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吹拂萬物生,春雨潤澤滋生機。鑲嵌在青藏高原版塊上的畜牧業大縣——碌曲,正在以時不我待的干勁,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現代農牧業作為主攻方向,農牧業增量增質發展為抓手,通過農牧創新、品種優化、技術幫扶、統籌資金、生產加工等措施,持續推進農牧業發展效益、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牧區持續發展,加快碌曲牦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步伐。

碌曲地處甘青川三省交界,擁有整個藏區3000米以上海拔最廣袤優質的天然大牧場,畜牧業資源極為豐富,區位優勢巨大,該地出產的牦牛肉肉質鮮美、口感細膩,品質極高,廣大農牧民群眾又具有傳統養畜的技能,因此這里蘊藏著依靠養殖致富的巨大潛力。
如何規劃運營、轉變生產經營模式,把廣大農牧民群眾致富的愿望變成“高質量發展畜牧業”的行動上?把養殖戶養殖的觀念意識調動到“高質量”上來?成為碌曲實現牦牛高質量發展必須適應當下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必經之路。
政策調動 增收創收高質量
“近年來,我們碌曲縣創新實施了百社帶千戶和千名干部入百村大抓產業、大抓治理行動,探索出了以牦牛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的‘十戶聯產’抱團發展新模式,并通過黨委政府引導成立牦牛產業高質量發展協會,推廣傳統畜牧業和現代畜牧業相結合的養殖方式,加大貼息貸款和獎勵資金的投放力度,我們建設活畜交易市場,引進生產加工銷售企業等一系列創新舉措,有效解決了合作組織缺資金、缺技術、缺銷售渠道等短板和不足,形成了全產業鏈發展模式,走上了一條兼顧產業發展、群眾增收、生態保護和社會治理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碌曲縣委副書記西智介紹道。

創新實施“百社帶千戶”行動,碌曲大力推行“十戶聯產”牧業改革抱團發展模式,打造“集約化”牦牛產業養殖體系。2023年,全縣92家牦牛養殖繁育合作社成立了碌曲縣牦牛產業高質量發展協會,以協會為抓手,建立了“738273”的發展目標。這使得全縣牛羊產業聯產分紅首次突破了1000萬元,并對88家新型農牧民優秀經營主體落實獎勵資金800萬元。目前,全縣“十戶聯產”畜牧產業基礎合作社314個,涉及農牧戶5800余戶、2.8萬余人?!?/p>
擁有碌曲縣牦牛產業高質量發展協會會長和碌曲縣拉仁關鄉勞爾都良種牦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雙重身份的貢保勒知坦言,“我們合作社是2014年剛成立的,之前跟其他合作社沒什么區別,通過縣委縣政府牧業改革和百社帶千戶推動之下,創新了一個十戶聯產,主要聯產的方式是人、牛、草場三聯方式,主要是為了群眾的增收。”
通過“百社”帶動“千戶”,創造性地變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為高效集約的規模經營,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在深刻改變千百年來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農牧業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同時,廣大農牧民群眾也經受了前所未有的現代文明洗禮,他們學文化、懂經營、會管理,建基地、闖市場、興產業,生活有了奔頭,日子有了盼頭,堅定了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走進飼養蓬,正在清掃牛棚衛生社員普華草告訴我們,“在這里上班不僅有工資,年底每家還會有分紅和草場的收入,增加家庭的收入的同時,家里人在縣城找了一家餐廳當服務員,每月又能收入幾千元。”
優化品種 育種培育高質量
糧安天下,種筑基石。碌曲縣聚焦區域優勢特色物種,引進優良品種,開展品種培育品系改良,努力突破關鍵技術瓶頸,補齊種業發展短板。始建于1961年的李恰如種畜場正是碌曲牦牛產業畜種改良的生動實踐,種畜場位于洮河源頭,可利用草場21萬畝,是碌曲唯一國有種畜場,依托省州畜牧科學研究所等單位的技術支撐,開展牦牛選種、良種擴繁研究等工作,現已被確定為全州十大種公畜基地之一。

在李恰如種畜場可見從青海引進培育的34頭頂級種公牛低頭吃著草料,這些種公牛可是“寶貴資源”,目前成功受孕的母牛有17頭,而頂級種公牛的配種與投放,也正在逐步打破普通公牛育品質低、出欄周期短的瓶頸。
場長馬倉壽告訴記者,“我們采用合作社現在采取放牧+舍飼養殖方式,早晨出去放牧,草葉上都有露珠,營養特別好,下午就在圈舍里喂草料,同樣的草場可以養更多的牦牛,這樣的養殖方式牛出欄的時間縮短了一半,還解決了冬春季節牦牛掉膘的問題。”種業持續發力的同時,碌曲在現代畜牧業轉型升級上加足馬力。
科技投入 生態創新高質量
產業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和創新推動,畜牧業的創新等同于畜牧業的現代化。碌曲縣堅持強化科技投入,大力實施牦牛“提純改良”工作,聯合科研院所共同研究牦牛、藏羊高效養殖技術,提高繁活率,提升產出率,實現藏羊兩年三胎、牦牛一年一胎。
生態農牧業不僅是農牧業發展理念的創新,也將為農牧業發展提供新模式、拓展新空間。碌曲縣抽調39名以中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和“土專家”“田秀才”,組建“三農”技術服務中心,成立牦牛繁育、牦牛養殖、藏羊繁育三大主體牧業改革10個技術指導專班,對關鍵生產環節進行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
如何統籌處理好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的關系,尋找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最優解”,正如甘南州尕秀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沅峰所講,“我們以科學的高原‘三結合順勢養殖法’取代傳統放牧方式,在減少草原荷載、保證品種繁育保護的前提下,大幅縮短牦牛出欄周期,降低病死率,提升牦牛產品口感,實現草畜平衡。”
資金保障 闊步成長高質量
碌曲縣積極制定出臺金融支持“十戶聯產”及首位產業發展試點方案,按照以點帶面、穩步推行的原則,搭建金融服務平臺,建立政府領導、銀行主導、多方協作的長效工作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逐步破解合作社“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
“農行碌曲縣支行積極向省州農行申請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緊緊依托碌曲縣特色產業、主導產業,準確摸清具有一定發展基礎、發展意愿的‘十戶聯產’單元,高效率申貸辦貸,切實有效提高農牧村金融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農行碌曲縣支行行長趙成明說道。
2023年,政府協調注入2000萬元擔保金,撬動2億元銀行貸款,已為全縣49個合作組織發放貼息貸款3248.9萬元。從2022年開始,碌曲縣決定連續五年,每年拿出2000萬的扶持資金作為發展基金,以10-30萬不等的資金量提供給新型經營主體和民營企業,其經營性收益一部分用于新型經營主體和民營企業自身發展,一部分給村集體、農牧民分紅。
生產加工 產業鏈提升高質量
打造生產、加工、銷售、品牌全產業鏈是提升農畜產品價值重要手段。碌曲縣洮源牧場以甘青川貢巴活畜交易市場源頭優勢為基礎,以碌曲萬頭牦牛萬只藏羊綠色養殖基地、農牧民養殖專業合作社、屠宰精深加工、包裝倉儲冷鏈物流、銷售渠道開拓等為主營業務,是一家貫穿畜牧產業鏈關鍵環節,突破高原季節性限制,具備生產線常年四季不停產保障市場供應的企業。

“自2023年洮源牧場生產線投產以來,去年全年屠宰牦牛2000多頭,藏羊也是3000只左右,全年屠宰精加工,銷售額也是2600多萬元。我們通過碌曲縣牦牛高質量發展協會以及協會下面的專業合作社,我們形成了一種穩定的合作關系。”洮源牧場農牧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玉君說。
現如今,在全州高度部署牦牛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來,碌曲縣及時謀劃并實施了一系列牦牛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舉措,實現了“從不養到養,從少養到多養,從庭院養殖到規?;B殖,從本地品種到引入品種”的生動實踐,走出了一條具有碌曲高原特色的牦牛產業高效發展之路。據統計,2023年碌曲全縣出欄牦牛7.55萬頭、出欄羊18.49萬頭,一產中畜牧產業值達4.9億元,占比達到95.5%。
畜牧業作為碌曲縣農牧業發展中的重要支柱,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是農牧民增產增收的有效途徑。創出“新路子”、優化“產業鏈”、亮出“硬招牌”……奏響牦牛高質量發展提檔升級“協奏曲”,碌曲縣趁著改革的春風,正斗志昂揚地走在具有碌曲高原特色的牦牛產業高效發展之路上。(虎瑋 周芳)
- 2024-04-10國網甘肅電力:“苦”連翹助力鄉村振興“甜”事業
- 2024-04-10玉門750千伏變電站三通一平工程分部結算按期完成
- 2024-04-10【甘快看】隴拍客丨甘肅張掖:350萬株義務植樹全面展開
- 2024-04-10國網臨夏供電公司:大棚來了“電保姆” 農戶種菜更放心






