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臨潭縣依托優良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土地資源,突破傳統單一種植模式,大力發展市場潛力大的多元農業種植,積極培育菊芋、中藥材、蠶豆等特色種植業,助推了鄉村產業多元化發展,以多元特色產業種植鋪就了鄉村振興“幸福路”。
在臨潭縣店子鎮,一臺臺旋耕機穿梭在田間地頭,來自周邊務工的群眾跟在旋耕機后忙著撿拾菊芋,一旁的地塊中,群眾正忙著在對翻耕后的地塊進行覆膜、播種,一幅生機盎然的春耕圖躍然眼前。前來務工的店子鎮戚旗村群眾李鳳昌從早上11點前來拉運菊芋,他告訴記者,“一天拉運給230元左右,撿拾的人是一天120元。”
特色產業發展,一頭連著的是農民群眾的“錢袋子”,一頭連著的是鄉村振興的強勁動力。近年來,店子鎮結合鎮情村情,因地制宜,通過引進專業菊芋種植企業,流轉閑置土地集中種植菊芋,既有效解決了土地撂荒問題,又補齊了產業發展短板、增強了群眾增收致富的“引擎”。

看見菊芋產業發展帶來的美好錢景,店子鎮業仁村委會主任朱金平說:“今年我們村準備種植800畝菊芋,以合作社帶動農戶的模式進行種植。”
在新城鎮扁都村、洮濱鎮新堡村,中藥材、蠶豆種植成為當地群眾種植偏愛,群眾們抓住晴好天氣開展春耕備耕工作,他們忙著翻地、覆膜、播種、施肥……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今天天氣好,種點大黃,大黃這幾年收成從經濟方面來說有點高漲,每一年都很好。”新城鎮扁都村群眾賀玉彩說道。同樣,洮濱鎮新堡村的群眾陳英種了3畝地的豆子,對他來說,一畝地2000元,又是一份穩定的收入。
如今的臨潭,在國家鄉惠農政策的支持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菊芋、中藥材、蠶豆、高原夏菜、苗木等多元種植已成為群眾增收的主要來源,行走在洮州的田間沃野,到處都是群眾們忙碌的身影,一個個產業猶如美妙的音符,奏響了鄉村振興的“進行曲”。(楊真)
- 2024-03-27蘭州市城關區舉辦首屆家校社協同育人大講堂
- 2024-03-27華亭:賡續優良家風 創建文明家庭
- 2024-03-27甘肅建投七建公司組織開展安全質量專題培訓
- 2024-03-27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辦戲曲專題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