士來說,要一下子博覽如此多的名作,或希冀時時摩挲把玩,也是件很難如愿的事情。”啟功先生曾經給予更高的評價,他說:“經歷數百年乃至千年后原件多有損壞,已失去原有的風韻,可這些復制品恢復了原作的色澤,簡直整舊如新。所以在運用方便處,足可稱‘真跡一等’。”

  此次豐富的古代繪畫作品,旨在向觀眾呈現清晰的唐宋元明清繪畫發展脈絡。使大家通過觀賞展示的86幅歷代名家名作,了解中國古代繪畫的洋洋大觀,感受中華大地古往今來的山川壯麗、花木繁茂、人物風流,進而體悟中華文明的悠久深厚!

  南宋陳容《九龍圖》局部

  南宋陳容《九龍圖》局部

  《九龍圖》描繪了九條形態各異的龍,將龍的種種神態情勢,刻畫得非常生動。《九龍圖》是宮廷繪畫與文人畫過渡時期,文人畫家陳容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面對林壑蒼翠,煙嵐明晦,畫家們居丘園養素,倚泉石嘯傲,盤桓綢繆間感悟大道玄機,營造出時空交織的山水妙境;面對鳥鳴珠箔,群花寤寐,畫家們慕造化,移精神,悅性弄情;面對人生百態,世事萬狀,畫家們傳神寫照,披圖鑒史,留駐形貌德跡,以直觀鮮明的思想性、社會性和時代性映涵人性表達的獨特和深刻。

  明代邊景昭《雙鶴圖》

  邊景昭(生卒年不詳),字文進,隴西人。其能詩善畫,明永樂年間任武英殿待詔,為宮廷作畫,傳世作品有《三友百禽圖》《竹鶴圖》等。《竹鶴圖》是一幅以吉祥瑞壽為題材的畫作。仙鶴喻示長壽,且其形體優美、步履翩躚,給人一種優雅之感。畫面中,溪水坡岸上立有兩只仙鶴,一只俯身覓食,另一只轉項回首梳理白羽,神態悠閑。仙鶴潔白輕盈的羽毛片片分明,好似浮于畫面之上,令觀者屏息凝神;頭頸與尾羽處著重墨,鶴頂的一抹丹紅格外醒目。竹以墨筆雙勾,再施色彩。全幅設色對比鮮明,繼承了五代黃筌以及宋代畫院花鳥畫的富貴風貌,具有濃郁的宮廷氣息。

  明代呂紀《四季花鳥·秋》

  呂紀,1477年生,鄞州(今浙江寧波)人,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年)最早的宮廷畫家。擅長以鮮麗的著色和細膩的描繪為特色的大畫面花鳥畫,與同時代宮廷畫家林良的“寫意派”水墨花鳥畫截然不同,被稱為“寫生派”。本圖是四幅一組的大作,在春夏秋冬四季自然景觀之中配以花卉禽鳥,被稱為是呂紀的頂級杰作。

  北宋郭熙《早春圖》

  郭熙,字淳夫,北宋畫家兼理論家,河陽府溫縣(今屬河南)人。郭熙出身貧寒,好好道學,喜游歷。擅畫山水,早年無師從,而后在臨摹李成山水畫中受到啟發,宗李成之法,畫藝有所提升,到晚年筆墨甚精,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郭熙畫山石多用“卷云皴”或“鬼臉皴”;畫樹枝如蟹爪一般下垂,畫面境界雄闊而又靈動縹緲。

  明代繆輔《魚藻圖》

  繆輔,(公元15世紀))字良佐,江蘇蘇州人,生卒年不詳。官武英殿錦衣鎮撫,明代宮廷畫家。擅畫水藻游魚,重視寫實,形態生動,勾染細膩,承黃筌工整妍麗畫風。

  明代唐寅《步溪圖》

  唐寅,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游名山大川,以賣畫為生,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精。

  清代沈銓《孔雀玉蘭牡丹圖》

  沈銓(1682--約1760),字衡之,號南蘋。清代畫家,浙江湖州人,擅畫花鳥走獸,以精密妍麗見長。少時家貧,隨父學扎紙花。20歲左右,從事繪畫,并以此為生。其畫遠師黃筌畫派,近承明代呂紀,工寫花卉翎毛、走獸,以精密妍麗見長,也擅長畫仕女。曾受聘東渡日本,留三年,創“南蘋派”花鳥寫生畫,深受日本人推崇,被稱為“舶來畫家第一”。傳世之作有《秋花貍奴圖》《盤桃雙雉圖》《五倫圖》等。

  北宋范寬《溪山行旅圖》

  范寬,又名中正,字中立,陜西華原(今陜西銅川)人,宋代繪畫大師。范寬早年師從荊浩、李成,后感悟“與其師人,不若師諸造化”。遂隱居終南、太華,對景造意,寫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畫峰巒渾厚端莊,氣勢壯闊偉岸。其皴法,一般稱之為“雨點皴”,下筆均直,形如稻谷,也稱“芝麻皴”。范寬還善畫雪景,被譽為“畫山畫骨更畫魂”。成功地刻畫出北方關陜地區“山巒渾厚,勢狀雄強”的特色,被譽為“得山之骨”“與山傳神”。

  北宋佚名《松泉磐石圖》

  《松泉磐石圖》近景細致,清朗,磐石上松木古麗蒼勁,遠方淡淡的泉水,在山坡、樹影的映襯下,百轉千回,沖沖而來,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泉石松圖。其中,磐石蒼秀,筆法細膩,有橫抹小斧劈之感;石上,兩棵雜樹彎轉有勢,勾染到位,枝梢筆調清晰秀潤;主要的兩棵松樹立于磐石之上,根扎于石,甚是偉岸,雙松一實一虛,一前一后,錯落有致,松干點染相間,厚重真實,濃淡明暗過渡清楚,松技一轉一結,轉節而上,無直筆而言,在彎彎曲曲的枝叉上,一組組似鋼針一樣的松葉,拋撒開去,象一朵朵仙人球令來者難犯。整個松樹,結構合理,松姿雄健、古韻,筆墨成熟穩定,勾點染線俱佳,為后世少有,是松法之精品。

  南宋趙伯駒《仙山樓閣圖》

  趙伯駒,(約1120年-1182年),字千里,汴京(今河南開封)人,南宋著名畫家。趙伯駒為宋朝宗室,宋太祖七世孫,趙令穰之子。他工畫山水、花果、翎毛,筆致秀麗,尤長金碧山水。他以畫扇為宋高宗趙構賞識并予召見,曾官至浙東兵馬鈐轄。

  清代冷枚《春閨倦讀圖》

  冷 枚(約1669年—1742年),字吉臣,號金門畫史,山東膠州人,焦秉貞弟子,清代宮廷畫家。善畫人物、界畫,尤精仕女。所畫人物工麗妍雅,筆墨潔凈,色彩韶秀,其畫法兼工帶寫,點綴屋宇器皿,筆極精細,亦生動有致。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