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尾聲,各地返鄉潮陸續開始,古浪縣大靖鎮的各個烤饃店訂單量持續遞增,自動和面機、電烤箱、電灶和電暖氣幾乎24小時不停歇地運轉著,為外出人員背包里的“家鄉味”做準備。2月14日,國網甘肅電力連心橋(武威)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蔡國偉和杜生曄走進轄區內的烤饃店進行安全用電檢查服務,為特色年味保駕護航。
大靖鎮的面點訂單如此火爆,主要是因為當地有名的一種烤饃——“燒殼子”。正如它的名字,制作此類烤饃的秘訣是在炭火加熱的土壘中長時間燒烤,烤好的饃外殼金黃酥脆、內芯軟和而不失勁道,麥香十足。近年來,隨著食品加工產業的快速發展和烤饃技術的改進,這道美食也不再依靠炭火和人力,而是通過智能電烤箱等進行精準溫控烤制,甚至連基礎的和面工序都可由電動和面機代替人力勞作。如此一來,可靠充足的電力保障就成了“燒殼子”保持原有美味的關鍵。
“我們就擔心這幾天這些設備超負荷運行出啥問題,你們過來幫我們看看,我們心里也踏實,后面又要忙不停了。”麥香源烤饃坊的老板安鳳梅在得知蔡國偉和杜生曄的來意后,連忙道謝。
據安鳳梅介紹,現在用電有保障,供電服務又快捷周到,烤饃店從來沒有出現過用電問題。現如今,各類烤制電器都能達到隨時預約制作,不僅溫度可以精準控制,還能隨時觀察烤饃的狀態。原本炭火烤制兩個小時才能出六個,現在一個多層烤箱就可同時烤出幾十個。加上烤饃制作工藝的不斷改進,“燒殼子”的花樣也越來越多,吸引了許多外地人慕名而來。
當天,蔡國偉和杜生曄對店鋪里的電器設備、電線及各類插座開關依次進行了檢查,并叮囑安鳳梅烤饃店濕度大,線路極易出現老化、外皮剝落等情況,若有任何用電問題要第一時間告知并聯系供電公司。同時,兩人又指導安鳳梅如何通過“網上國網”APP進行用電查詢、用能分析和預存電費等功能模塊的使用,讓他們在年關忙碌期間暢享指尖用電服務。
“現在的訂單量一天要上百個饃,我們這幾天的收入就和平時一個月的差不多,最近正是本地人要外出打工的節骨眼,訂單一天天又多起來,誰讓咱們的‘燒殼子’這么受歡迎呢。現在用電這么方便,我要多做幾種花樣,讓外出打工的人帶到全國各地,讓家鄉的美味獲得更多人的喜愛和認可。”安鳳梅說著,便將一盤盤剛烤好的“燒殼子”拿了出來,烤饃店里頓時熱氣騰騰、香氣四溢。說著話,店里便擠滿了前來購買“燒殼子”的顧客,看著安鳳梅忙碌的身影,蔡國偉和杜生曄便悄悄從店里離開了。
一年又一年,“燒殼子”的制作方法雖然變了,但味道依舊如初,而流淌進千家萬戶的“幸福電”動力卻越來越足,服務也越來越好,“燒殼子”也定能在不久的將來走向更遠的地方。(趙薇)
- 2024-02-18國網張掖供電公司圓滿完成春節保供電任務
- 2024-02-18蘭州高新區:文化過年讓春節更有“年味”
- 2024-02-18華亭市博物館舉辦春節主題系列活動
- 2024-02-18蘭州高新區連搭鎮:新春搶農時 苗圃育苗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