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一:
“女子,我社保卡丟了咋辦?”
“我兒子在外地呢,人不回來可以辦社保卡嗎?”
“我的低保錢怎么還沒打上啊”……
“可以掛失補辦,現在很方便,當天就可以在信用社拿到卡。”
“只要到便民服務大廳登記錄入系統,然后直接到信用社就可以拿到卡。”
“低保錢每月都會按時打的。”……
年關將近,外流人口返鄉,辦理事情的人數多了起來。平涼市崆峒區白水鎮便民服務大廳里民政干部曹文文耐心地給辦事群眾一一答疑解惑。
臨時救助、特困供養、慰問金、救災款等各種惠民惠農資金都要從民政干部手中落實下去,涉及到資金問題更是要慎之又慎,不容有半點馬虎。
“將國家惠農惠民資金落到實處,必須走訪入戶調查核實,必須做到客觀、公平、公正,所以更多的時候都是在村上戶內核實情況或進城報資料的途中。鄉鎮工作其實很冗雜,不過,看到群眾在遇到困境時及時得到救助,內心還是很欣慰的。”曹文文談了下鄉鎮工作的感受。
從衣食住行到人情世故,鄉鎮干部熟知鄉村的日常生活,種種細節信手拈來,活靈活現。鄉村細水微瀾的日子決定了鄉鎮基層工作繁瑣卻也溫情,身邊的農民是息息相關的親人、日常與根系。
鏡頭二:
平涼市崆峒區安國鎮老莊村駐村幫扶干部徐碧霞的抖音記錄:金黃軟糯的雞蛋糕制作過程。
村民谷正禮拎著幾個雞蛋叩響了徐碧霞宿舍大門,小徐看到雞蛋秒懂來意,順手接過雞蛋,嘴里說道“谷叔,做好了給您拿家里去……”
兩句寒暄后,小徐開始行動:將7顆雞蛋打散,加入60克蜂蜜,80克糖,用打蛋器高速打發,分兩次篩入200克低筋面粉,擠入模具,送入烤箱,在時鐘跳轉的光速中,香氣撲鼻的雞蛋糕出鍋。
“給您做好的雞蛋糕,這是剩的一個雞蛋……”
“你留著吃嘛,一個蛋還拿回來干嘛!謝謝啦,小徐。”“見犢補母的資金打上了嗎?最近牛棚里有沒有母牛懷孕的?”
“有啊!”寒暄里都是樂呵呵的滋味。

“4年駐村光陰,村上人都熟悉了,除了干好業務工作,有時間的時候發揮下廚藝,給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做做雞蛋糕,他們就不用花錢去鎮上買了,大家也喜歡,對于我這個‘吃貨’來說也是給我提供了一個和鄉親們聯絡感情的機會,這也是為民服務嘛!”徐碧霞慢條斯理地說道。
自從來到老莊村,走家入戶、講政策、調糾紛、幫扶干事,徐碧霞由一個“外來戶”成了老鄉眼中的“主心骨”。看著大家開始規模化養牛養羊、種植成畝的花椒、入股合作社當股東,日子一天天地變好,徐碧霞心里成就感滿滿。
基層鄉鎮是最接近群眾的“前沿陣地”,也是年輕干部投身實踐的“火熱陣地”,像曹文文、徐碧霞這樣的基層干部很多很多,他們到鄉鎮工作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與百姓交友,在基層工作中經風雨、見世面。
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全媒體記者 哈驥洲
平涼市崆峒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朱婷婷
- 2024-02-05甘肅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柳鵬到甘肅省公航旅集團慰問
- 2024-02-05國網禮縣供電公司:“電力愛心超市”兌出幸福美好生活
- 2024-02-05華亭:開展節前“結對關愛”大走訪活動
- 2024-02-05方大炭素炭磚產品獲寧德烯鋮客戶積極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