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午后晴朗的陽光投射在廣袤的雪原上,些許積雪已經化為凈水,滋養起土地上一草一木的生長。冰雪消融的夏河大地即將迎來生意盎然的春天。在夏河縣加尕灘草產業種植基地,滿載著優質飼草料的卡車停在院中,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正在按照名單組織各鄉鎮牧民有序領取飼料……
正值牲畜安全度過“春乏關”的關鍵時期,夏河縣農業農村局調運儲備飼草料2.78萬噸,全力保障牲畜渡過瘦弱、受凍、缺飼的“春乏關”,解決牧民群眾牲畜飼草料短缺問題。
夏河縣畜牧工作站站長九麥扎西坦言,“近年來夏河縣緊盯創建“全國高原特色現代畜牧業示范縣”的目標任務,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突出特色、產業聚群、鏈條延伸、品牌效應、優質優價、資源循環、創新驅動、科技支撐”原則,把發展壯大牦牛產業作為強縣富民的重要舉措,精心打造牦牛繁育基地,優化畜種結構,加快轉型升級,強化合作社示范帶動,拓展產業鏈條,加快推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從加強草原生態保護、解決草畜平衡矛盾、建設現代化養殖設施等方面著手,夏河縣以壯士斷腕決心核減超載牲畜,打破粗養粗放的傳統養殖習慣,突破草原圍欄壁壘,不斷優化農牧業資源配置和生產結構。探索建立“國有企業+專業合作社+智慧牧場”抱團發展模式和聯農帶農機制,采取“家庭牧場粗放散養”到“半舍飼半放牧適度規模”養殖轉變方式,加快轉變傳統生產方式,引導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推動牦牛產業帶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轉變。

依托牦牛核心繁育群輻射帶動作用和本地畜牧資源,夏河縣突出瓊漿鬧日、嘎威等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示范帶頭作用,重點在科才、桑科等鄉鎮建設以舍飼養殖、短期育肥為主的萬頭牦牛繁育基地。同時在夏河縣桑科種羊場基礎之上,投資3200萬元升級打造出具有夏河特色的現代畜牧產業園,通過“園區+合作社+家庭牧場+智慧牧場”的模式,建立萬頭牦牛產業發展體系。其中上線的智慧畜牧平臺可以做到牦牛身份識別、牦牛實時定位、實時監控、牦牛運動軌跡、健康監測以及環境監測等數據的監測收集,牧場管理人員通過智慧畜牧用戶端APP可以實時查閱每日繁育、健康等信息,實現了牧場全智能化管理,為牦牛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截止目前,夏河縣已培育牦牛省級示范性合作社1個,州級示范性合作社1個,家庭牧場283個,牦牛核心繁育帶42個,認證全國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45萬畝,“安多牧場”“雪頓乳業”2家企業被列入甘味農產品企業品牌,繪就出了一幅“畜”勢勃發的產業畫卷。(湯 宏 牛志玉)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