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常偉 通訊員 段海
連日來,高臺縣干部群眾積極參與春季義務壓沙活動,共筑堅固生態屏障,營造起全縣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濃厚氛圍。

一大早,在西沙窩義務治沙示范點上,黑泉鎮的200多名干部職工群眾走進沙漠,在林草部門技術人員指導下,劃線背草、俯身鋪草、揮鍬壓埋……光禿禿的沙丘上,整齊的草方格一排排、一片片不斷向沙漠腹地延伸,將連綿不絕的黃沙牢牢鎖在了原地。“開展義務壓沙活動是我們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好家園的實際行動,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夠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防沙治沙工作中來,讓我們的綠色家園變得更加美好。”正在和同時壓沙的黑泉鎮干部張立翔說。
黑泉鎮境內的西沙窩、胭脂堡灘、九壩灘等是高臺縣的幾個風沙口,早年常受風沙危害,耕地遭受沙漠侵蝕,嚴重影響農民生產生活。近年來,隨著“三北”防護林工程的大規模實施,這里生態環境大為改觀,昔日的戈壁荒漠披上了綠裝,防沙治沙意識深入人心。壓沙現場,來自該鎮各村的農民群眾也是一支壓沙“強隊”,大家有的躬身鋪草、有的揮锨填沙,分工明確、一絲不茍,整齊標準的草方格沿沙丘連成一片。“壓沙活動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孫后代的偉大工程,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每年都參加義務壓沙活動,看到我們高臺的生態環境逐漸變好,我由衷地感到自豪。”黑泉鎮向陽村村民王國軍如是說。

近年來,高臺縣按照“南保水土、中建綠洲、北御風沙”的思路,內應外聯,累計爭取和實施三北工程、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等重點防沙治沙工程項目2530多萬元,通過圍欄封育、植物固沙、機械固沙等措施,在西沙窩周邊部分地段建成寬度100-300米不等的鎖邊林26.5公里,開展尼龍網格沙障、麥草沙障、石頭沙障、玉米秸稈沙障為主的機械固沙2.06萬畝,減輕了風沙對周邊地區的危害,有效降低了區域內沙塵暴等災害性天氣發生的頻率與強度。2023年投資150萬元完成草方格固沙1000畝。今年計劃栽植梭梭600畝、草方格固沙1000畝。
- 2024-03-29迭部:深耕紅色資源 打造干部黨性教育“新高地”
- 2024-03-29舟曲:強化養殖培訓 助力蜂產業提質增效
- 2024-03-29蘭州工業學院召開第三屆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
- 2024-03-29國網甘肅電網建設事業部順利推進重點專項方案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